拥有一双桃花眼的人,本就显得温柔多情,陈虞虽还是少年身型,轮廓要比一般人更加柔和。从刘某人的角度看过去,小道士那双暖棕色的眸子里带着三分疑惑七分笑意,看的刘某人直接捂住心口蹲了下去:“卧槽!这是犯规!哥不是基佬啊!”
经过六年同居生涯的摧残,怀衍对刘某人的一系列言行已经见怪不怪了,他无比淡定的看向陈虞:“那次事件之后都过去了六年,你所受的伤仍未痊愈?莫不是会像楚师兄那样?”
“这,怎么说呢。”陈虞想了想,才开口,“当年之事,确实是因为我灵气紊乱,自身灵力不稳之故,哪怕如今已经学会了如何保持灵力稳定,身体仍受到了影响。况且,原本炼气期修真者就已经比寻常人要长的慢,一进入筑基期后,更是比常人慢上十数倍。万幸体内真炁流转正常,否则你们所见到的我,应该与六年前毫无差别。”
刘某人听到陈虞的话,立刻又站了起来:“那,按照你现在的状态,大概还要多久才能长成成年人?”
“若是按照如今,我刻意压制修为提升来算,少说也有百十年。”剩下的话陈虞没有说出口,若是这百十年间他修为提升至金丹期,那身体面容便再不会有变化,换言之,就是永远长不大了。
刘某人拍了拍陈虞的肩膀,也不知该说什么好,长期维持这种稚嫩的面貌,很容易出现内心扭曲,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楚无恒那样保持幼童体态多年,至少表面上看不出异样的。
万芴朝天广场上的内门弟子逐渐集合,负责内门弟子下山历练相关事宜的,都是石鼓岭敬事堂长老那边的人。陈虞意外的在那群人之中看见怀远的身影,对方那身蓝衣白衫和银灰色头发实在是太过显眼。
像是注意到陈虞的视线,怀远对着对方轻轻点头,又轻声向一旁的敬事堂长老说着什么。很快,负责念每一队名单的人走了出来,正是陈虞等人刚刚拜入三清观时,负责念出资质鉴定结果的怀丹。
这一批下山历练的内门弟子不足百人,怀丹念了数十队后,终于念到了陈虞的名字:“壬辰队,怀瑾,怀衍,陈虞,怀隐。带队者,怀靖。”
三清观派遣内门弟子第一次下山历练时,都会把相互之间比较熟悉的人放在一个队伍里,也是为了方便彼此互相照应。陈虞之前听怀戬提过,所以对于自己和刘某人、怀衍一组,心里一点也不奇怪。倒是那个名为怀隐的人,直至对方朝着自己走过来,亮出了表明身份的腰牌,陈虞仍是丝毫印象也没有,他扭头看向刘某人和怀衍,发现那两人也是一脸茫然。
怀隐是个比怀衍更加沉默寡言的人,自走到陈虞等人身边开始,便一句话也不说。刘某人试图和怀隐说两句,对方始终满脸木讷目光呆滞,倍感无趣的刘某人只能摸摸鼻子,悻悻的闪到一边。
等到队伍分完,敬事堂的一位长老站在高台上,又把三清观的门规讲了一遍,让每个带队的内门弟子走了过来,领着自家队员交代详细事宜。带陈虞四人的队长怀靖是个看起来二十多岁的青年,相貌在普遍高水准的修真人士中只能算中等,看起来和和气气的,只一双眼睛份外有神。
怀靖简单的打量了一番在场的另外四个人,在陈虞和怀隐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又飞快移开:“我道号为怀靖,如今已有筑基四层修为,负责带你们下山历练,关于你们的资料,我已经看过了,你们称呼我怀靖师兄便好。有鉴于你们拜入三清观这么久,是第一次下山,本派并不指望你们能有多大成就。下山之后记得一定要听我命令,不要任性妄为,切忌单独行动。进入俗世之后,切莫惹是生非,更不得以道术法术戏弄于凡人。如今申时已过,你们可先行回到住处,收拾下山所需的物什,早些歇下,明日寅时初刻出发,我在玉京峰下等你们。”
看着怀靖就这么离开了,刘某人原本还想和陈虞聊一聊,但是一想到日后有的是时间,自己还有一堆东西没有整理,也只能和陈虞打了声招呼,拖着怀衍一起离开。陈虞对着那两人点点头,也踏上传送阵。
