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 > 历史军事 > 时空动车 > 第二十三章 杨贵妃和高力士是老乡

第二十三章 杨贵妃和高力士是老乡(1 / 1)

李教授:“我要是公开在研讨会上这么说,山西省非跟我闹起来不可。我要是肯定杨玉环就是在独头村长大的,那个贵妃的故居纪念园中的望河亭下面的贵妃池,就是玉环小时候洗头的地方。那永济市的领导还不心花怒放,要什么回报没有,可我不稀罕!”

梁教授:“我刚才为什么要说还有第三种说法的变种,是因为我们在高力士的墓中,有新的发现。”

张一涵:“就是那个太监高力士?”

梁教授:“唐朝的时候,还没有太监这个说法,应该叫力士,是一种宦官。高力士的墓葬,坐落在现在的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2004年由于可能是自然灾害的原因,要对高力士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在这次发掘中,出土了高力士的墓志铭。这个墓志铭记载,高力士本姓冯,史书上有说进宫時赐姓高,又有说是被宫中一个叫高延福的人认为养子,才改姓高,所以后来就以高力士传世。”

梁教授:“在这篇墓志铭中,专家发现,高力士的老家在高州,就是现在的广东省高州市。这个地方是和广西紧挨着的,唐朝的时候高州是属于容州管辖的。也就是说按现在的行政区划高力士是广东人,而杨贵妃是广西人。但在唐朝,两个人都是容州人,就是说都是广西人。离得还特别近,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同一个市的,两个人的家乡相距仅仅只有一百公里。所以高力士和杨贵妃实际上是容州老乡,还是比较近的老乡。你想想在北京碰上同一个市的老乡,还是很不容易的,在古代就更不容易。所以历史上说这是奸人喜欢奸人,这种说法其实有点过分。”

李教授:“杜牧问:‘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个杨贵妃爱吃的荔枝产自哪里,一直是历史上大家争论的问题。结果这篇墓志铭说的清清楚楚,杨贵妃喜欢吃的荔枝,就是一种产自容州的优质早熟荔枝,名叫‘白玉罂。’而现在这种荔枝就是高州的一种著名特产,销售很好,名字改叫‘白糖罌’,又叫‘妃子笑’,就是杨贵妃了。”

梁教授:“所以更大的问题产生了,以前大家都认为驿马从岭南快递荔枝,到长安华清池,显示的是贵妃的受宠和张扬。而现在有人就怀疑,杨贵妃是从小在容州也就是广西长大的。因为小时候吃惯了这种好荔枝,所以到了几千里外的北方,吃荔枝实际上是一种思乡的表现。说穿了这第四种说法,部分推翻了杨玉环在成都或者山西长大的可能性,就有人猜测杨玉环有可能小的时候,是在广西长大的。”

梁教授:“这个高力士的墓志铭透漏了杨贵妃的老家就是广西,和高力士是离得比较近的老乡。但是杨贵妃是怎么到北方来的,这一点在高力士的墓志铭中,并没有讲。”

韩秋生:“怪不得杨贵妃和高力士的关系那么好。我知道以前有一出戏叫《贵妃醉酒》,里边就是杨贵妃和高力士。”

李教授哼了两句:“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这就是杨贵妃在《贵妃醉酒》中的唱词。这出戏在京剧里面可是非常有名的折子戏,以前唱的最好的叫梅兰芳,是个男旦。”

张一涵和韩秋生一听京剧就摇头,两位老教授彼此一看,会心一笑,也没说什么。京剧现在基本已经成了出土文物的待遇,要不是国家拿钱养着,早就消亡了。

李教授:“所以总结起来最有可能的,杨贵妃就是广西人。但她随着父亲从小就在成都成长,这一点应当是比较可靠的。玄宗颁布的封杨玉环为妃的诏书中,说杨玉环是蜀郡人,这一点应该比较可靠,因为这是正式的册封文书。但你们现在的问题是,你们不是要写历史论文,而是要真的去唐朝找杨玉环,这就一点偏差都不能有。所以历史记载本身就比较乱,又确定不了哪一种绝对准确,那么这就很麻烦。”

韩秋生一个头就像两个大,事情听起来越来越麻烦。放到现代飞机一开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事儿,可要是在唐朝,这可就要了血命了。

韩秋生:“两位老师,那你们觉得哪个地方是杨玉环在十几岁的时候,最有可能呆的地方,你们能不能帮我们确定一下?”

