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的北地并不平静,那位新上任的穆知县似乎丝毫没有沉浸在年节的欢乐气氛里,没过几日,便听到等开春以后要丈量辖内土地的消息。
这事情说大也大,说不大倒也是真的。
如今北地多数还处于未开荒状态,就连余筱影年前买的荒地也因为天气实在寒冷,至今还没有开垦完全。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穆承顺的这把火若是在其他地方,足说得上大了,但在北地,并到不了翻腾的地步。
众人虽知道这关系着以后的世家在北地的发展,奈何之前没有早作准备,如今也只有看着的份。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绍庆帝这次在北地的改税之策势在必行,趁着互市通商的机会,北地必然要繁华起来。
余筱影对此乐见其成,她执笔记下之后要做的事,之后便开始动笔给京都在的人写信。
她认识的人不多,写信的对象也有限,除了王府,目前也只有信儿一人。
小孩子的优势就在这里,年纪小,便谈不上于理不合。
先是写了几人过年时的见闻,又说自己准备请人种上好大一片地,到时就会有很多种子了,之后又问候了一下他在京都过得如何,在国子监是不是很辛苦。
如此絮絮叨叨了几页纸,担心他认不出太晦涩的文字,她写的跟白话文没什么差别,若是被别人看到了,肯定是要被嘲笑的。
好在她也不担心这些,只要他自己能看懂就行了。
写完这些,她又翻看了一下之前收到的信。
信儿是个小孩子,写的内容十分零碎,不是他跟辉哥儿的逗趣,便是他在读书时又被父亲责备了,再不然就是母亲不许他多吃点心,他觉得很不开心。
但看得多了,她也能读出些别的,比如,谢洛在京都过得风生水起。
对此,她初初觉得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错事,毕竟,她的本意只是想让他有个安稳读书的地方。
但魏如玖的话让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既然要考科举,自然有出仕的念头,如今不过是提前些时候罢了,对他的以后反倒是好事。
远在京都的谢洛正在自己的小院中温书,因着过年,主仆二人穿得看上去颇有几分喜庆。
“少爷,要不要再给家里去封信?”峦河一边磨墨一边问道。
谢洛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肩膀,接口道:“伯父常年在外,我此时去信,他未必收得到,还是等他之后告知所在之地,到时再去信不迟。”
峦和低头小声嘀咕了几句,到底没有再说什么,然后又欣喜道:“那少爷看看这些,总不能都推脱了,到时杨先生那里也不好交代……”
谢洛闻言,看了一眼手边厚厚的一叠帖子,都是年节期间的各种文会诗会邀请,如今他在京都也算是有些名气了。
想到这里,他面露苦笑,大概他如今的境地,是她也不曾料到的吧。
他低头继续整理帖子,一时想起当初主仆二人途中淋雨时的情景。
当时自己正大病着,一场大雨下来,还以为就要这样结束了,没想到,一场偶遇牵扯出来这么多的事。
只是,当初到底是为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