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处长:“可现在专门有助理跟着,好家伙还叫经纪人,这明显就是有人教的啊。你要合影,行,先给钱给经纪人。你们想想,跟诗圣诗仙合影,钱再多也不嫌多啊。我看朝廷就这一手,就绝对发财。”
韩秋生:“朝廷挣咱的钱他也没用啊?”
王处长:“怎么没用?他们可以要东西啊。人家又不白要,就是跟你买。”
说实话,李白不在,韩秋生并不是特别遗憾。他本来就更欣赏杜甫,相比杜甫,李白对人间疾苦,太不关心了。
韩秋生:“王处长,李白出什么事了?”
王处长:“咳,都是多嘴惹的祸!我们处有一个小青年,特别爱好唐诗宋词。他来的时候就带了一本评价李白杜甫的书,你说你带就带了吧,当时谁也没觉得这本书会惹什么事。没想到这小子见到李白杜甫,激动的忘乎所以,还把这本书给他们看。杜甫看了没说什么,李白可当时就爆了。一个劲的追着杜甫嚷嚷,凭什么你就是诗圣我就是诗仙,后人还说什么诗仙不如诗圣!你说你写的那都是什么烂诗,跟顺口溜似的,一点想象、一点意境都没有。你能和我比吗?什么样瞎了眼的才会拿你和我相提并论?”
王处长:“哎呀,杜甫一个劲的道歉也没用。还得说诗圣确实有涵养,他就好像自己做错了事,好一个跟诗仙赔不是。可说实在的,诗仙这人确实太傲了。他根本就不听诗圣解释,还说皇上安排的这叫什么事啊,简直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服务员,有辱斯文!每天照这么多相,我的腮帮子都快笑肿了!一甩手走了。最后机场还给了小青年一个处分,并且再一次开会强调,谁要是再把名人给气跑了,谁就自己滚蛋。”
韩秋生:“怪不得这里叫醉仙居。”
王处长:“谁说不是呢,这个醉仙居开张之前,机场就跟经理说,醉仙就是李白。结果经理还没开张就跑去找李白,卑辞厚币的请李白来坐镇。果然诗仙的威力非同小可,李白来了以后这醉仙居的生意火的不行。游客冲着能跟李白合影,当然愿意来吃饭。还有杜甫坐镇的咸阳桥,生意也是好的不得了。其他饭馆就明显有些差。今天你看咱们来了一会儿了,也不见张经理过来招呼,很明显这小子不想见我。那个小青年气跑了诗仙,张经理可是知道那是我们处里的。以前要是我来了,十回有九回都是张经理先来招呼。”
很明显,王处长带他们来醉仙居吃饭,估计是想碰上张经理跟他道歉。
其实这件事恰好证明了张一涵的观点,朝廷对现代中国,确实是有求于人的态度。韩秋生不禁想,朝廷要是这样的态度,自己的寻美计划应该不会太难吧。
心中惦念着想看看杜甫,但韩秋生也不好表现得太为急切,所以吃完饭后韩秋生就跟王处长说,是不是先去办公室听一下工作安排。
王处长说不急,三天后再谈工作的事情。我先安排你们休息的地方,好好休整三天后咱们再商议工作上的事情。
王处长把二人安排在机场招待所,条件还不错,差不多现代三星级的味道。王处长说,像李白杜甫这样的名人,机场也是安排在这个招待所。李白走了以后,杜甫还住在这里,跟他们就差一层。原来担心李杜他们住不惯楼房,特意安排在一楼,没想到李白来了以后,非要住最高的一层,好说歹说才安排在二楼。
这个招待所总共也就三层,韩张被安排在一楼。今天到达的航班只有他们二人,而返回的航班今天好像没有,所以楼里静悄悄的没有人声。
王处长走后,韩秋生问张一涵,怎么王处长非要咱们休息三天,我觉得一点儿也不累啊。
张一涵:“你今天是没什么感觉,等到一觉醒来明天你就知道了,这个时差有多厉害。王处长说三天后谈工作,算是紧的。我上次来,整整一周都不得劲。”
韩秋生:“是什么感觉?”
