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被开启了某个开关,又或者是突破了某个防护罩,突然之间,高温就降临了。
头一天还是三十摄氏度刚出头,今天怎么就一下子都有四十摄氏度了?虽然怨念,不过一来,收音机里一直在提醒要注意防范高温,大家也算有了心理准备;二来,这样的突然升温,以前也是有的,有前例的事,总能让人容易接受得多。
不过,很快,大家就意识到,这是不一样的。
以前也有四十多摄氏度的高温,却从来没有这么高温度的晚上。而现在,一直热,一直热,越来越热,仿佛是一个再也不会降温的过程。
如果有人愿意较真,其实还是有“降温”过程的,在太阳落下升起的那会,温度总比太阳正在头顶的时候要凉快些,而且风也更大。
这个时间点,也是大家敢出门的时候,做饭也好,干活也好,都只能在这几个小时里。剩下的时间,就是躲在空调房里睡觉聊天加发愁了。
村里的小学还没开课,教室已经被村民们先征用了。
这个时候,再没人抱怨当初必须给学校装空调才能通过“验收”了,一个劲的夸人太有先见了。
学校里另一个当初被骂现在被狂夸的地方,是食堂。小学的食堂,在以前,就是个摆设。这回修整,大家更觉得没必要了:老师学生都是住村里的,吃饭肯定是回家吃,要食堂做什么?而现在,这个安装了空调的小食堂,成了大家的救星,要没有它,就只能过一天早晚两顿的生活了。因为只有这个时候,大家才愿意离开空调房,回自己家去做饭吃饭。
一开始,还有人带中午那一顿的饭菜过来,后来就发现,这不但遭人白眼,自己也受罪。
人多,地方却有限,在各种扯皮后,基本上,就是一户人家占一张席子的位置,然后大家一溜铺开,中间只留了一个小小的过道。这点位置,全家都躺下来都不可能,你再放点碗筷,偶尔还泼一点汤汤水水,可不就是自找麻烦?更何况,这么多人,挤在一个房间里,又不开窗,本来味道就不好了,再加上各种饭菜的味道,让本来就心情烦躁的众人更没好脾气了。
都说“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室不闻其臭”,如果给大家一段时间,大概也就无奈地适应这味道了。不过在那之前,终于有人想起来,这学校的食堂是可以开火的,虽然为了安排原本住在食堂的人,大家更挤了,但能解决吃饭问题,尤其是解决吃饭带来的各种“味道”,大家还是愿意的。
除了学校,另一个聚集地,就是原来村里的活动室了。两边唯一的不同,就是这边的人,去食堂要多走点路。好在本来两栋房子就挨得很近,问题并不大。
条件不算好,但总算,有的吃有的睡,而且总算一家人是在一起的。就算有抱怨的,也就是念叨两句,真要说去做点什么,太热了,没这个勇气。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高温,让人烦躁得都没脾气了。
更麻烦的,在田里。
对于城里人而言,现在的日子,简直是一段不断被刷新三观的过程。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人人都知道,种地很辛苦,大家也都承认。不过,谁不辛苦呢?站柜台的跑销售的哪个又不辛苦了?就算是坐办公室的,那还各种斗争各种加班劳心又劳力!
亲身经历了,才知道,以前那点辛苦,跟现在真是不能比。没有七小时八小时工作制,也没有周末没有双休日。在地里劳作时间里,不是一直弯着腰的,就是得一直蹲着的,随时有可能刮风下雨不说,现在更是要晒死人。要积肥要耕地要除草要抓虫,还不一定有收获!
对于这样的感悟,一直在种地的村里人,只能打个哈哈,表示确实很辛苦,但你们以前也挺辛苦的。基于一种难得的优越感,没告诉他们,以前种地,根本没有这么辛苦的好不好!
高温无雨,必然带来的是干旱。现在大家最重要的事,就是每天早晚两次,给地里浇水。也幸亏有电了,村里那几台大抽水机,可以直接从河里抽水,省下了大量的人力。可是,再这么下去,河道会不会干枯?这个问题,大家都不敢去想。但水位在下降,却是大家想装看不到都不行的。
乔家的日子,要好过很多,起码不用跟人挤。至于下田的时候,听几句酸言酸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反正也没人真说过分了。说来说去,也就是说乔菲找了个好男人,说她父母“生”了个好女儿,说她父母的另一半嫁/娶得好。对这些,丁父笑呵呵地表示:“都说得很对!”
有张诚等人的例子在,乔菲还真不担心这些人会做些什么。
村里人不是问题,“亲戚们”才是无奈又头疼的问题。
当某个早晨,丁淼的姑姑一家来敲门的时候,开门的乔菲都有点恍惚了,说不清自己想地倒地是“啊,果然有亲戚上门了!”还是“啊,怎么还会有亲戚上门的?”。
这个,其实也不能怪乔菲,毕竟是丁父那边的亲戚,跟她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她还真是从来没惦记过他们。
而且,这大包小包的,总不至于是来给她家送礼的吧?这么多行李,是打算长住不成?
将这一家五口人让进屋,乔菲决定还是看看再说吧。
等乔菲慢悠悠的进屋,气氛已经有点尴尬了。
“菲菲,去叫你丁叔先回来一趟。”乔菲刚进去,就被丁母指派了个任务。
屋子里,除了刚来的这一家人,还有丁母和乔母在。家里的两个男人,还在田里,女人们的先回来做饭收拾屋子的。换句话说,他们要是来得再早点,乔家就该没人在了。
“怎么了?”乔菲猜不准自己母亲的意思,本来就快回来了的人,还让自己去叫,不会是要他暂时别回来吧?
