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吧,别送了!明天考试好好考!”田静站在离家不远处对王默说。
“好。这两天我就不联系你了,估计很忙。复读和应届不一样,压力挺大的。”王默说。“晚安,爱你!”
“晚安,爱你!”
第二天,摸底考试开始。
王默静下心来做着题,很多题写起来都有些模棱两可。果然一个假期过完,之前学的也差不多忘光。
“看来我必须下定决心,一切重头开始了。”王默捏了捏手中的笔。
考试结束第二天上午,所有科目都批阅完成。
王默还没有从对以前温中的印象中走出来,丘中老师阅卷速度比温中阅卷速度快了一倍不止。
以前王默在温中时,年级排名前五,他还有些自大的看不上丘中,以为自己在温中照样能做的比在丘中做的好。现在看来完全是偏见,当时他以为丘中之所以是重点高中,而温中只是普通高中,只是因为丘中的生源好。
其实优秀生源只是其中一种条件,优秀负责任的老师更是重中之重。土壤肥沃庄稼才能长得健壮,土壤贫瘠,再好的种子,也难生根发芽。
王默再一次体会到:不经历,就没有资格评判是非,没有对比,就意识不到什么是真正的好坏。
而太多人,总是盲目的跟风,听风就是雨,自己从来不考证,人云亦云,一传十,十传百,传到最后就成了谣言。
妄下定论,是最简单的事,也是最不靠谱的事。
只是自己在差的环境中感会到愤恨,而在好的环境中却感到谦卑,王默不知道是为什么。
在温中时,他对比自己好的人,好的物都有一种变态的抵触,而现在,他对温中不如丘中,却感到一丝无奈和不忍,为什么丘中能将所有好的资源集中在一块,而温中却得不到其中的哪怕一种,好的为什么越来越好?差的又为什么越来越差?
难道真的只是环境的原因吗?又或许它自己本身就有原因呢?
好的可以去包容差的,但差的却无法容忍好的。河流之所以不能永久待在高处,永远都在走下坡路,是因为它把自己放的太高了;而大海之所以会不断击打海岸、容纳百川,是因为它把自己放到了最低。
周文朝将班级排名表交到赵子辉手里。看成绩表时,王默已经做好了考的很差的心理准备。
不过比他预想中的情况要好,虽然成绩确实有些难看,但排名在班内还是挺靠前,至少比一开始的排名靠前,第七名。
王默心里松了一口气,看来忘光了知识点的不止他一人,大部分人经过一个假期,学的都早已丢在脑后。
但是看了第一、第二名的成绩他又高兴不起来。
第一名叶扬,第二名赵子辉,两人都比他高了170分,叶扬比赵子辉高6分。第三名与第一第二的分数差的有点多,但也还是比他高了100分,第三名叫陈广。
他和他们怎么差距这么大?170分,现在算作9月份,到明年6月份只有九个多月,就算按照十个月,每个月也至少要涨17分,才能赶上他们。
压力巨大,数学、化学、生物都是他擅长科目,没有必要担心,但物理、英语是他的短板,还有语文虽然不能拉开太多分数,但也有必要进一步提高。
每次语文考试他都在及格上下晃动,语文好的同学能将他拉开三十分,他必须想方设法将语文成绩提高到110分左右。英语进入高中后他就及格过两次,曾经胡洋邈还为这事多次找他谈话,现在他英语不仅要力争及格,还要力争优秀。
物理对他来说,以前学的时候就像是坐在屋里看着雾里听着无理想起来无力。牛顿头上砸了个苹果就能搞出那么多物理公式,他物理学不好,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就买了几个苹果,试着砸了自己一番,却连一个公式也没搞懂。
不过他想物理对他来说应该不是难事,毕竟和数学有相通之处,好好听课,好好做题,估计没有太大问题。
就在王默看了成绩坐回座位想着心事时,刘安如拍了他一下。
“王默,你这么厉害,没看出来啊!”
“你也厉害,上次15,这次12,进步不小。我们一起加油!”王默说。
“对,加油!顺便告诉你一件事,”刘安如突然声音变小,鬼鬼祟祟的指着叶扬说,“他,听说他就是那个考上二本没填志愿的人,据说高考那天老师给他打电话,他接起电话说他非一本不读,然后果真没填志愿。怎么这么傻叉?”
王默看了一眼叶扬,怪不得他死闷着、不说话。
“别人有自己的想法,别急着评价。”王默对刘安如说。“你看他摸底考试成绩,肯定是高考发挥失误,所以不想走。”
“你说的也是,不过我要是成绩达到二本线,一定不会复读,更不会连志愿都不填就决定复读。”
“我也是和你一样想的,我是没办法才选择复读。现在既然都复读了,别的我也不想计较,一切重头开始吧!”
