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出了什么事让您如此高兴,难道这是西海道的军报吗。”,杜如晦迟疑的问。
李世民点了点头,交手中奏本递给房玄龄后说:“这是西海道的军报,五天前,叔宝和侯君集在铁门关下全歼了入侵岷州的吐谷浑十二万大军,吐谷浑尊王授首,副帅格涅被生擒。
同时打退了洮州方向吐谷浑人的增援,光复岷州全境,西北五年之内无忧矣,哈哈”,说道这李世民不由的开怀笑了起来。
房玄龄看过奏本后,又将手中的奏本交给一旁的杜如晦,随即说道:“陛下,您是不是漏了点什么,臣可是看的清清楚楚,太子殿下在这次的岷州之战中不仅帮着叔宝赞画军机。
更是亲自率军一千,翻越二郎山,奇袭铁门关,在铁门关亲冒箭矢与吐谷浑军血战八日,这样的功劳陛下怎么不说呢。”
李世民则摆了摆手道:“太子是西海道的监军,和那些关中儿郎并没有什么区别,难道别人的儿子就不是父母养的吗。
朕还要褒奖叔宝他们呢,那逆子就知道逞强,要不是叔宝他们救援及时,恐怕他早就死了。”长孙无忌眼睛转了一圈,在他心里不得不佩服房玄龄。
他知道皇帝本来不好提出李承乾的军功,有了他这么一说,不禁替李承乾标了功,同时又替秦琼摆脱了置储君于险地的罪名,一举两得啊。
杜如晦起身拱手说到:“陛下,我大唐对军功核实是异常严格的,既然西海道奏本详述太子的军功,那就是真的。陛下对于太子还是应该嘉奖的。臣在这还要恭贺您呢,太子殿下颇有陛下当年的风范呢。”
长孙无忌这个做舅舅的自然也要为自己的外甥说话,就像房玄龄一样,先把话坐实了,免得在让那些无事生非的说闲话。
“陛下,据报捷的士卒言道,太子殿下在铁门关上,抵御数万吐谷浑的日以继夜的八日进攻。虽然身受刀剑之伤四处,但仍然是宵衣旰食,在战场上和士卒一起爬冰卧雪,真可谓劳苦功高啊。”
“什么,太子受伤了,伤的重不重”,等到长孙无忌说李承乾受伤了,李世民蹭的一下站起来问道。
“陛下放心,殿下受的都是皮外伤,无碍的。”,哦,得到回答的李世民点了头又做了下去。
“陛下,既然岷州之战已经结束,那新任的岷州都督是不是应该定了,岷州刚刚克复,民生凋敝,虽然吐谷浑眼下损伤较大,需得以为文武双全的将领,要不然还是会出祸患的。”
“玄龄说的有理,吐谷浑狼子野心,这都督的人选还是的慎重啊,那你们说有谁担任这岷州都督呢。”
“陛下,臣以为阳翟郡公左晓卫将军郭孝恪可以胜任这岷州的都督。当年陛下在虎牢关大战时就是郭孝恪献计活捉的窦建德,这几年又在贝州和江州当过刺史政绩斐然。岷州地处边境,那里民风彪悍,又刚刚经历过大战,臣以为派他去再合适不过了。”
听杜如晦说完,李世民仔细的琢磨了一下,觉得郭孝恪的确是个好人选,而且此人出身秦王府,是自己的心腹,由他去镇守岷州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当下拍了下御案说道:“好,就按克明说的,任命郭孝恪为岷州都督,同时下令秦叔宝所率的西海道诸军返朝献捷。”
“陛下英明,臣等遵旨”,房玄龄三人躬身领旨。
西海道大捷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秦叔宝和侯君集等人一众将士也被人们赞为国之长城。
当然这也是朝廷可以宣传的结果,毕竟这是自李世民登基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对异族作战取得胜利。而作为监军的李承乾位列此战军功第一,这也着实气坏了不少人。
大唐重军功,不会因为李承乾是太子就虚报,本来太子领兵就是古之未有的,但经过了这一役,李承乾带兵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岷州都督府
郭孝恪宣读完圣旨后,等他和秦叔宝交割完后,李承乾把他拉倒一边,这可把这位新任的岷州都督搞蒙了,都说回朝献捷了这位太子爷咋不着急回去呢。
李承乾将恒连手中的文牍交给了他,郭孝恪带着一头雾水,打开文牍后竟然是一份名单。
“郭都督,这些人都是跟随本宫在铁门关战死的岷州府兵,他们家眷以后还要都督的治下,还请都督多多关照。”
郭孝恪那里敢承李承乾的谢啊,连忙道:“殿下客气,他们都是我岷州的军的遗属,照顾他们是臣的本分。”
“除了朝廷对他们的抚恤外,这些也是本宫为他们袍泽的一点心意,也要劳烦都督帮忙转发”话间对恒连招了招手,让他将箱子交给郭孝恪。
“殿下尽可放心归朝,臣也是武将出身,知道带兵不易,殿下的心意臣会转达的。”
要是安顿不完这些跟着他在铁门关阵亡的将士,李承乾是不放心回朝的,每每想到那些为剩下一口吃的自己的士卒,李承乾对他们都是充满了敬意。
贞观一朝能在历史上留有浓厚的一笔不是没有道理,那些忠勇为国的战士,斗大的字不识得一箩筐,却为了让华夏不在受人奴役,在战场上舍生忘死。而自己现在能为他们做的无非也就是让他们的家属过得好一点。
一个月后当西海道的唐军行至长安近郊时,恒连在草丛里捡了重伤的男子随后把人交给手下后就去找李承乾。
恒连上前了两步,低声说:“殿下,此人昏迷前说了净土寺三个字,但他明明不是僧人,而且衣着也是不凡,臣看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末将知道殿下对“他们”不放心,所以就把人救了下来。”
“把人留下安顿好,等回头有空再说”
“诺,末将领命。”
站在久违的明德门外,李承乾不由的在心中说道:“我胡汉三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