张一涵“也没法说是哪一种感觉,就是浑身没劲儿,憋气。”
韩秋生:“我怎么闻着这空气可比咱们现代舒畅多了。就是多了一股牛粪味儿,就像小时候我回老家一样,不过比那可强烈多了。你怎么还会觉得憋气?”
张一涵:“恰恰相反。这不是空气不够用那样的憋气,是空气太厚了那样的憋气。你总该听说过西藏那边的人一下高原,就感觉难受吗,那就是空气太厚,他们叫这是醉氧状态。”
韩秋生:“也是,这氧气可比现代浓多了。”
张一涵:“从明天开始,你就会知道,这不仅仅是醉氧。实际上这种时差比从国外回来要厉害得多,浑身都没劲儿,脑子里乱哄哄的。”
韩秋生:“会持续多长时间?”
张一涵:“因人而异。我上次是一周,不过三天后就好多了。听说有的人持续了半个多月。”
两个人睡了一会,被一阵嘈杂吵醒。
这个楼的隔音很一般,回声挺大的。就听着一大帮人乱哄哄的进来,大呼小叫的,很多房间开始出现开门关门声,还有窗子被一一推开的声音。
韩秋生起来以后,很明显还真像张一涵说的,脑子有点乱哄哄的不得劲。他看张一涵还在睡,就没叫他,出来走廊上看见都是游客,好家伙有大概100人,很明显这是回程的航班在此经停。听王处长说,每架航班最少要在这里停留一天。由于这是回程飞机最后的一个经停点,飞机要进行比较彻底的检查和途中保养,有的时候一天都不够,得整整两天。
一个穿着乘务员制服的精干小伙子喊着:“大家抓紧时间洗漱一下,呆会儿我领大家去咸阳桥吃饭,大家可以亲眼见到诗圣杜甫先生,还可以跟杜甫先生合影留念。”
这一下整个人群一下子就炸开了,每个人都激动的冲进房间赶紧洗漱,有的游客已经开始调整手机,估计里边满满的都是他们在其他朝代拍的照片视频。为了多拍诗圣的伟大形象,有人很明显在抓紧时间把一些不那么重要的资料赶紧删除。
韩秋生本来就特别着急拜见一下诗圣,但看王处长挺忙的,也没好意思说。这一下不用求别人了,眼前就是机会。他马上奔回房间,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张一涵拖了起来,两人等在门口。
一会儿乘务员带着兴奋的游客们就在门厅闹哄哄的集中了,韩张二人跟着一起,大家走向那家名为咸阳桥的饭馆。
其实咸阳桥就和醉仙居紧挨着,光看这名字就知道是专门为诗圣准备的,果然诗圣就在这里做台、不、坐镇。
咸阳桥大门口站着几个人,一群人走到跟前,里面一个经理模样的人赶紧给大家介绍,原来被簇拥在中间的一个瘦子就是诗圣杜甫。
一看这架势韩秋生就能明白,只要一看见航班降落,这些人知道游客马上就会奔这儿来了,所以就齐齐的在此等候。韩秋生看见醉仙居和其他饭馆门口都站着些人,其中醉仙居门口一个明显经理模样的,脸上写满了艳羡。韩秋生估计就是那个张经理,怪不得王处长说张经理不高兴,这确实差别太大了,没有一个游客向其他饭馆看一眼。这广告效应也太大了。
杜甫向大家拱拱手,怪不得杜甫要回答朋友问他为什么这么瘦,他说作诗太苦了。杜甫确实长得不潇洒,一脸皱纹、黑瘦黑瘦的,用作家的语言来描述,就是把人间疾苦都刻在了脸上。只要看到杜甫,韩秋生就明白杜甫写诗为什么不能向李白那样洋洋恣肆。李白韩秋生还没有见过,但韩秋生看了杜甫就明白了一件事,两个人都是名垂千古的大诗人,但李白写诗用的是才气,而杜甫写诗用的是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