等其他四人全部离开,怀隐悄悄的来到了万芴朝天后山,对着身着玄紫色道袍的人单膝跪下:“弟子拜见长老。”
“起来吧。”老人捋了捋胡子,“此番派遣你同那人一起下山历练,要仔细观察那人一言一行,不得让那人单独行动,若是发现有任何异常之事,即刻回禀与我。”
“是,长老。”
陈虞回到玉虚峰山麓庭院的时候,怀戬已经在他房间门口等着了。看见小道士走过来,怀戬从袖子里取出了一个绣着流云飞剑纹的月白色荷包,递给了对方:“陈虞师弟,明日你便要下山历练,此乃乾坤袋,可以储物,还有些辟谷丹和下山必须之物,我都一并放在里面了。下山之后照顾好自己,遇事不要硬拼。”
“谨遵师兄教诲。”陈虞接过月白色荷包,好奇的看了看,忽而开口,“怀戬师兄,这……似乎并不是三清观内门弟子同一所用的乾坤袋啊。”
“咳咳~我们玉虚峰人少,但是……库房里东西并不少,你先用着吧,有什么问题再说。”似是为了避免陈虞再问些什么,怀戬一边摆手一边往前走,“我还有事,你早点休息吧。”
小道士目送着怀戬走远,而后进了自己屋子,等到房门一关上,藏剑弟子顿时出现在他的身侧。陈虞收起了怀戬所给的荷包,轻声问道:“怀戬师兄应该已经知道无殇的存在了,但是从来不问,无殇……似乎也不愿意见到怀戬师兄?”
“此事解释起来实在麻烦,说起来……”叶无殇上下打量了陈虞一番,轻轻摇了摇头,“时间过得真快,你还是这么瘦瘦小小的,都已经要下山历练去了。”
“我已经不小了!”小道士鼓起了脸,一双桃花眼直直看向藏剑弟子,“按照俗世的算法,我已经十八岁了!不要总是用哄小孩子的语气和我说话!”
叶无殇微微挑眉,随即轻轻揉了揉陈虞的头顶。小道士的头发依旧软软的,揉起来很舒服,叶无殇轻笑着开口:“按照俗世的算法,我年龄的零头都比你大。等你哪一日比我高,那才算是真正长大了。在那之前,你始终都是小孩子。”
这话说完,藏剑弟子又屈指弹向小道士的额头。陈虞摸了摸自己额头,涨红了脸扑过去,和叶无殇打成一团,他每次以为自己能够碰到叶无殇的时候,都被对方轻巧的避了过去。小道士转到最后头晕脑胀,藏剑弟子微微勾唇,稳稳地把对方抱在怀里:“好啦,不闹了。你明日都要下山历练了,快些把东西收拾好,早点休息吧。”
“嗯嗯。”小道士从藏剑弟子怀里抬起脸,满怀期待的看着对方,“无殇,今晚也一起睡?”
“好。”
寅时未到,陈虞已经洗漱完毕,通过传送阵去了玉京峰。等小道士到了玉京峰山脚,发现那里一个人都没有,等了一小会后,他才看到冷着张脸的怀衍和睡眼惺忪的刘某人出现。怀隐没多久也到了,依旧是那副木讷寡言的模样。
又过了一阵,其他下山历练的内门弟子也到了,很快都被领队的人带着御器飞走了,怀靖仍没有出现。等到其他内门弟子都离开,只剩下陈虞四人时,刘某人抓狂的开始挠头:“我受不了了!让我们寅时来,结果自己人呢?总不能告诉我,他去看《亲热天堂》了吧?!”
怀衍疑惑的看着刘某人:“《亲热天堂》是什么?”
“那是……哎,别管那个!怀靖既然是内门弟子,应该也住在万芴朝天吧?不然我们去找他?”
“我也是内门弟子,可我住在玉虚峰山麓。”陈虞伸手指了指自己,“狗蛋哥,再等一会儿吧,也许怀靖师兄有事呢?”
刘某人无奈,只能蹲在地上,开始数蚂蚁,等到接近晌午,怀靖的身影才出现在他们面前。看着快要暴走的刘某人,怀靖笑眯眯的向他们打招呼:“师弟们早~你们什么时候来的?话说我——”
“不要告诉我,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刘某人从鼻腔里哼了一声,截住了怀靖的话,“让我们寅时来,结果呢,这都几个时辰过去了!”
