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
作为袁绍麾下六谋士之一,辛评在城里自然也是有宅院的。随着袁绍回归邺城,审配、郭图等人都开始忙碌起来,辛评同样也不例外。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辛评这心里一直在为下落不明的本家兄弟辛毗牵肠挂肚。
辛评为兄,辛毗为弟,兄弟俩兄友弟恭感情深厚,从朝廷大军攻克成都的消息一传来,辛评的心就揪了起来,唯恐兄弟辛毗遇到了不测,已经不在人世。只是当时战事正急,辛评也不能为私事而耽误了正事。
按照辛评的想法,自己兄弟辛毗不是被俘就是被杀,亦或者隐匿了起来。不管是被俘还是被杀,辛评都有心理准备,但朝廷却迟迟没有宣布此事。若是没有落到朝廷的手里,那辛毗就是逃了,可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辛毗怎么还没回来,莫不是路上遭遇了不测,又或者死在了哪个犄角旮旯,无人知晓?
一天没有得到辛毗的下落,辛评就一天不能安心。只是眼下袁绍卧病在床,辛评也不好拿此事去打扰袁绍,只能派自己家中亲信偷偷前往益州打探,不管是死是活,好歹有个信呀。
可叫辛评没想到的是,家中的亲信离开邺城不过三天就回来了。辛评感觉此事蹊跷,连忙把人找来一问,才知道自己的兄弟辛毗此时已经回了邺城。
“怎么回事?既然回来了,为何不回家?”辛评皱眉问道。
“老爷,二老爷说他还有一点私事要处理……”亲信说到这忽然欲言又止,辛评见状说道:“有什么话就说,吞吞吐吐做什么?”
“老爷,小的在见到二老爷的时候,发现二老爷不是一个人,他好像受人控制了。”
“唔?你确定?”辛评心里一惊,连忙问道。
“小的确定,虽然没人看管二老爷,但二老爷每次的决定似乎都会先征求一下旁人的意见。”
“……你还记得见到我兄弟的地方吗?”
“小的记得。”
“好。”辛评点点头,刚准备吩咐管家去召集家丁,就见管家神色匆匆的跑了进来,凑到辛评的耳旁禀报道:“老爷,二老爷回来了。”
“回来了?没人发现?”
“没有,二老爷是从后门进来的。”
“就他一个人?”
“是。”
辛评沉默了片刻,吩咐管家道:“带他去书房见我。”
……
见到辛毗安然无恙,没有缺什么身上的零件,辛评不由暗送口气,打发管家出去准备酒菜,辛评则询问辛毗道:“二弟,你怎么这时候才回来?”
“兄长,等酒菜来了,小弟再慢慢跟兄长细说这段时间小弟的遭遇。”辛评见辛毗这样说,心里不由咯噔一下,下意识的就预感到自己这个兄弟一会要讲的故事肯定很精彩。
等管家送来了酒菜,辛毗叮嘱管家不许让人过来打扰后,辛评替辛毗倒上酒,“二弟,此时这里就剩下你我,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吧。”
“兄长,你猜我这段时间在哪?”
“我上哪猜去?”辛评瞪眼道。
“小弟奉命前往益州说服刘璋出兵,可没想到刘璋是如此的不济事,朝廷大军到处,各地守军几乎是望风而降,害的小弟连逃出益州的时间都没有就被汉安军给俘虏了。”
“果然是被朝廷给俘虏了。”辛评心中暗道。不过辛评并没有开口,只是静静的看着辛毗,既然兄弟此时能回来,要么就是他逃出来了,要么就是他被人放回来的。而从目前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高。
“小弟被俘以后不久就被押送去了长安,圣上见到我后倒也没难为我,只是将我软禁了起来,打算等击败了袁绍以后再处置我。小弟本以为袁绍手握雄兵,朝廷未见得是对手,却不想袁绍实在是叫人失望,空有强大兵力,却叫朝廷打的连吃败仗。兄长,实不相瞒,沮授那厮已经投降了。”
“什么?……那你呢?”辛评先是一惊,不过随即盯着辛毗问道。从方才辛毗不称呼袁绍为主公而是直呼其名,辛评就意识到自己这兄弟十有八九是投敌了,那他来见自己的目的,恐怕就是说服自己与他一道投敌。
“……兄长果然厉害,已经猜到了?”
“我要亲耳听到你亲口说。”辛评神情严肃的看着辛毗说道。
“……兄长,的确如你所想,小弟归顺了朝廷。不过兄长,如今这天下还是大汉的天下,小弟归顺朝廷,只能说是改邪归正,可说不上是背主求荣。”
“二弟,主公待我兄弟不薄……”
“兄长,这种蒙外人的话你就不用跟我说了吧?你若真是忠心袁绍,何以暗中支持袁谭?要知道袁绍属意的可是袁尚。而且兄长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咱们辛家的未来考虑考虑吧?”
