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血滴子”邓忠盗宝遇险,被一人救下,却谁想又要被索其命。
邓忠闻言,惊道:“在下与尊驾素无怨仇,何出此言!”
那人道:“阁下可还记得那‘阴阳脸彭霞’么?”。
邓忠此时才忆起那夜于老黄果树下战“京城五怪”之景。邓忠道:“尊驾何人?”
那人道:“老夫便是那阴阳脸彭霞之师,毒手山人!”
邓忠闻言,心中一时紧张!真是冤有头、债有主,不期于此之际与之相逢。
双方此时正面对面而立。
邓忠借着头上月光,见此人:
身材矮小,不足六尺,左腿已残,悬于半空。左手执拐,身体斜靠,身着青布半袖开敞,腰扎一条布带,布带上挂一酒葫芦,脚蹬破口青靴。
头戴行者金箔,枯发飘飞,须眉皆白,骨瘦如柴;此人年纪在六十开外,疯疯傻傻,似人似妖。
要问此人者谁,却是大有来头!此人幼年时父母双亡,由其奶奶抚养,少而多艰,家道贫寒,又因身材短小之故,常受邻里孩童欺玩,于是立志习武。初从于村之武夫,也无非学点花拳绣腿,分叉打滚而已。
古人言,人有善愿,天必从之!一日清晨,于村头断桥老秃树之下,得遇一行脚之人。此人见此孩童于树下习武,稚幼可爱,便与之较正武技。此孩子初为不服,道:“看你破衣烂衫,能有几许手段?”。
那人道:“小娃娃,海水不可斗量,人才不可貌相!要问我的手段,可能震动天下!”
那孩子道:“我听我师父讲,凡夸口者都是无实能之人。如你真有手段,可能使来看看!”
那人道:“真是世事欺人,金未得试作铜观!小娃娃,今日算是你的造化了!也算你与疯丐有缘!待我练过功夫,你可随我习武么?”。
那孩子道:“若你能让我佩服,则我愿随师父去!”。
那人闻言,哈哈一笑,道:“小娃娃,一言为定了!”,于是闪展腾挪,将一趟拐法施展,只见得:
虎跃龙腾动地来,风随拐动起尘埃。左化天光开凡界,右起真火在盘旋。似恍惚,又真见,风火相随人难辨。三十六路避火咒,乃承仙家李铁拐。
——鹧鸪天听松斋词话
那人舞动其拐,至激烈时,那一旁之老秃树,竟被一股无名之火烧着了,焰可薰天
此舞已毕,而那孩子已惊得呆了!于是应其前言,辞别奶奶,随此人而云游天下。
你道此人为谁?此人便是“毒手疯丐”,适才所舞者,即是“避火神拐三十六式”,相传乃八仙之一李铁拐所创。
此孩子便随其师习艺,不觉已有经年。后“毒手疯丐”仙逝,将此拐赠与其徒。临终时,又将此孩儿托于崆峒高人“前世遗民”杜老怪门下习艺。故天下人只知“毒手山人”乃崆峒门下之徒,而不知其师“毒手疯丐”也。乃至成年,而后辞别其师,这才回家探望奶奶。可此时老人家已然辞世。于是,便独自闯天下。
此孩子成年之后,不再与人言其前姓,而以“毒手山人”自号,皆因感其二师也!“毒手”乃其前师之号,而“山人”乃其崆峒之居。
“毒手山人”遍行天下,行正义、诛邪恶,战高手无数——杀“采花大盗”杨一枝于西湖、诛宦官“郭千岁”于北京、灭“小霸王”小西川于成都。而最终成名于一战,也因此战而伤残其一腿。此便是与“云中圣手”白姑之战。
当年“云中圣手”白姑名闻天下,而其掠宝成性,夺天下奇珍,杀人如麻,无可匹敌。那日夜,“云中圣手”至梓州凤凰山“琴泉寺”欲杀庙夺宝,去不期被云游之普济以“金钢菩提念珠”打落那“锁喉针”,救下琴泉寺中住持“独臂尊者”,白姑逃逸。此即上文书中提到的。
“云中圣手”白姑后又于戎城东山“白塔”之下“东山寺”盗宝,正遇“毒手山人”经过。二人于塔前一战,白姑以“锁喉针”伤了“毒手山人”左腿,因“毒手山人”也长于使毒,故那“锁喉针”之毒没能要了“毒手山人”之命,但却致使“毒手山人”残了一腿。而“毒手山人”以铁拐击中“云中圣手”白姑后心,白姑丧命于“白塔”之下“东山寺”。因此天下人盛传“毒手山人”之名,名贯宇内。许也正因此故,戎城三塔(白塔、黑塔、旧州塔)也因此而名,与三江(金沙江、岷江、长江)共成“戎城八景”之一,“黑白二塔隔江望,三塔三江映日月”。有词赞道:
东山之上望戎城,金岷聚,长江名。三塔相映,三江波难平。接引千帆来此客,叹胜景,堪奇绝!