“哎呀,怀瑾师弟,修道之人,不要那么暴躁。迷失在人生道路上,的确是个好借口,师兄受教了。”怀靖摆了摆手,“你们果然很听话,寅时就来了。不过你们也真是一点都不通晓俗世人情世故,寅时三点,宵禁才结束。”
~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正式下山,咳咳,然后那个谁也该来了
PS:感谢空瓷姑娘的地雷,么么哒=3=
=================================================================================================
拥有一双桃花眼的人,本就显得温柔多情,陈虞虽还是少年身型,轮廓要比一般人更加柔和。从刘某人的角度看过去,小道士那双暖棕色的眸子里带着三分疑惑七分笑意,看的刘某人直接捂住心口蹲了下去:“卧槽!这是犯规!哥不是基佬啊!”
经过六年同居生涯的摧残,怀衍对刘某人的一系列言行已经见怪不怪了,他无比淡定的看向陈虞:“那次事件之后都过去了六年,你所受的伤仍未痊愈?莫不是会像楚师兄那样?”
“这,怎么说呢。”陈虞想了想,才开口,“当年之事,确实是因为我灵气紊乱,自身灵力不稳之故,哪怕如今已经学会了如何保持灵力稳定,身体仍受到了影响。况且,原本炼气期修真者就已经比寻常人要长的慢,一进入筑基期后,更是比常人慢上十数倍。万幸体内真炁流转正常,否则你们所见到的我,应该与六年前毫无差别。”
刘某人听到陈虞的话,立刻又站了起来:“那,按照你现在的状态,大概还要多久才能长成成年人?”
“若是按照如今,我刻意压制修为提升来算,少说也有百十年。”剩下的话陈虞没有说出口,若是这百十年间他修为提升至金丹期,那身体面容便再不会有变化,换言之,就是永远长不大了。
刘某人拍了拍陈虞的肩膀,也不知该说什么好,长期维持这种稚嫩的面貌,很容易出现内心扭曲,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楚无恒那样保持幼童体态多年,至少表面上看不出异样的。
万芴朝天广场上的内门弟子逐渐集合,负责内门弟子下山历练相关事宜的,都是石鼓岭敬事堂长老那边的人。陈虞意外的在那群人之中看见怀远的身影,对方那身蓝衣白衫和银灰色头发实在是太过显眼。
像是注意到陈虞的视线,怀远对着对方轻轻点头,又轻声向一旁的敬事堂长老说着什么。很快,负责念每一队名单的人走了出来,正是陈虞等人刚刚拜入三清观时,负责念出资质鉴定结果的怀丹。
这一批下山历练的内门弟子不足百人,怀丹念了数十队后,终于念到了陈虞的名字:“壬辰队,怀瑾,怀衍,陈虞,怀隐。带队者,怀靖。”
三清观派遣内门弟子第一次下山历练时,都会把相互之间比较熟悉的人放在一个队伍里,也是为了方便彼此互相照应。陈虞之前听怀戬提过,所以对于自己和刘某人、怀衍一组,心里一点也不奇怪。倒是那个名为怀隐的人,直至对方朝着自己走过来,亮出了表明身份的腰牌,陈虞仍是丝毫印象也没有,他扭头看向刘某人和怀衍,发现那两人也是一脸茫然。
怀隐是个比怀衍更加沉默寡言的人,自走到陈虞等人身边开始,便一句话也不说。刘某人试图和怀隐说两句,对方始终满脸木讷目光呆滞,倍感无趣的刘某人只能摸摸鼻子,悻悻的闪到一边。
等到队伍分完,敬事堂的一位长老站在高台上,又把三清观的门规讲了一遍,让每个带队的内门弟子走了过来,领着自家队员交代详细事宜。带陈虞四人的队长怀靖是个看起来二十多岁的青年,相貌在普遍高水准的修真人士中只能算中等,看起来和和气气的,只一双眼睛份外有神。
怀靖简单的打量了一番在场的另外四个人,在陈虞和怀隐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又飞快移开:“我道号为怀靖,如今已有筑基四层修为,负责带你们下山历练,关于你们的资料,我已经看过了,你们称呼我怀靖师兄便好。有鉴于你们拜入三清观这么久,是第一次下山,本派并不指望你们能有多大成就。下山之后记得一定要听我命令,不要任性妄为,切忌单独行动。进入俗世之后,切莫惹是生非,更不得以道术法术戏弄于凡人。如今申时已过,你们可先行回到住处,收拾下山所需的物什,早些歇下,明日寅时初刻出发,我在玉京峰下等你们。”