“此话怎讲?”辛评皱眉问道。
“袁家诸子内讧,河北大好基业迟早被他人所占。兄长,你可别说你没看出袁家的隐患。”
辛毗的话一下子就勾起了辛评心里的担忧。袁绍如今虽然未死,但自回到邺城以后便一病不起,邺城周边的名医请了不知多少,可他的身体却始终不见好转。袁绍这一病倒,原本各占一州的袁家诸子便开始不安分了。辛评支持的是袁谭,而袁谭在青州这段时间就一直在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名义上是在为日后的南下做准备,可实际上是用来对付曹操还是用来跟袁尚抢位置,只有袁谭心里明白。
而袁谭如此,袁熙、袁尚外加一个高干同样也是如此。高干由于并州贫乏,就是想扩充实力也没那个本钱,所以他倒是早早就站在了袁尚那一边。而幽州的袁熙,打着防备北方边患的名义,这段时间可也没消停,而且更让人担心的是,田丰那头老倔驴最近跟袁熙走得很近。
至于被袁绍视为继承人的袁尚这段时间就更不消停了,袁绍一病倒,袁尚就跳了出来,仗着袁绍的宠爱,俨然已经是将自己当成了河北霸主。对自己和郭图这样之前不支持他的老臣横挑鼻子竖挑眼。辛评可以肯定,一旦袁绍咽气,袁尚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自己和郭图。
坐以待毙向来不是辛评的习惯,可按照目前的情况来分析,袁谭未必是袁尚的对手,想要战胜袁尚,唯有借助外力,可这外力不是好借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狼入室。辛评这段时间除了担心辛毗的下落,就是在为自家的将来头疼。
“即便袁家诸子不争气,但主公待你我不薄……”
“哎呦~我的好兄长,袁绍带我等不薄,那是因为我等对他有用处,可你也不能因为这个就把辛家老小用来给他袁绍陪葬吧?”
“此事关系重大,容我好生考虑考虑。”辛评沉默了片刻,才答复辛毗道。
辛毗早就料到兄长不可能痛快的答应自己,能这么回答自己已经说明他心动了,辛毗倒也不催,点头说道:“兄长需要时间考虑自然没问题,不过小弟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望兄长莫要干扰。”
“……你要做什么?”辛评警惕的看着辛毗问道。
“放心吧兄长,小弟这次回来除了你那个亲信还有咱们家的管家知道外,就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你把话说清楚,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兄长莫问了,日后自见分晓。对了兄长,不久之后邺城必生内乱,你若是不想家人受累,最好尽早让其离开。”
“……你打算如何让家小离开?”
“老家祖母过世,回家奔丧这个理由如何?”
辛评:“……”
百善孝为先,辛评老家的祖母过世,辛评让家小回乡祭拜也在情理之中,即便袁尚不待见辛评,也不好阻止此事,反正辛评本人没有离开邺城,他的家小走了就走了,迟早还会回来。
等到自己家和兄弟家的家眷离开了邺城,偌大的辛家就只剩下辛评、辛毗这对兄弟外加一些家中仆从,至于之前见到辛毗的那个亲信,也被辛评打发回了老家。而叫辛评感到不解的是,辛毗在见了自己一面后便没了人影,自己想找也不知道上哪找,不过好赖算是知道辛毗安然无恙,心里也就算是踏实了一些。
辛评不知道辛毗回邺城想做什么,不过他相信自己这个兄弟不会害自己,便也没往心里去,转而开始考虑自己该如何选择。是继续坚持支持大公子袁谭,还是学习兄弟辛毗一起归顺朝廷。
……
辛毗悄悄返回邺城,那自然是有史阿等人的功劳,借着在各地做生意,天眼的触角也发展至大汉各地。想要将一个人神不知鬼不觉的送到某地,对天眼来讲并不算难事。这次辛毗能够顺利回到邺城,就是随着商队一起行动,谁会相信一个商队的账房先生竟然会是辛家的二老爷。
刘协放辛毗回河北,目的并不单单只是通过辛毗说降其兄辛评,辛家兄弟虽然才能不错,但此时的刘协拥有太学,又有郑玄、孔融、蔡邕、卢植等大儒负责教学,对可以帮助刘协治理地方的官员,刘协并不是很缺。
之所以招揽辛家兄弟,与其说是刘协看上了这兄弟俩的才能,倒不如说是刘协打算将辛家兄弟作为搅乱河北的搅屎棍。袁绍重病的消息对刘协来说有些意外,虽然不知道袁绍为何回病重,但这对刘协来说是好事。而随着袁绍病重,河北下一任霸主的争夺也就会变得更加激烈。
袁谭、袁尚是明面上的,而袁熙,打死刘协都不相信这拥有幽州一地,雄兵十万的袁老二就愿意对自己的兄弟俯首称臣。
河北一旦陷入内斗,那自然就顾不上来找自己麻烦了。趁着这个机会,刘协打算好好清理一下自家的后院,然后再集中人马去找曹操算账。思前想后,占据中原的曹操始终是刘协的心腹之患。