复读班的老师们一点时间都不浪费,上午登记成绩同时,周文朝就叫坐在后排的男生去校外书店搬了复习资料,在教室前头张贴了课程表、作息时间表。
上午第一节课是物理,物理老师是个老头,即将退休。
他叫刘树人,人如其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个优秀教师,在丘中威望非常高,是丘中仅有的两位特级教师之一,从教接近40年,培养过许多优秀学生,他自己也曾经是丘中的优秀学生,当年高考时,全县排名第三。
“跟着我学,大家学物理一定有趣,我们学物理不仅仅为了高考,更为了在生活中运用。”刘树人用一口带有浓厚的丘山音的普通话说着。
“大家看这个粉笔,”刘树人拿着粉笔在黑板上一划。“为什么能在黑板上写字?”
说完他停顿了一下,看了看讲台下同学。
底下有人小声说,“因为粉笔是白的。”
“因为摩擦力。”刘树人说,用沾满粉笔灰的手指扣了扣鼻孔。
底下一片哄堂大笑,这老师也太逗了,人老心不老,还和一群18、9岁的小伙子、小姑娘开玩笑。
王默认真听着,果然是好老师,说话方式都不一样,以前的物理老师会千篇一律的这样对他说: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力三种。
完全的照本宣科,让人听得不知所云。
知识脱离实际就是死知识,不会让人产生思考,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才会让人越学越觉得有趣、好玩。
学习本来就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会玩才会学,把学习当做玩乐,把玩乐当做学习,这样就能把课堂上的知识拿到课堂之外,也能把课堂外的生活带到课堂之内。
然而学习却变成了一件枯燥乏味的事,许多老师只懂教授知识,不懂玩乐课堂,把知识变成了无源之水,学生怎么不感到乏味?以致“无用论”传得人尽皆知。
下课后,教室内除了几个上厕所的同学离开了座位,其他人都趴在座位上认真看着知识点,做着题,没有人说话。
这种气氛,让王默感到恐惧。确实也是这样,大家都是失败过一次的人,又怎么有心情将时间花在其他事情上呢?
每一分每一秒对他们都十分宝贵,他们都经历过惨痛的教训,哪敢去做无关紧要的事?
他们的压力不同于应届生,他们承受的内心和外界压力都出奇的大,一次考不好,他们可以对其他人说,他们失误;两次考不好,别人就会坚信他们是根本不用功或者脑子笨,最主要是他们还白白花费了自己一年宝贵的青春。
上了一天课,王默很快就适应了复读班的生活。丘中的时间安排比温中时间要合理,学习起来不像温中时那么累。
温中一天七节课,一节早自习,三节晚自习,每节课45分钟,早自习45分钟,晚自习一节60分钟;丘中一天八节课,一节早自习,四节晚自习,每节课40分钟,早自习40分钟,晚自习一节45分钟。
白天学习总时间,温中和丘中相同,都是360分钟;晚上学习总时间,温中和丘中也相同,都是180分钟。
但在王默的印象中却是两种不同的感觉,在温中王默整天都会感到身心俱乏,但在丘中王默可以一整天保持精神焕发。
王默觉得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心中有压力和目标,同时还有整体的学习氛围良好,老师的授课方式更加生动,但另一方面合理的时间安排绝对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虽然总体学习时间温中和丘中安排相同,但课间休息时间,如果不算吃饭课间操的时间,每节课都是接连着上,每节课之间休息十分钟,丘中就要比温中多出20分钟。
再如果一个人能连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按30分钟算,温中每天则要浪费老师和学生的210分钟,丘中则只浪费150分钟,按照物理上的做功情况来看,温中做了更多的无用功。
所以王默分析,排除生源差和师资力量弱等难以改变的情况外,但至少还有一点——时间利用——温中本来是不应该落后于丘中的。
王默继续深入,得出一个结论:除了一些硬性难以改变的客观条件会造成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也还有一些软性的主观条件——如管理——会加剧事物的差别。
看来学习需要方法,复读班如果只是这样继续埋头做题,王默觉得自己又会陷入高三时的一种死循环,越做越不会,越做越没自信,越不会就越逼着自己做题,越没自信就越找题来做。
但是才上一天课王默根本还没有发现自己现在有什么问题,也不知道自己有哪方面的问题,所以他只能继续摸索,找到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