水有温柔塔有魂,遥相望,共日月。相顾千年,终将凡心灭。应是多情不相识,帽虽换,旧颜色。
——借江城子调听松斋词话(戎城之景,以黑白二塔互换其帽为最,尤因长江而名,故作上说。而今三塔依在,江水滔流。以上之言,仅为戎城之一景也!听松斋周建记于长江之南岸老六中校舍。)
“毒手山人”左腿虽残,但其武艺却并未逊色于前,此皆因其有崆峒一门绝技,经其常年苦习,竟以崆峒绝学弥补了身残之不足,武艺更有精进。这才叫“勤能补拙是良训,天之造物有奇缘”。屈原遭流放而成“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成“史记”,此皆为不幸之中而成有幸,苦难之中而成奇迹!
“毒手山人”膝下仅有一徒,便是那“阴阳脸彭霞”。
书回前言。
那夜“血滴子”邓忠于京城之中老黄果树下诛杀“京城五怪”之后,此事便在江湖成了新闻。
其实那夜“血滴子”邓忠诛杀了“京城五怪”中三人,而那“赤蓝二火君”被“玉剑娇娘”那紫燕飞刀所杀。此五怪尽死,而邓忠与“玉剑娇娘”又逃逸,此二人之为本不该被外人所知。但众看官却别忘了,那“血滴子”早已成名江湖,其暗器“血口金钟”乃其师“天山老母”所授之独门暗器,其暗器所留之伤自然与其他兵刃所留之伤大不相同。故此事才最终被江湖中人所知——那销声匿迹多年的“血滴子”邓忠又重现江湖。于是,邓忠诛杀“阴阳脸彭霞”之事才最终传至其师之耳。“毒手山人”早年行走天下时,也曾听说过“血滴子”的名号,只是无缘会过。而今爱徒被杀,“毒手山人”这才出山,欲为其徒报仇。
“毒手山人”自下山以来,一路暗访,这才来至此域外之国。今夜正到京都。
“血滴子”邓忠自打从西门出不久,其实已被“毒手山人”所见。“毒手山人”见此人行色诡异,知其不是常人,这才暗随邓忠之后,来至城东之下。
邓忠越墙而过,“毒手山人”也跃上城头暗中观看。邓忠被一群官兵围住,情势危急。“毒手山人”赞其轻功之术,不忍邓忠被害,这才于城头之上顺手打出一团火球,引开官兵注意,而后施展崆峒之学,来个“燕子三抄水”,将邓忠救下。
可谁知天下事竟如作书般奇妙!“毒手山人”无意中救下之人竟是杀害其徒的仇家,真是冥冥之中,暗藏因果。
仇人相见,自然分外眼红!
“毒手山人”道:“娃娃,今晚老夫救汝之命,却又将夺汝之命,真是人间之戏也!”。
“血滴子”邓忠道:“前辈,请听我一言如何?”
