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的周六,没有风,天气十分炎热。
宁城上空仿佛罩着一个密不透风的罩子,大清早就闷得喘不过气。
元和典当行正常营业,许东早早地来到店铺打开店门,打了一桶水,拿着抹布开始擦拭柜台桌椅,轻车熟路非常熟练,因为他这样做已经一周了。
他接手典当行以来每天都是如此,也是他目前主要工作之一,毕竟元和典当行人不多,整个店却要保持干净整治,不能没了形象。
许东的另外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学习!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元和典当行不复往日风采,相应的业务却丝毫不减。
许东仅仅懂得文物相关知识还不行,因为典当行不仅仅面对文物,还需要应对各种动产以及不动产的质押典当。这就涉及到相关的评估,以及资金的发放。按理说都应由相应的人员负责,许东只需要大致了解即可,可如今元和典当行没什么人,许东必须赶紧上手。
心知形势逼人,许东没有抱怨,没有耽搁,立马就跟着柳鹤熟悉典当行相关业务流程,间隙也跟着柳飞学习。这一段时间名义上许东负责经营元和典当行,实际上在一旁观察学习,负责经营的仍然是柳氏父子。
“小伙子,小伙子你现在能办理业务吗?”
进来了一个五十来岁的老人,伛偻着身子,紧紧抱着一个破旧的皮包,面容苍老像风干的橘子皮,步履匆匆,两眼充斥着掩饰不住的急色。
这样的人多半遇上了过不去的坎,需要应急。
救急如救火,半刻也耽搁不得,许东急忙放下手中抹布,扯出一张抽纸,擦干净手上的水,招呼道:“办理业务的还没来,大爷真着急的话,我可以先帮你办理。”
“好,好……”
老年人心中的大石落下,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地把皮包放在柜台上。
皮包也不知多久没有用过,积满了灰尘,登时刚擦干净的柜台又满是灰尘。
老年不人心有不安,急忙用袖子擦拭,许东拦住道:
“老人家不要紧,先办事,先办事。”
老年人这才双手颤抖地打开旧皮包,竟塞着一团团旧布,又扯出层层旧布,里面藏着一个,做工精致式样精美的漆盒。
许东瞳孔紧缩,如此用心珍藏,想必藏着不俗之物。
可老年人打开漆盒,取出里面的填充物,许东却有些迷茫。
竟是一块式样平平无奇的石头,扁平,一尺左右。似乎存放时间较久,有些发暗,无论如何,许东也难以将它与价值连城的宝物相联系。
老年人却非常珍视,捧在手心递到许东面前:“小伙子您看看这砚值多少钱?”
“砚?”
许东愕然,还真没见过如此粗陋的砚台。
印象中文房四宝追求极致的典雅别致,尤其一些极负盛名的文人墨客,会请当时极为出色的工匠精心打造。因此但凡流传下来的文房四宝,都价值连城。
许东接过,端祥了一阵,随后向凹槽倒了一些水。
水刚倒下去,立刻便向四周滑开,竟像浑圆的荷叶一样,一点也没有阻滞感,散得很快。如果换成真正的墨,恐怕发墨也极快。
“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此砚应是四大名砚之一的端砚。”
许东又按砚心。
砚心湛蓝墨绿,层层水气蒸腾久久不干。
“这是上佳端砚的标志!现在普通端砚也值几千,这一块品质极佳,而且应该时间不短,价值不可估量。”许东内心激动,刚开店铺就碰上了这么一件宝贝。
不过许东却没有表露出来,仍然平静地问道:
“老人家你这是从哪弄来的,怎么想着典当?”
“我祖上是诗书之家,也曾官居高位,到我这一代就只剩下这块砚。本想着留给后人继续传下去,可现在女儿重病,急需用钱,不得已才想卖了。”老年人红着眼睛。
“老人家,您是想卖,而不是典当?”
老年人用力点头。
看得出来真得非常需要钱,否则也不会说卖就卖,许东问道:
“既然如此,老人家您出个价。”
“十……十万行吗?”
老人家紧张地问。
元和典当行是他来的第五家了。
其他文玩店,或者典当质押的店,要么还没有开始营业,要么根本不愿意出这么高的价,都认为这砚太普通寻常。老人把最后的希望押在元和典当行,如果还是不行,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女儿做手术的日期马上就到,钱却还差了很多。
十万……一块砚,许东还真的有些不敢赌,毕竟柳鹤柳飞都不在。
只能鉴定一番,确定这块砚的真正时间。
取出手机,打开软件,绿光闪动,信息弹了出来。
物品:端砚
出产时间:初唐
品级:劣(做工粗陋)
宝气值:7
“初唐的砚……初唐文化名人太多了,最负盛名的四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如果能够与这四位相联系,做工再怎么粗陋,其价值也难想象。”许东内心又激荡了起来,“老人家,您贵姓?”
“免贵姓骆,祖上骆宾王。”
“……”
许东瞠目结舌。
如果不是已经知道这是初唐端砚,他一定会把老人家当骗子。
但许东很快又冷静下来,即使骆宾王真的使用过这块端砚也白激动,因为没有更多的证据,最多只能通过鉴定确定时间。想要更进一步的联系,就需要不断求证。
可不管怎么说,一块初唐端砚,仍旧价值不菲。
要知道砚流传下来的并不像其他文物那么多,尤其一千多年前的砚。
“老人家,我给您三十万,怎么样?”
“三……三……三十万?”
轮到老年人目瞪口呆。
之前的那些店,最多的才给一万。
这家店铺,不但没有还自己的价,还张口给三十万。
“老人家,您不愿意?”
“愿意,愿意。”
老年人连忙同意。
三十万,女儿的病有得救了。
(希望大家收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