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殿中,官家一心为了收复燕云的功勋,想要扩充义勇军以作为北伐先锋,不过出于掣肘也要安插些军官到军中任职。无奈之下宋江唯有搬出上次一样的伎俩推诿,另自请裁军以安天子之心。
童贯在旁听得心得意满,看来自己对官家吹的风还是起效了。虽然他心中想最好是一步到位,干脆将义勇军直接裁撤了事,但他也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义勇军刚从北国立殊功而回,要是立刻落得裁军的命运,必要引起偌大的风波。于是他才上前进谏,要把义勇军直接打回原形,变为最初立军之时的三千编制。
道君皇帝思量一下,这义勇军虽是善战,可毕竟还是民军。不从朝廷征调的话,八千编制委实不妥!可是要直接裁撤到三千,在这种时候于情于理也都说不过去,他自己心中也是不愿的,当即说道:“这样罢,义勇军北上有功,照旧发上四军饷由京西路配给,此次北上伤亡的将士按禁军抚恤办理,编制恢复北上之前五千之数不变。”
“谢陛下恩典!”官家话音未落,宋江便急急谢恩,生怕又有谁冒出头来,坏了自家大事。
幸而是是他答得快,不少童贯党羽还没等上前进谏,这事情便已经做成了定局。天子金口玉言,臣子也谢过恩了,万万是无法更改了。
今日的朝会开得扫兴无比,本来官家兴致高昂的很。想要用封赏宋江以昭示天下,表达自己对北伐之事的决心,以义勇军为榜样振奋军中士气。不想连连遇到阻碍,先是宋江死活要回家丁忧,不肯夺情留在朝堂;后是义勇军扩军不成反而被削减,真是让他老大没趣。
不过徽宗此人贪玩好色志大才疏,别的不行倒是有个长处,他是个挂念旧情之人,对自己喜爱的臣子纵容的很。很幸运,宋江现在也已经逐步迈入此列!
不光皇帝觉得今日未能如愿,童贯等人也是这般想的。原本按照童贯所想,趁着现在蔡太师病重离朝之际,把宋江远远打发到西北去,再拉拢他的部下,将义勇军夺了过来,这样方能让自己省心。
不想蔡太师是不在了,意外的又杀出了个侯元功!致使自己功亏一篑。不过还好,也将义勇军的编制打回原形,由八千变为五千,算是给自己挣了丝面子回来。
下朝之后,王黺与童贯一同走出文德殿,童贯满肚子好大的牢骚,嘴中话语口气不善,暗责王黺今日一言不发,莫不是怕蔡京病愈之后清算?
王黺心里却是另有计较,微微笑道:“太尉不必着急,今日局势你自也能看得出,官家对宋江是宠爱有加,有意留下他在朝中听用,这个时候怕不是最好时机!”
“哦?”童贯也不是笨人,只是一时气恼并未想到太多,“那依王相之意,何时才算最好的时机?”
王黺左右瞧瞧,自己两位边走边说,已经快行至中书省,四周也无什么碍眼之人,这才答道:“今日侯蒙不是说西事要二种统军么?太尉到时候先将二种全征调出来,他二人帐下六万西军全部拉出来北上伐辽,到那时西北空虚之时再议调义勇军西去防御,北上诸事体大,西军非二种统御不可,自然可让宋江不能北进。”
“二种?要是把二种调了出来,岂不是成全了他兄弟二人?这两人于蔡京关系也是密切,我好不容易才算压制下去,怎能因宋江而启用二种?”
王黺面如潭水,幽幽叹道:“童太尉谬矣!二种兄弟和宋江比起来,是天壤之别!二种不过军中武夫,只能在前线厮杀,对你我无威胁可言!可这宋江却是大大不同,他士子身份,既有文采又有武功,只要孝期已满,必然登堂入室。到时候既有官家赏识,又有蔡京相助,必成你我心头大患!”
童贯沉吟一会,点点头道:“王相所言极是,咱家今日倒是急了一些。就依你的意思,待过得月余我便再重新调配军马,另做打算!”
得了义勇军在北国的功勋刺激,大宋朝官员现在都是上下一心,想要北伐收复故土,可他们准备讨伐的对象,北面辽国众臣们却是有些离心离德了。
现在辽国南京道析津府中,形势紧迫非常!
辽主诸子俱被宋江掳走,只剩下一个秦王耶律定!他也就是正统上最合理合法的唯一帝王人选,本来大势已定不可能再有什么转变。可是军中三大重臣萧干、耶律余睹、耶律大石联合王族亲室却提出了异议,以秦王年幼为名,要立秦晋国王耶律淳为帝,秦王耶律定为太子!这防的便是秦王的舅舅、北枢密使、兰陵郡王萧奉先!
萧奉先自是绝不答应,他的弟弟萧嗣先统宫帐军镇守燕京,大义兵权俱是在握,怎会在此关键的时候放弃?可是那三人都是手握重兵,已经率领三路大军缓缓逼近燕京城,大有逼宫之势!
眼看内乱战火一触即发,辽国上下都是乱了阵脚!无数人来往劝说两方势必要冷静,现在外有强敌虎视眈眈,自家内部可不能再起战火。其实两方都是明白这个道理,这强硬的姿态也无非是摆出来逼迫对方让步而已。
经过半月无数人居中来往协调,双方最终才达成了协议:立秦晋国王耶律淳为帝,秦王耶律定为太子,待太子年满二十便登基接替大统!同时封萧奉先、萧干、耶律大石等三人为辅政大臣,总管朝中军政民事,耶律余睹为中京兵马都统,抵御金国入侵。这协议立下,所有军马这才各回原位,人们总算松了口气。
说来也算辽国命大,他们正是内乱之时,女直人也是后院起火。烛隈水部在东海举旗造反,已经波及甚广。
完颜部统一女直部落时,靠的并非恩德而是杀戮威吓,这烛隈水部一反,阿骨打生怕其余各部也纷纷效仿,立即立即回军平叛,哪里顾不上辽国的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