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不是汉献帝 > 第二百五十二章 都想做渔翁

第二百五十二章 都想做渔翁(1 / 1)

<>“回去告诉你爹,大汉不是除了他就没人能打仗了。羯人我交给了他,这时候就不要给我三心二意。”刘协正在大发雷霆,冲着跪在面前不敢抬头的张虎、徐盖怒吼。

袁熙以清君侧为名发兵攻打兖、并、青三州,消息一传到草原,正与羯人对峙弹汉山的张辽、徐晃等人立马出现了意见分歧。吕布、高顺、张绣、曹性等人主张速战速决,不等马超、庞德率军赶来汇合,直接与羯人展开决战,哪怕损失重大,也要尽快结束这场草原之战。

但身为主将的张辽、徐晃却不赞同,作为一军统帅,张辽、徐晃的眼光要比吕布、高顺等人更加长远一些。而且以他们对当今天子的了解,这时候为了回军而更改原定计划,事后未见得就能得到天子的嘉奖。既然天子未派人来召回大军,那就说明此时朝廷还有余力应付袁熙的来犯。

不过为了说服吕布等人,张辽派出儿子张虎返回中原,向天子刘协递呈有意回军的奏折,结果不出所料,刘协果然大怒,当众斥责了张虎。面对发怒的刘协,张虎不敢有丝毫辩解,低头挨训,等到刘协火发的差不多了,随军而行的贾诩这才开口劝道:“圣上,这回军的想法恐怕也非张辽、徐晃二位将军所愿,可能也是为了安抚军中众将人心所为。”

“唔?……是这样吗?”刘协闻言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问张虎道。

张虎不敢隐瞒,连忙道:“回圣上,自得知河北发兵以后,军中确有人提议尽早结束与羯人之战好班师回朝。我父与徐叔父认为朝廷既不派人召回,那必是朝廷尚有余力,不会影响到大军对羯人的计划,故此否定了众将的意见。但为了避免有人心存不服,这才命我二人前来。”

“……那你不早说,挨这顿骂多不值啊?起来说话。”

“末将遵命。”张虎闻言起身。

刘协看了看眼前这大小伙子,想了想后问道:“都有哪些人提议尽早结束与羯人之战?”

“呃……有吕将军、高将军、张将军、曹将军……”张虎不敢隐瞒,便将自己所知的人一一告诉了刘协。刘协听后眉头微皱,难怪张辽会派儿子来找自己,除了他们二人外,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应该提前决战然后回师。

“张虎、你上前来。”刘协沉吟片刻,对张虎道。

张虎闻言上前,就见刘协取下佩剑,递给张虎道:“将此剑交予你父,一会我再写封书信你一并带回。告诉你父,与羯人一战由他节制众将,凭此佩剑,他可先斩后奏,以后凡与羯人战事有关之事,他可一言而决,不必有所顾虑。”

“末将代我父谢圣上信任,我父子愿为圣上肝脑涂地。”张虎有些激动的接过天子佩剑,大声说道。

“好,我信你父子皆为忠肝义胆之辈,告诉你父,河北袁熙不过跳梁小丑,奈何不了朝廷,纵是再加上刘备跟孙权,也同样不是朝廷的对手,让他打好与羯人一战,其他的事情不需要他操心。”

“是,末将一定将圣上的话带到。若是圣上没有别的吩咐,末将这就启程返回弹汉山。”张虎大声应道。

“嗯,军情紧急,你就辛苦一点吧,待我写完书信你就出发。”

“是,末将告退。”

……

一个成功的领导,并不需要十全十美,只要懂得知人善用,那便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对于张辽的为人,刘协是信得过的,而且眼下朝廷日渐强盛,张辽不可能三心二意,不管从哪方面来考虑。

刘协给予了张辽最大的支持,四路大军攻入草原,互不统属,只是协作,但刘协这时给了张辽节制诸军的权力,就意味着此番朝廷征讨羯人的主帅定了下来,有了刘协的背后支持,张辽在发号施令的时候就可以更加理直气壮。

刘协打造的这支汉军向来要求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你可以反对上官的命令,但在执行的时候却必须一丝不苟的去执行。只要张辽不同意回军,吕布、高顺等人就只能老实待在弹汉山等候最佳时机的出现,一兵一卒都不能轻易动弹。否则就是被张辽斩了,那也是白死。

张虎带着天子的佩剑以及亲笔所书的书信匆匆赶回弹汉山,刘协这边则与贾诩继续商讨破袁之策。

眼下刘协手头的兵力还是有些吃紧,投入草原四十万人,几乎便抽空了朝廷的可用之兵,防备刘备、孙权的兵马不能轻动,刘协手头的兵马除了数万天子亲军外,剩下的多是自各郡临时征调的郡兵,这些人平时虽也参与军事训练,但终归比不上朝廷的正规军,所以面对袁熙麾下的三十万河北军,刘协还是采取了以守为主的应对策略。

