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按照惠王爷的吩咐,到工部找到刘元霖,向其说明惠王爷的意思。刘元霖自然是按照惠王爷的意思办。拿到手谕之后,张虎率人马不停蹄的追赶王士珍等人。
由于王士珍率领的人数众多,因此队伍行进速度非常慢,张虎过不多久就追上了他们。张虎将工部的手谕交给王士珍,并且将王爷的嘱咐告知王士珍。王士珍让张虎回去向王爷表明,有了这个手谕,自己更有信心完成这次任务了。
张虎就此与王士珍告别,率人就返回宛平县向王爷复命去了。王士珍等人来到京杭大运河北端,开始坐船,准备坐船经过京杭大运河到扬州。
京杭大运河在当时可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十分厉害的是,京杭大运河一直到现代仍然在使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京杭大运河的修建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真正对京杭大运河的修建起到关键作用的朝代是隋朝。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其动机已超越了服务军事行动的目的,因为此时天下已统一。隋开运河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400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隋统一全国后,格外重视这个地区,但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的发展变化南移。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不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官僚贵族或是北方边境。同时,长时期的分裂阻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系。
隋开运河不仅仅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也有政治方面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世族大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力量相当强大。隋统一后,他们仍依恃其强大的势力,企图与中央政权抗衡。这一尖锐矛盾在江南地区一直存在,使隋政权面临严重威胁,隋统治者要实施对南方的有效统治,贯通南北运河势在必行。同时,北部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对隋亦是大患,隋王朝派出大量军队驻扎边境,这些军队仅靠屯田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江淮和中原粮饷供应。路途遥远,开凿运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京杭大运河应运而生。
王士珍等人由于人员比较多,在出发时就租了一条大船,船上一应物品全部采购齐备后,就出发了。船老大姓葛,单名一个天字。此人常年在京杭大运河上做生意,由北向南运输人员、货物到南方,然后再由南向北运输人员、货物。对京杭大运河是非常熟悉,王士珍等人租他的船,也是出于安全角度考虑。
一行人就这么出发了,王士珍安排秘密卫队每天分五个班次进行警戒,白天两个班,晚上三个班。所幸一路上相安无事,没有遇到流民、强盗等人的出现。
到达杭州后,队伍又在当地购买了马匹,众人骑着快马就奔江西景德镇而去。如果说南方的交通工具是船的话,那么北方的交通工具就是马了。这对于众人来说,就是轻车熟路。
经过了长途跋涉,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王士珍等人来到了江西景德镇。到了这里,就是林刚非常熟悉的地方了。由于非常劳累,众人首先找到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
景德镇,别名“瓷都”,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与安徽省安庆市,池州市为邻,处于皖(安徽)、浙(浙江)、赣(江西)三省交界处,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位于长江之南,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
到了明代,景德镇俨然已经形成了一统天下的局面。景德镇瓷器产品占据了全国的主要市场,因此,真正代表明代瓷业时代特征的是景德镇瓷器。景德镇的瓷器以青花为主,其它各类产品如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单色釉等也都十分出色。
第二日朱常润等人在林刚的率领下,首先寻找到建筑工程队。由于价格非常丰厚,对方自然是欣然答应。
对选拔的这三十名技术工人,林刚将其安排在自己家族的工厂里,由于烧制陶瓷这项工作是个复杂、细致的工作。初步确定学习期是一年,建筑工程队的工程完工时间大体也是一年左右。因此当景德镇的建筑工程队将烧制瓷器的民窑建成后,这批工人就可以回去开工了。
接下来的几天,王士珍在林刚的带领下,开始购买烧制陶瓷的各项工具。所谓制造瓷器的工具主要是用于瓷器制坯的轮车、模型以及入窑装烧的各种窑具等。具体工具如下:
一、轮车。也叫辘轳。主要构成是一个木制圆轮,轮下有立轴。立轴的下端埋于土内,上端有枢纽,便于圆轮旋转。操作时,拨动圆轮使之平稳地旋转。利用轮车的旋转力,用双手将泥坯拉成所需的形状。用轮车制作瓷坯,在工艺上称之为拉坯。盘、碗等圆形器都用拉坯方法成型。
二、模型。又叫模子。即用生土或石膏等材料先做成所需瓷器形状的模型,再将泥料涂敷或打成泥片置入模型内,用手或机械压制,稍干后取出,即成为瓷器的坯件。制作瓷器的模型有单模型、单模的合模。瓷器中小型塑像、壶嘴、壶把以及碗、盘等采用模制。
三、窑具。瓷器坯件放进炉窑装烧,须用耐火材料制作的辅助工具间隔装置,此类辅助工具就是窑具。窑具包括匣钵、垫柱、支钉、垫圈、支圈、垫饼以及棚板、支柱、耐火材料支架等。其作用在于防止制品在烧制过程中污损与缺陷,并起盛装和支架作用,以提高装窑密度,利于烧窑操作。陶瓷考古学上,往往以有否窑具的发现来判断某一地区是否属于古代窑址。
四、匣钵。一种置放瓷坯的窑具。始于隋唐。匣的作用,主要是使制品受热均匀,避免烟尘直接熏染釉面,并使制品相互隔离,不致粘连在一起,提高了装烧密度。同时可充分利用窑室高度,提高装窑密度,增加产量。
五、垫饼。窑具的一种。多用粗耐火粘土或高岭土制作,因其状似饼,故取其名。垫饼的作用是使器坯底足置于垫饼之上,可防止器物与匣粘结在一起。
六、支钉。窑具的一种。古代常用的支钉,形状有直筒型、圆环形、圆饼形、三叉形、四叉形等多种。支钉上面都有齿状凸起。用支钉支烧的窑器。烧成扣底部有支钉痕迹。宋代汝窑、官窑等器物的支钉痕迹很小,形似芝麻。
七、支圈。一种适应覆烧法的特殊窑具。创始于宋代定窑。使用支圈烧一窑瓷器,用同样地燃料,同样地时间,比使用其他类型匣钵产量增加数倍。定窑支圈先后为其他瓷窑仿效。
八、齿形支具。早期制瓷主要的支烧窑具。其形状为圆形,下有一周齿形凸起。使用时齿口向下,上面再叠装其他器坯。这种支具流行于晋至唐代的浙江地区越窑系瓷窑。
九、火照。又称“火标”,烧窑时用以检验窑内温度和坯件成熟情况的一种试片。火照一般利用碗坯改做,上平下尖,中间挖一圆孔,置于窑膛。检验窑温时,用长钩勾出火照观察。每烧一窑要验火照多次。每个火照只能使用一次。
十、垫柱。窑具的一种,亦称窑柱。为把瓷器制品从窑的底基上升高,以利用窑室中较高空间的较高温度烧成的柱状物,其形有束腰喇叭和直筒等不同形状。
林刚对上面这些器具非常了解,对景德镇也非常熟悉。采购起来就非常便捷,非常有效率。工具和技术都拿回宛平县的话,以后再需要什么工具,就可以让炼钢厂、锡林铸造厂进行加工了。
众人雇佣马车,将购买的器具全部装上马车后,在秘密卫队的保护之下,由江西景德镇向厦门出发。在厦门做海船,直接到达大沽,转陆路赶回宛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