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整个古墓在经过长达一个星期的挖掘,在清理了这个随葬坑之后,就已经把大部分工作都做完了。
这也是正常的,这毕竟还是一个普通人的葬墓,而不是皇室王孙那些颇具规格的大墓。
不过因为葛洪的身份特殊,所以出土的文物件数倒一点都不比那些王孙贵族的墓少,而且其价值比之一般的普通皇室的墓葬坑还要更具有收获。
至少,周世涛这些教授们就觉得很满意,也不枉他们这一次亲自出马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主持坐镇,光是那个鲛人的遗迹,就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唯一可惜的是,在他们将整个古墓所有的地方都进行了探查,包括那个暗室每一块砖每一条缝隙都仔细勘察过之后,也没能找到任何能够藏匿古尸的地方。
那个葛洪的尸体,始终都没能找到,这可是让周世涛等人感觉空落落的,总有一种虎头蛇尾没把工作做完的感觉。
毕竟这是古墓的挖掘,没找到墓主人的尸骨算是怎么一回事?
也有考古工作者大胆地猜测,会不会那个石棺里本来就没有尸体,其实就是一座空棺,用来迷惑众人的?
这种情况在考古界也是极为常见的情况,比如曹操还有秦始皇就弄出了假的衣冠冢来当幌子,以此来避免真墓葬被盗墓贼发现。
但这个猜测,直接就被周世涛等几个教授给推翻了。
一方面,如果这真是一个假的衣冠冢,那么葛洪完全没有必要弄那么多法阵来进行防范,用白不治的话来说,那些法阵要布置出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要耗费不少的修为,如果是个假的坟墓,没必要费这些功夫。
另一方面,从出土的随葬物品数目可以看出来,这个墓里面的东西绝对是葛洪毕生的财富了,这些东西已经可以称得上富可敌国。
光是那些青铜鼎里面的金银珠宝,就已经超出周世涛他们的预期了,这要是一个假墓,那真墓得存放多少东西?这不符合正常的逻辑,葛洪也没有这么牛的敛财本领。
周世涛的分析,也得到了验证,在清理完随葬坑,再去整理主墓室的石棺的时候,考古队在那个石棺里面除了清理出藤原青浦的尸骨之后,从那尸骨底下翻出了一个玉蝉。
那玉蝉一出,周世涛顿时脸上就露出了笑容,一旁的谢道远也是连连点头,道
“周老,看样子,您的推测是对的,这石棺里面原本可得是有尸骨的,应该是被人给转移了!”
外面的苏青青听到谢道远这话,忍不住好奇地问道“谢教授,这个玉蝉有什么讲究吗?为什么发现这个东西,就能推测这个石棺里面原来是有尸体的?”
谢道远没好气地对着那对讲机呛声
“让你平时好好看书你不看,又给我来丢人了是吧?这玉蝉是做什么用的,你晓得伐?”
苏青青被谢道远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训斥,也有些脸热,但好歹还算是想起了什么,点点头道
“玉蝉就是葬玉啊,取其清高,饮露不食,所以蝉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向来被视为纯洁、清高、通灵的象征。”
“自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所以玉蝉既是生人的配饰,在人时候,也会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复活。”
谢道远听完苏青青这番话,原本黑下来的脸色倒是好看了不少,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苏青青的言论
“你既然知道这些,就应该知道,这玉蝉应该是葛洪生前的配饰,死后肯定也是会含在死者的口中的东西。”
“如果葛洪的遗体没葬在这个石棺里,那这玉蝉就不可能会出现在这儿,这东西都是跟着死者的遗体走的,不会凭空落下。”
苏青青闻言顿时恍然大悟,古墓里原本还有些迷糊但是不好表明的考古队员们,在听到谢道远的这番解释后,也一个个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
但苏青青这家伙却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虽然她心底里已经认可了谢道远的话,却还是有些不确定地道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葛洪这个人能弄出法阵这种东西来,说明他本身就是一个狡猾的人,会不会他故弄玄虚,就是刻意留下个玉蝉来迷惑人呢?”
谢道远点了点头,也不恼,反而笑道
“这就要考校到另外一个知识点了,你看看这玉蝉,能看出什么不同来么?”
谢道远一边说,一边将那玉蝉拿到了那个肩抗摄影仪的工作人员面前,将那玉蝉对准了摄像头。
一枚不过寸许的玉蝉被镜头无限放大,外面苏青青和黄振龙等人都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玉蝉上面最细微的纹路。
不止是苏青青和黄振龙,古墓里面的众多工作人员也在盯着这个玉蝉仔细打量,随着谢道远一点点地转动那个玉蝉,所有人都将玉蝉的几个面看得一清二楚。
苏青青自然没有错过那玉蝉上面的异样,她下意识地“咦”了一声,有些意外地道
“等等……教授,刚刚那个是……玉沁?”
谢道远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笑,也不说话,但很明显已经是默认了。
这下苏青青没话说了,她已经明白了谢道远之前那番话的意思,有这样的铁证,的确是无从辩驳了。
所谓玉沁,是玉里面带有颜色的物质,种类有很多,一般情况下,黄色沁称土沁,白色为水沁,绿色为铜沁,紫红色为血沁,黑色为水银沁。
但谢道远手里拿的这枚玉蝉上面的玉沁,却是紫红色。
这种沁色,被称为血沁,是玉器随葬后,由亡故之人血液所沁而成,因而又被称为尸沁。
能够形成血沁,说明这枚玉蝉曾经是被放置是尸体体内,经过长时间的血液浸泡之后沁润形成的。
会造成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墓主人死亡下葬的时候,将玉蝉含在了口中,才会形成这样的沁色。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