而在谋臣武将方面,刘协身边除了贾诩这个老臣撑场面外,其余人多是年轻一辈,像徐庶、庞统、法正、郭嘉这类一流谋主都被刘协分配给了进入草原的四将,留给刘协的也就只有关平、曹彰、曹冲、邓艾等人。

好在与刘协对峙的袁熙如今手下也人才不足,文有田丰、陈宫,武有高览、朱灵,余者不足为虑。双方交兵数回,互有胜负,但相比起袁熙,刘协要更加从容一些。他不是无兵可用,只是一时“周转不灵”,只要草原之战一结束,那就是袁熙的末日。四十万汉军会自草原杀入河北,直接抄了袁熙的老窝。

而袁熙就不行了,他如今是骑虎难下,退是无路可退,唯有进,只有在草原汉军未返回之前击败刘协,方有为河北争取一线生机的可能。可问题是想要击败刘协并不容易,别看刘协麾下如今无有成名的大将,但一个曹彰,就足以抵住自己麾下的三大将之一高览,而刘协麾下的关平、张燕、李通等人也都是沙场悍将,凭借这些人足以抵消袁军的人数优势。

以正合,以奇胜。袁熙想要在最短时间内击败刘协所率的朝廷人马,唯有出奇谋,但奇谋又哪里是那么容易施行的。刘协身边的贾诩足智多谋,而刘协本身也不是个莽撞之辈,面对袁熙故意露出的破绽,刘协视而不见,可时间拖得越久,对河北越是不利。

在仅凭自己无法打破当前僵局的情况下,袁熙将主意打到了“盟友”孙权、刘备的身上。浑水好摸鱼,眼下这水有点太清,不好摸鱼,所以袁熙希望可以说动孙权、刘备,把这潭水给搅浑,方便自己乱中取利。

因为有朝廷这个天然的敌人,河北、江东、荆南也就成了天然的盟友,可三家并不是一条心,都各有各的盘算。无论是孙权还是刘备,都不会做那为他人做嫁衣的冤大头。

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主!

早在河北出兵与朝廷对上之前,孙权与刘备便默契的停止了对南海郡的争夺,说是防备朝廷坐收渔翁之利,但实际上两家都在等待袁熙派人给他们开出出兵的价码。只是袁熙有些不懂事,直到出兵都不晓得来联络他们一下。现在袁熙倒是派人来联络商谈出兵一事了,可好不容易等到痛宰河北的机会,孙权跟刘备又怎么会轻易放过。

南舟北马,割据江东的孙权与荆南的刘备都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而袁熙占据河北,手中就掌握着可以令江东、荆南强大起来的战马资源。在曹操还没归顺朝廷之前,江东或是荆南想要得到战马还能有些门路,但随着朝廷切断了南北的联系,尤其是孙策周瑜奉命建立朝廷第一支海军以后,江东与荆南除了通过走私获得一些战马外,别无他途。朝廷倒是卖马,但所卖的大多是驽马,拉货拉人还凑活,但用来充做战马就不合格了。

孙权与刘备很想组建一支骑兵用以对抗日后朝廷的南下,可骑士好找,战马难寻,就凭几千骑兵,如何与朝廷动辄上万的骑兵对抗,那跟送人头有什么区别?所以当袁熙的使者辛评来到江东要求孙权履行“盟约”的时候,孙权的要求只有一个,战马。

辛评很清楚一个骑兵的战力要远比一个步兵所能发挥的要高,而且孙权实在是狮子大张口,开口就是两万,虽说是战后再给,可这也要的太多了点吧。河北目前虽然不缺马,战后也的确可以一口气拿出两万匹,但这战马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哪能那样败。

讨价还价成了辛评接下来一段时间主要在做的事情,两万不可能,顶多五千,多一匹也不行。孙权见辛评口咬得很死,但他也不想要妥协,眼下是袁熙有求于他,他怎能放过这个痛宰的机会,而且江东与河北不过是因为有着共同的敌人才走到一起,一旦将来朝廷有一日对江东不构成威胁了,那江东与河北就会由盟友变成仇敌,到那时候就更别想从河北得到大批的战马。

事情就这样僵持了下来,辛评不肯松口,把价咬死了,而孙权有恃无恐,也就跟辛评拼起了耐心,双方就这样耗了起来,看谁耗得过谁。

而与辛评同样担任使者前往荆南面见刘备的辛毗,此时的情况要比辛评那里好上许多。刘备倒是比孙权好说话,也没那么贪心,可能是受了诸葛亮的指点,对于辛毗要求履行盟约一事满口答应,而在索要战马作为出兵条件的问题上,刘备告诉辛毗,河北给江东多少,就要给自己多少。这样一来,辛评与孙权的谈判也就成了江东与荆南何时出兵的关键。