丁母看上去也只是随口说一说,看乔菲没动身,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像被什么气着了又不好直说,开始生闷气。
乔母却没什么顾忌的,把这一家子的来意说了一遍。
弄明白了以后,乔菲也无语了,这大概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丁家姑姑一家,确实是来乔家借住的。不过,他们在村里也有地,这一路走来,怎么也要四十分钟了,每天来回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的意思,是想让三个小的,在乔家住一段时间,老两口还是回自己村去住。
父母眼里,孩子当然一直都还小。可是,乔菲看看那应该快三十岁的小两口,再看看五六十的两位老人,实在没法接受让这两“小”的住自己家,让两老的回去干活。
乔菲能理解两位老人。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今天是他们想去别人家借住,丁母他们肯定也是要让乔菲三姐弟住得舒服些的。
可是,这两位小的,她实在没法理解他们的心安理得。别说乔菲了,乔磊他们都不会同意的。
乔菲很确定,要是真让这两口子住下了,每天看他们在自己眼前晃,她会疯掉的。
毕竟开口的是丁父的亲姐姐,要住下的,是丁父的亲外甥,这事,确实是让丁父来处理最好。
不过,乔菲不想委屈了自己,也为难了几位家长。她已经可以预期,这绝对不会是最后上门的“亲戚”。这“坏人”还是自己来当比较好,反正,她也还“小”嘛!
打定主意的乔菲冷淡得开口:“丁家姑姑,说起来,您家这么些人,我真认识的,也就您一个。现在天气不好,我也知道。要是您带着小娃娃住下来,那我欢迎。不过这两位,不好意思,实在有点不方便。”
“你什么意思,有你这么对亲戚的吗?”丁家姑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她儿子先跳起来了。
乔菲冷笑,要不说认识的人,就不好拒绝呢。她刚才说的是实话,这一家子,她确实就认识丁淼的姑姑一个人。眼前这位,跟她互不相识的,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底气,敢在她家冲她吼!
“我的意思不够清楚吗?难不成你还真好意思住下来了?然后让自己的父母去干活?几岁啊你!是不是跟你儿子一个年纪?”
“好了好了,别吵了!”丁母连忙开口。
“舅妈,这话本不该我说,但你真该管管你这女儿了。女孩子就是不能没有父母教,你看她……”
“住口!”
“你有种再说一遍?”丁父的喝止声里,乔父已经冲过来了。
简直乱成一团。
乔菲一把抱住自己的亲爹。
“爸,爸,他说的又不是好话,我不想再听一遍了!”
乔菲也无奈啊,要是她爸能打得过那个二百五,她肯定不拦着。
弄明白了怎么回事后,丁父只是对着自己的姐姐说了一句:“姐,这是乔家,不是丁家!”
“我女儿才是户主!”乔父在边上大声补充道。
最终,就如一开始乔菲所建议的,丁家姑姑带着小孙子住了下来。
看丁父似乎想解释什么,乔菲赶紧先开了口:“丁叔,我明白的。难道将来小磊和淼淼能赶我出门?不过,你那外甥,真的不小了。丁家姑姑,我也是为他好,刚才的话,你别介意。”
丁家姑姑有点讪讪的,连连点头:“我知道,我都知道,是我家臭小子不懂事,我替他给你赔不是。”
当乔磊的外公外婆和舅舅上门的时候,乔菲的反应已经是:“啊,终于来了!”
不过,与丁家姑姑的不请自来不同,这几位,是乔母请来的。当然,请的是乔磊的外公外婆,舅舅应该是送他们来的。所以,这多出来的几个,又是怎么回事?
说了半天,才终于弄明白了。原来,重新分地后,乔磊舅妈的父母和妹妹一家就跟他们一起住了。现在,一起来的,就是他们。
大概是乔母说过什么,除了乔磊舅舅,同来的,都是老人孩子。
不过,四个老人,两个孩子,乔家的人,头大了。
“我们住村里,也挺好的,真不需要住到这里来!”乔磊的外婆并不想留下。
“妈,你别想太多!”乔母知道自己母亲的顾虑。
乔菲看着这场景,突然有点想笑,这可真是该走的不想走,不该走的却想走。
乔磊的舅舅是最尴尬的一个,一边是父母和妹妹,一个是妻子和岳父母,夹在中间的他,也只能两头受气了。
好在,他还记得带了粮食,总算没让乔家帮他养岳父母和外甥女。
能怎么办?再不乐意,乔家也只能让他们住下了。
清出了一楼的房间,总算把这些人都安排好了。
除了小孩子吵了点,其实也不是没好处的,起码有人做饭了。
而且,好吧,乔菲承认,除了三个都没到十岁的小孩子,说道干农活,他们都比她厉害,不管年纪有多大。尤其乔磊舅舅的岳父母,那是真不“见外”。住在女婿的姐姐家不见外,做饭不见外,干农活也不见外。虽然年纪大了,干不了也不敢让他们干多少地里的活,但一点不妨碍他们将乔家人指挥地团团转。
“一看你们就不是庄稼人,这水要浇透,但不能把地给淹了!”
“看看这茄子,都要在地上爬了,下面的枝叶要及时掐掉,知不知道?”
……
然后,乔磊外婆在边上不屑地打断他们:“他们不知道又怎么了?不管他们知不知道,他们就是唯一用上电的人家!”
相同的戏码上演太多,乔家人已经没感觉了。反正,他们确实不算会种地,这可真让人底气不足。
乔菲更是心不在焉,持续的高温,让她终于忍不住,有“占卜”了一次。“出行,暴雨”,这是占卜的结果,太明确了,明确到让她害怕。
作者有话要说:还是没赶上……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