“毒手山人”道:“有话快讲!汝杀我之徒,今夜怎能走脱!听你一言再死,也不枉我一世英名!来日在其师‘天山老母’之前也好交待”。众看官,你道“毒手山人”何以知道邓忠之师?此皆因邓忠成名之器“血口金钟”之故。因其暗器乃“天山老母”独有,故江湖中人尽知其师为谁。这才叫:人的名,树的影。
邓忠道:“谢前辈之恩!想我与前辈之徒本无仇恨,而杀其徒,非其所愿也!皆因其徒助纣为虐,不问正邪之分,而投无道之君。那夜欲至‘夫子庙’诛杀域外来的一群孩子,这才被我撞上。两军对阵,生死存亡,只在旦夕,拼杀之间,只凭手上功夫论生死,误杀其徒,自非晚辈之愿,望前辈察之!”。
那“毒手山人”闻言,道:“阁下巧言舌辩,怎能逃此生死之门!老夫膝下仅此一徒,却被阁下诛之,而今狭路相逢,自当以死偿其命也!”。
邓忠道:“前辈此言差也!岂不闻生死之间,旦凭一义乎!而义之高下,在正邪之间。义者,以凛然之气立于天地,气贯长虹,义薄云天,虽死生亦不在思!而不义之徒,只求名利,受利忘命,月黑杀人,风高放火,此样之人,纵有惊天之才,也无非为一狗犬也!在下也曾听闻前辈故事,杀采花盗、诛‘郭千岁’、灭小西川,又于戎城白塔之下战‘云中圣人’白姑,伤残一腿,而其名广布,此皆前辈行正义,伸凛然而成其名!今夜晚生得遇前辈,乃平生之幸也!”。
邓忠此言,不偏不倚,道之属实,那“毒手山人”闻言,不觉心中有所思。但怎奈其爱徒被杀,其仇在前,一时间也被仇恨所迷,欲动杀机。
“毒手山人”道:“正邪之道,自有天知。杀人偿命,也为至理!我也听闻拜斯无道,而致天下惶然,民欲生变!此为大道之行也!但阁下杀我爱徒,我身为其师,又岂能坐视不顾,而令天下人笑谈!今夜狭路相逢,阁下拿命来!”言毕,跃身而起,舞动铁拐,奔邓忠前来。
“血滴子”邓忠此时知道,今有“毒手山人”于前,想逃也为奢望也!因于“藏宝阁”之前,“毒手山人”能于众军之中,单手提领将其救出,越城墙、逃京外,这等功夫,又岂是自己所能比之!纵然此时尽其全能而搏,也无非增其笑谈也!故邓忠只是闭目而待其死!
忽然间,旦闻一声脆响,那“毒手山人”手中之拐被一道劲力荡去,邓忠得救。而场中又多一人也!
“老怪,休要逞强,天山老母来也!”此言一出,场中二人立时大惊!
邓忠这才睁目,见前面背向一人,好生面熟,只见得:
身着粗麻长衣,左手执一盘龙木杖。背如陀背之妇,腿如老迈之妪。发盘脑后,稳稳立于二人之间。
“老怪,休要伤我徒儿!你家祖奶奶在此!”那妇人道。
“天山老母,今日又见面了!”那“毒手山人”回道。
“哈哈,自天山一别,你娃娃怎的残了一腿!?”那妇人道。
“此为过往之事,不说也罢!奶奶今夜突现,乃在下之幸也!”毒手山人道。
众看官,你道来者为谁!此正是天山老母也,“血滴子”邓忠之师。要说这“天山老母”,其寿甚高,已越世数百载,与“梨山圣母”为一辈之人,其辈份之居,就连“毒手山人”之师“毒手疯丐”与“前世遗民”杜老怪都得叫声祖奶奶。江湖中常以名胜人,故而那“毒手山人”这才惊惊惶惶,恭身而立。
要说这“天山老母”何以不居天山,而悄然降世。此事却有来头
书回前文。
自“血滴子”邓忠杀了“阴阳脸”彭霞之后,此消息便在江湖上不径而走,最终也传至“天山老母”耳中。“天山老母”知道“阴阳脸”彭霞乃“毒手山人”之徒,而“毒手山人”又是“毒手疯丐”的徒儿。“天山老母”与“毒手疯丐”及其徒儿都是旧识,也素知其二人的秉性:恩怨分明,有仇必报!而今其徒杀了“毒手山人”的爱徒,想必其师必不能善罢甘休,于是这才下天山,来此域外之国,为其徒儿撑腰。
当“毒手山人”暗随“血滴子”邓忠时,老母便已在暗处认出了“毒手山人”,这才暗随其后来至城之东墙下。因“天山老母”武功之高,远非“毒手山人”所能望其项背,故“毒手山人”没有丝毫察觉。“毒手山人”出手救下邓忠及刚才这一番对话,全被老母看见、听见了。在“毒手山人”欲害徒儿时,老母这才现身,这才真叫“无巧不成书!”
“天山老母”现身,此时场中气氛立时变了模样。
欲知后来如何,旦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