看着怀靖就这么离开了,刘某人原本还想和陈虞聊一聊,但是一想到日后有的是时间,自己还有一堆东西没有整理,也只能和陈虞打了声招呼,拖着怀衍一起离开。陈虞对着那两人点点头,也踏上传送阵。
等其他四人全部离开,怀隐悄悄的来到了万芴朝天后山,对着身着玄紫色道袍的人单膝跪下:“弟子拜见长老。”
“起来吧。”老人捋了捋胡子,“此番派遣你同那人一起下山历练,要仔细观察那人一言一行,不得让那人单独行动,若是发现有任何异常之事,即刻回禀与我。”
“是,长老。”
陈虞回到玉虚峰山麓庭院的时候,怀戬已经在他房间门口等着了。看见小道士走过来,怀戬从袖子里取出了一个绣着流云飞剑纹的月白色荷包,递给了对方:“陈虞师弟,明日你便要下山历练,此乃乾坤袋,可以储物,还有些辟谷丹和下山必须之物,我都一并放在里面了。下山之后照顾好自己,遇事不要硬拼。”
“谨遵师兄教诲。”陈虞接过月白色荷包,好奇的看了看,忽而开口,“怀戬师兄,这……似乎并不是三清观内门弟子同一所用的乾坤袋啊。”
“咳咳~我们玉虚峰人少,但是……库房里东西并不少,你先用着吧,有什么问题再说。”似是为了避免陈虞再问些什么,怀戬一边摆手一边往前走,“我还有事,你早点休息吧。”
小道士目送着怀戬走远,而后进了自己屋子,等到房门一关上,藏剑弟子顿时出现在他的身侧。陈虞收起了怀戬所给的荷包,轻声问道:“怀戬师兄应该已经知道无殇的存在了,但是从来不问,无殇……似乎也不愿意见到怀戬师兄?”
“此事解释起来实在麻烦,说起来……”叶无殇上下打量了陈虞一番,轻轻摇了摇头,“时间过得真快,你还是这么瘦瘦小小的,都已经要下山历练去了。”
“我已经不小了!”小道士鼓起了脸,一双桃花眼直直看向藏剑弟子,“按照俗世的算法,我已经十八岁了!不要总是用哄小孩子的语气和我说话!”
叶无殇微微挑眉,随即轻轻揉了揉陈虞的头顶。小道士的头发依旧软软的,揉起来很舒服,叶无殇轻笑着开口:“按照俗世的算法,我年龄的零头都比你大。等你哪一日比我高,那才算是真正长大了。在那之前,你始终都是小孩子。”
这话说完,藏剑弟子又屈指弹向小道士的额头。陈虞摸了摸自己额头,涨红了脸扑过去,和叶无殇打成一团,他每次以为自己能够碰到叶无殇的时候,都被对方轻巧的避了过去。小道士转到最后头晕脑胀,藏剑弟子微微勾唇,稳稳地把对方抱在怀里:“好啦,不闹了。你明日都要下山历练了,快些把东西收拾好,早点休息吧。”
“嗯嗯。”小道士从藏剑弟子怀里抬起脸,满怀期待的看着对方,“无殇,今晚也一起睡?”
“好。”
寅时未到,陈虞已经洗漱完毕,通过传送阵去了玉京峰。等小道士到了玉京峰山脚,发现那里一个人都没有,等了一小会后,他才看到冷着张脸的怀衍和睡眼惺忪的刘某人出现。怀隐没多久也到了,依旧是那副木讷寡言的模样。
又过了一阵,其他下山历练的内门弟子也到了,很快都被领队的人带着御器飞走了,怀靖仍没有出现。等到其他内门弟子都离开,只剩下陈虞四人时,刘某人抓狂的开始挠头:“我受不了了!让我们寅时来,结果自己人呢?总不能告诉我,他去看《亲热天堂》了吧?!”
怀衍疑惑的看着刘某人:“《亲热天堂》是什么?”
“那是……哎,别管那个!怀靖既然是内门弟子,应该也住在万芴朝天吧?不然我们去找他?”
“我也是内门弟子,可我住在玉虚峰山麓。”陈虞伸手指了指自己,“狗蛋哥,再等一会儿吧,也许怀靖师兄有事呢?”
刘某人无奈,只能蹲在地上,开始数蚂蚁,等到接近晌午,怀靖的身影才出现在他们面前。看着快要暴走的刘某人,怀靖笑眯眯的向他们打招呼:“师弟们早~你们什么时候来的?话说我——”
“不要告诉我,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刘某人从鼻腔里哼了一声,截住了怀靖的话,“让我们寅时来,结果呢,这都几个时辰过去了!”