梁教授:“你们想找多大时候的杨玉环?”

韩秋生:“杨玉环多大时候嫁给了寿王?”

梁教授:“历史记载开元二十二年七月,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因为舞跳得好,通音律,意思就是说琴也弹得好、歌也唱得好,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一个歌、舞、乐三栖明星,所以就被请来表演。就在这次婚礼上,被咸宜公主的弟弟寿王李瑁发现了,为玉环美貌所迷,就求自己的姐姐和母亲,要娶杨玉环做王妃。”

韩秋生:“杨玉环出生于开元七年,那么认识李瑁的时候是15岁。”

李教授:“玄宗正式册封杨玉环为寿王妃就是这一年,这时候玄宗并没有见过杨玉环,而是寿王的母亲求着玄宗册封的。”

张一涵:“我靠!15岁啊,初中生啊,萝莉控啊!”

两位教授怒视张一涵,张一涵马上收起了贱笑。

李教授:“古代十三四岁结婚的有的是,这没有什么奇怪的。”

韩秋生:“那这样的话,我们就必须在开元二十一年或者之前找到她,否则就麻烦了。”

梁教授:“你们到底打算找她干什么?”

韩秋生:“也没什么,就是想拍些照片视频什么的,最好能搞个写真集,另外想看看,能不能跟她要一点随身物品。”

两位教授面面相觑:“你们这一趟,怎么也得花个一千多万甚至都不止,就为了拍杨玉环几张照片,或者几段视频?”

韩秋生:“就这我也怕不好办。毕竟古人比较封建,妇女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再说杨贵妃这样的大美女,李瑁会不会让别人看一眼,我觉得都不一定,更别说还想拍写真集。”

梁教授:“现在这一年回唐朝去的人也不少了,我个人估计,古人对于照片视频恐怕已经了解了。不会像清朝人那样愚昧,怕被勾了魂去。写真集的难度就太大了。这个李唐王室因为有很重的胡人血统,所以风气比汉人开放的多。否则历史上也不会发生,玄宗以公爹的身份,硬是娶了儿媳妇。不过这毕竟在汉人看来是乱论之事,估计李唐王室也不会认为是光彩的事情。所以《新唐书》说刚开始杨玉环是寿王妃,而《旧唐书》就根本没提。”

张一涵:“史书也要拍皇上的马屁!”

梁教授:“什么拍马屁,这叫为尊者讳!”

张一涵撇撇嘴:“还不是拍马屁!”

李教授:“小张啊,你回唐朝以后,一定要谨言,不要心直口快的。要知道那毕竟是封建社会,忠君爱国还是要讲的,不能什么话都敢乱说。”

张一涵听着李教授说的有点语重心长的味道,他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忙不迭的点头如捣蒜。

韩秋生:“两位老师,那你们觉得我们要是想在开元二十一年去找杨玉环,最好是去哪里找?”

李教授:“你这个问题我们回答不了。因为这四种说法里的三个地方都有可能。而最麻烦的是,这三个地方都不对,可能还有第四个地方才是正确答案。”

梁教授:“还有一个问题你们想过没有,你们还得把时间再准确推算一下。時管部公布的这个表是错误的,你们要是按这个表的时间来推算,是去开元年间的哪一年,可能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啊!我们听说空天飞机飞一天就是100年,你们稍微不注意别再跑错了年份,等到杨贵妃一入宫,你们想搞的写真集,就更不可能了。”

韩秋生没办法跟两位历史学家说,時管部车次表应该是不会错的。唐玄宗在改变了的历史中,仍然能够上台而且开创了自己的开元盛世,这种强悍已经不是一般人了,那么他早两年当皇帝根本不足为奇。

韩秋生:“那如果这个时间拿不准,两位老师觉得,我们选什么时间把握性最大。”

梁教授:“我觉得你们还是在杨玉环当上寿王妃之后再找他,更为准确。因为这时候的杨玉环,最起码我们可以确定,她就在长安寿王府。前面的时间,历史记载不能肯定她在哪儿。后面她当了杨贵妃,你们的困难就太大了。”

韩秋生:“两位老师,我看书上说,杨贵妃在当上贵妃之前,还在尼姑庵里出家好几年。那么这时候你们认为,她身边的警卫严不严,好不好接近?”

最新小说: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三国美色 公主万福 我的女友是诡异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霓裳铁衣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催昭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