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之所以这么刺激史建国,其实是希望能点醒这个中二期的舅舅。
就目前建国的情况来看,就算他赚到了钱,他也是守不住钱的。这段话会至于产生什么样子的效果,林西其实也是挺担心的,建国舅舅会不会因此一蹶不振?哎,先不管这个了,赵母那边也是个老大难问题呀。
等林西回到家里以后,赵母已经收拾好残局和心情在做饭了。
赵母做饭很简单,什么都扔进去一起煮,最后加点油、盐就出锅了,倒也不是她真的只能煮出这种一锅炖,但家里就只有她一个成年劳动力,要做的活太多了,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精致的吃食。
林西上辈子称之为猪食,现在吃到,觉得还好,记忆中妈妈菜的味道。在上辈子,她8岁开始学煮饭后,就几乎没吃过了,家里的饭后来一直是她煮的。后回到林家以后,为了讨好林父林母,她还专门去报了一个烹饪班学习。
所以,林西想,等她力气大一些的时候,就帮家里做饭,减少赵母的负担。
“萌萌呀,去拿碗筷。”赵母看到女儿回来了就吩咐她做点简单的家务。
“哎,来了。”家里是没有消毒柜这种东西的,碗筷一般洗完以后会反扣在碗橱里面。要用的时候拿出来用开水烫一下就可以用了。碗橱后来只能在一些农村的老房子里才能看到了,是挺有历史感的东西。
“妈,我刚刚看到舅舅哭了。”林西酝酿了好久才开口。
“那小子,小时候还挺乖的,我出去干活的时候他就跟着,不吵也不闹就一直跟着,自己玩自己的,口渴了也不说,安安静静地。不知道怎啦,长大后却变了样子,我以后去了阴曹地府怎么和我妈交代呀。”林母仿佛找到了一个发泄口,开始絮絮叨叨起来了。
“或许舅舅想学好也不一定呀。”
“想学好就不会狮子大开口了,5000块钱我上哪给他找去,说什么做生意,咱们村里的,除了好好说不定哪天能吃上公家饭,不然踏踏实实去打工,再不成能把地里的活干好了就不错了。”赵母的思想有点僵化,对于这种投机行为很是排斥。
“说不定舅舅有可能是做生意的材料。”林西明白自己的年龄以及不及餐桌高的身板没有任何的说服力,只能挑着些好话夸一夸史建国。
“我看见过舅舅在收田鸡去卖呢,和隔壁村的李二一样。”李二和赵家有着山路十八弯的亲戚关系,他们家是村里有名的破落户,之前竟然盖起来村里没几户人家有的二楼小独栋,着实引起了不少人的羡慕。
“你咋知道的。”史建国其实在心里面也觉得收田鸡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怕村里人知道,所以跑去远一点的村子收,故而赵母对这件事情其实也不太清楚。
“李二叔家的淑珍不是和我一个托儿所的,她有一次跟着她爹去收田鸡的时候看到舅舅了。”李二收田鸡比起史建国可专业多了,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去的地方自然也多。
赵母不是那种闲得慌的,自然不会去找一个五岁的黄毛小孩求证,林西用她做借口,倒也是合理。知道的多了也是麻烦,说出来别人也不信,只能是旁敲侧击,遇到到个蠢顿的人,也是说不清。
“学人收啥田鸡,史建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