“哎呀,怀瑾师弟,修道之人,不要那么暴躁。迷失在人生道路上,的确是个好借口,师兄受教了。”怀靖摆了摆手,“你们果然很听话,寅时就来了。不过你们也真是一点都不通晓俗世人情世故,寅时三点,宵禁才结束。”
~
云笈七签·1·序祀汾阴之岁,臣隶职霜台,作句稽之吏。越明年秋,以鞫狱无状,谪掾于宁海。冬十月,会圣祖天尊降延恩殿,而真宗皇帝亲奉灵仪,躬承宝训,启绵鸿于帝系,濬清发于仙源。诞告万邦,凝休百世。于是天子锐意于至教矣。在先时,尽以秘阁道书、太清宝蕴太清宝蕴:指太清宫唐写本《道藏》。出降于余杭郡,俾知郡故枢密直学士戚纶、漕运使今翰林学士陈尧佐,选道士冲素大师朱益谦、冯德之等,专其修较,俾成藏而进之。然其纲条漶漫,部分参差,与《琼纲》、《玉纬》之目舛谬不同。岁月坐迁,科条未究。适纶等上言,以臣承乏,委属其绩。时故相司徒王钦若总统其事,亦误以臣为可使之。又明年冬,就除臣著作佐郎,俾专其事。臣于时尽得所降到道书,并续取到苏州旧《道藏》经本千余卷,越州、台州旧《道藏》经本亦各千余卷,及朝廷续降到福建等州道书,《明使摩尼经》等,与诸道士依三洞纲条、四部录略,品详科格,商较异同,以铨次之,仅能成藏,都卢四千五百六十五卷,起千字文“天”字为函目,终于“宫”字号,得四百六十六字。且题曰:《大宋天宫宝藏》。距天禧三年春,写录成七藏以进之。臣涉道日浅,丁时幸深,讵期尘土之踪,坐忝神仙之职?蛙跳缺甃,积迷虷蟹之区;蚋泊浮滓,但局醯鸡之覆。虽年栖暮景,而宝重分阴。于是精究三乘,详观四辅,采摭机要,属类于文。探晨
云笈七签·2·灯虹映之微,综玉佩金珰之说。泥丸、赤子、九宫,爰系于一方;神室、婴儿、百道,皆根于两半。至如三奔三景之妙,九变十化之精,各探其门,互称要妙。刻舟求剑,体貌何殊?待兔守株,旨意宁远。因兹探讨,遂就编联,掇云笈七部之英,略宝蕴诸子之奥,总为百二十卷,事仅万条。习之可以阶云汉之游,览之可以极天人之际。考核类例,尽著指归,上以酬真宗皇帝委遇之恩;次以备皇帝陛下乙夜之览;下以稗文馆校雠之职,外此而往,少畅玄风耳。臣君房谨序
云笈七签·3·卷一道德部◎总叙道德《老君指归》曰:太上之象,莫高乎道德;其次莫大乎神明;其次莫大乎太和;其次莫崇乎天地;其次莫著乎阴阳;其次莫明乎大圣。夫道德,所以可道而不可原也。神明,所以可存而不可伸也。太和,所以可体而不可化也。天地,所以可行而不可宣也。阴阳,所以可用而不可传也。大圣,所以可观而不可言也。故度之所度者知,而数之所数者少,知之所知者浅,而为之所为者薄。至众之众不可数,而至大之大不可度。微妙穷理,非知之所能测,大成之至,非为之所能得,天地之间祸乱患咎,非事之所能克也。故不道之道,不德之德,政之元也;不名之名,亡功而功,化之根也。是故王者有为而天下有欲,去醇而离厚,清化而为浊。开人耳目,示以声色,养以五味,说以功德,教以仁义,导以礼节,民如寝觉出于冥室,登丘陵而盼八方,览参辰而见日月。故化可言而德可列,功可陈而名可别。是以知放流而邪伪作,道德壅蔽,神明隔绝。百残萌生,太和消竭。天下徨徨迷惑,驰骋是非之境,失其自然之节。情变至化,糅于万物。悴憔黧黑,忧患满腹,不安其生,不乐其俗。丧其天年,皆伤暴虐。是以君臣相顾而营营,父子相念而
云笈七签·4·恋恋,兄弟相忧而凄凄,民人恐惧而忄双身。忄双身相结,死不旋踵,为患祸也。父子恋恋,兄弟凄凄,昏定晨省,出辞入面,为夭伤也。臣见其君,五色无主,疾趋力拜,翕肩促肘,稽首膝行以严其上者,为不相亲也。故可道之道,道德彰而非自然也;可名之名,功名显而非素真也。《老君指归略例》曰: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不温不凉,不宫不商,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故其为物也则混成,为象也则无形,为音也则希声,为味也则无呈。故能为品物之宗主,包通天地,靡使不经也。