袁家诸子内讧的时候,曹操肯定会不甘寂寞的插上一手,而按照历史上所说,是袁谭为了对付袁尚引狼入室,邀曹操过黄河与自己同击袁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河北袁氏会败亡的如此迅速,袁谭功不可没。
刘协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没工夫去搭理曹操,黄忠的汉安军要守卫益州,徐晃的解烦军要防备匈奴,朝廷的东面有潼关,即便曹操派兵前来,有郝昭坐镇,相信曹操也进不了关中。
游奕军以及与吕布交接后张任奉命组建的踏白军将会成为此次对西羌一战的主力。至于刘协所亲率的天子亲军,除赵云、庞德、马超、太史慈四人各率本部人马参战外,其余人马皆留守大营。没办法、甘宁在先前的潼关保卫战中受了不轻的伤,必须要静养,而典韦则被刘协拨给了郝昭,免得这个铁壁将军操劳过度。
兵贵精而不在多,这是刘协一直坚持的。要是刘协真发起狠来招兵,那朝廷征兵百万也不是不可能。可那样一来,势必会影响到朝廷的发展,这在刘协看来得不偿失。
眼下朝廷的正规编制,汉安、解烦、游奕、乞活四军的人数已经从起初的五千人逐渐增加到了现在的两万,再加上新建的踏白,还有天子刘协亲掌的亲军,朝廷如今拥有职业军人达到十五万。
除此之外,朝廷的兵力还分散在了各郡县当中。大郡三千,小县五百,之前黄忠可以率领汉安军拿下益州,就是多亏了这种藏兵于民的法子。汉安的正规军就只有两万,而当爆发战事,周边郡县的郡兵就会集结听从黄忠的调遣。而在战事结束以后,参战的郡兵就会带着各自的封赏回家,等待下一次的朝廷征召。
这样做一来节省了朝廷的开支,二来则可以藏兵于民,维持地方的治安。有了这些郡兵,郡县附近就不会轻易出现占山为王的人。而朝廷正规军的补充,也是从这些郡兵当中选拔,大量的郡兵,保证了朝廷的兵源,只需要简单的训练一段时间,那就可以上阵杀敌。
在刘协的指示下,朝廷正在为针对西羌一战坐着准备。随着朝廷的日益发展,位于朝廷西北的西羌也被朝廷重视,如芒在背,不拔掉这根刺,朝廷想要东进收复山河,始终觉得有些掣肘。至于西羌王彻里吉如何想,那不是朝廷需要考虑的。而且从最新收到的情报来看,彻里吉很明显是没有吸取上次的教训,韩遂之乱被平定以后,逃回西羌的彻里吉的确是安分了一些时日,可这家伙好了伤疤忘了疼,在发现朝廷没有找他麻烦以后,那颗作死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
为了在将来对付朝廷能有胜算,彻里吉采纳了丞相雅丹的建议,收集西羌铁石打造战车,美其名曰铁车阵。
刘协虽然没见识过铁车阵的厉害,但彻里吉以及雅丹会这么有信心,相信这铁车阵必有可取之处。为了避免叫彻里吉抢先发难,刘协决定先发制人,管你什么铁车阵银车阵,到了老子这里全都得歇菜。
……
柴桑
作为江东对付荆州的前沿,柴桑自然屯有重兵。不过此时坐镇柴桑的,既不是小霸王孙策,也不是大都督周瑜,而是之前被朝廷放回来的孙家二子孙权孙仲谋。
此时的孙权挺郁闷的,回到江东不久,孙权就感觉到自己此时的处境有些尴尬。当初朝廷将自己作为人质从兄长身边要走,兄长还很是不舍,但现在好不容易朝廷放自己回来了,孙权却发现自己的兄长似乎不太愿意让自己回来。
孙权不明白是为什么,虽然兄长在待遇上并不亏待自己,但孙权却再也找不到当初兄弟齐心时的感觉,孙权总有那么一丝丝的感觉,觉得自己的兄长似乎是在防备着自己。这次能够坐镇柴桑,还是孙权请出了母亲为他说情,要不然这个柴桑郡守落不到自己头上。
“兄长这是怎么了?”孙权扪心自问,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惹得兄长对自己不喜。
“大人,夜深了,该回去歇息了。”有亲随上前提醒孙权道。
“……嗯。”孙权应了一声,迈步走下了城头。不想在路过城门洞的时候,就听有人正在小声议论,“六子,听说你二叔在你三叔死的时候干了些不地道的事?”
“可不是嘛,我三叔有儿子,虽说小了点,可那也是我三叔正儿八经的儿子,我三叔的积蓄自然应该让我那个小兄弟继承。可你们不知道那个不要脸的怎么跟人解释的。”被称作六子的听到这话顿时有些忿忿不平道。
守夜无聊,说会闲话打发时间再正常不过,众人听六子这么说,立马就有好事的追问:“怎么解释的?”
“他竟然说什么孩子小,他先代为保管,等孩子长大了再还给孩子。你们说说,这鬼话你们信吗?”
“嘿,还真是不要脸,那最后怎么样了?”
“最后?最后官老爷命人打了他四十大板,他就乖乖把钱拿出来了。”
……
孙权本来就是无意中听到,听个新鲜,但等回去的路上一琢磨,心里不由也犯了嘀咕,自己兄长暗中防备自己,不会是因为担心自己跟孙绍那个小侄儿抢夺江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