若温也,则不能凉矣。宫也,则不能商矣。形必有所分,声必有所属。故象而形者,非大象也。音而声者,非大音也。然则四象不形,则大象无以畅;五音不声,则大音无以至。四象形而物无所主焉,则大象畅矣。五音声而心无所适焉,则大音至矣。故执大象则天下往,用大音则风俗移。无形畅,天下虽往,往而不能释也;希声至,风俗虽移,移而不能辩也。是故天生五物,无物为用;圣行五教,不言为化。是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五物之母,不炎不寒,不柔不刚。五教之母,不皦不昧,不恩不伤。虽古今不同,时移俗易,此不变也。所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者也。天不以此则物不生,治不以此则功不成。故古今通,终始同。执古可以御今,证今可以知古始,此所谓常者也。无皎昧之状,温凉之象,故知常曰明也。物生功成,莫不由乎此,故以阅众甫。夫奔电之疾,犹不足以一时周;御风之行,犹不足以一息期。善速在不疾,善至在不行。故可道之盛,未足以官天地;有形之极,未足以府万物。是故叹之者不能尽乎斯美,咏之者不能畅乎斯弘。名之不能当,称之不能既。名必有所分,称必有所
云笈七签·5·由。有分则有不兼,有由则有不尽。不兼则大殊其真,不尽则不可以名。此可演而明也。夫道也者,取乎万物之所由也。玄也者,取乎幽冥之所出也。深也者,取乎探赜而不可究也。大也者,取乎弥纶而不可极也。远也者,取乎缅邈而不可及也。微也者,取乎幽微而不可睹也。然则道玄深大妙远之言,各有其义,未尽其极者也。然弥纶无极,不可名细;微妙无形,不可名大。是以《经》云:字之曰“道”,谓之曰“玄”,而不名也。然则言之者失其常,名之者离其真,为之则窒其性,执之则失其原矣。是以圣人不以言为主,则不违其常;不以名为常,则不离其真;不以为为事,则不败其性;不以执为制,则不失其原矣。然则老君之文,欲辩而诘者,则失其旨也;欲名而责者,则违其义也。故其大归也,论太始之原以明自然之性;演幽冥之极以定惑罔之迷。因而不为,损而不施,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贱夫巧术,为在未有,无责于人,必求诸己;此其大要也。而法者尚乎齐同,而形以检之;名者尚乎定真,而言以正之;儒者尚乎全爱,而誉以进之;墨者尚乎俭啬,而智以立之;杂者尚乎众美,而总以行之。夫形以检物,巧伪必生;名以定物,理恕必失;誉以进物,争尚必起;矫以立物,乖违必作;杂以行物,秽乱必兴。斯皆用其子而弃其母,物失所载,未足守也。然致同涂而异至,合旨而趋乖,而学者惑其所致,迷其所趋。观其齐同则谓之法,睹其定真则谓之名,察其纯爱则谓之儒,鉴其俭啬则谓之墨,见其不系则谓之杂。随其所鉴而正名焉,顺其所好而执意焉。故使有纷纭愤错之论,殊趋辨析之争,盖由斯矣。又其为文也,举终以证始,本始以尽终。开而弗达,导而弗牵。寻而后既其义,推而后尽其理。善法事始以首其论,明夫会归以终其文。故使同趋而感发于事者,莫不美其兴言之始,因而演焉;异旨而独构者,莫不说其
云笈七签·6·会归之征,以为证焉。夫涂虽殊必同其归,虑虽百必均其致,而举夫归致以明至理,故使触类而思者,莫不欣其思之所应,以为得其义焉。凡物之所以存,乃反其形;功之所以克,乃反其名。夫存者不以存为存,以其不忘亡也;安者不以安为安,以其不忘危也。故保其存者亡,不忘亡者存;安其位者危,不忘危者安。善力举秋毫,善听闻雷霆,此道之与形反也。安者实安,而曰非安之所安;存者实存,而曰非存之所存;侯王实尊,而曰非尊之所尊,皆理之大者也。名号生乎形状,称谓出乎涉求。名号不虚生,称谓不虚出。故名号则大失其旨,称谓则未尽其极。是以谓玄,则玄之又玄;称道,则域中有四大也。
云笈七签·握。
约而能张,幽而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