收到了辛毗命人送来的书信以后,辛评忍不住在心里破口大骂刘大耳的奸诈,可眼下有求于人,也不是找刘备算账的时候,只得耐下性子继续与孙权周旋。到最后终于是谈妥了,河北付出了一万四千匹战马作为孙权、刘备出兵的酬劳,当然这是在打通了河北与南方的通路以后才会给付,否则就算袁熙肯给,孙权跟刘备也找不到路来收。

三家再次发誓要与朝廷抗争到底,继袁熙出兵以后,孙权、刘备也相继出兵,威胁朝廷荆、豫二州防线。不过刘协有先见之明,在出兵应对袁熙之前已经与陆逊、张任、甘宁、太史慈、司马懿、赵云等南线主要将领提前打过招呼,要求他们提高警惕,结果孙权与刘备的出兵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朝廷早有防备,无论是江东军还是荆南军,在面对朝廷水陆二军的时候,不仅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反倒吃了点亏。

不过没吃多少亏的孙权跟刘备倒是对外大肆宣扬,说自己损失惨重,同时又保证绝不会善罢甘休,还要整军再战。得亏这时辛评、辛毗已经相继返回北方,否则能气得冲到孙权、刘备这两个无耻之人的面前吐他二人一脸口水。

但凡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孙权与刘备都在打着保存实力坐看河北被朝廷削弱的主意,对外宣称损失惨重,那自然也就无力再发动对朝廷的攻势,不能分担袁熙的压力,还让袁熙找不到话茬来指责他们。

“我从未见过如此无耻之人!”袁熙在自家的营帐内破口大骂。都不是傻子,孙权跟刘备在打什么主意,他就算没想到,身边的田丰、陈宫也能想到。无非是盼着朝廷跟自己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没精力再去找他们的麻烦。所不同的只不过是袁熙是盼着朝廷跟羯人拼,而孙权、刘备则是盼着朝廷跟袁熙拼。

摊上这两个损队友,袁熙也是命不好,但再骂街也只是气自己,唯一庆幸的就是许诺的战马还没给。至于战后会不会兑现承诺,姥姥!傻子才给!

知道指望不上孙权跟刘备的袁熙索性不再心存幻想,既然队友靠不住,那就唯有依靠自己了。放下幻想的袁熙亲自领军出战,得知消息的刘协不甘示弱,也亲自上阵,与袁熙来了一场“王对王”。

袁熙资质一般。因为是庶出,其父袁绍并未专门为他聘请什么名师授艺培养,所以他的能力一般,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脾气好。他能成为河北之主,归结成两个字就是命好。因为清楚自己在袁家的身份,袁熙从未想过与自己的两个兄弟争,即便是在与人争执时也是处处退让,而这就让人感受到了袁熙的“大度”,也正是因为这份容人之量,才让田丰愿意辅佐他。

而与袁熙相比,刘协虽也大度,但同时更有原则。无伤大雅的事情让让无妨,但若是事关重大,那刘协是寸步不让的。

袁熙武艺只能算是二流,而刘协虽曾得童渊、王越等高手指点,不过他习武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的习武年龄,再加上“公务”繁忙,所以他的武艺自然不能跟赵云、史阿那些超一流高手相提并论。赵云的高手表现在战场上,而史阿的高手则表现在战场以外。赵云是武将,而史阿则是刺客,二者不可相提并论。

刘协的武艺,可以吊打郭嘉,脚踹法正,但要是对上此时在刘协身边的曹彰或者关平,那被吊打的就是刘协了。

一句话来概括,刘协跟袁熙的功夫水平属于半斤八两,谁胜谁负都有可能,就看比试那天谁的运气更好一些。所以有自知之明的刘协没打算上阵跟袁熙一起“丢人现眼”,他亲自上阵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打击袁军的士气,要论嘴皮子功夫,三个袁熙绑一块都不是刘协一个的对手。

但很明显,袁熙也清楚自己说不过刘协,所以在他看到刘协亲自露面以后压根就不打算跟刘协搞什么阵前对话,直接开打。要不然说啥?先不提说什么内容,单是见面以后行不行礼就是个麻烦。

行礼,以下犯上,死罪也。不行礼。目无君上,还是死罪也。袁熙发兵的借口是清君侧,意思就是说天子身边有坏人,我们要保护天子消灭坏人。可这也就意味着,天子不是昏君,身为臣子的袁熙不能无礼。

自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三纲五常以后,大汉百姓便将这君为臣纲视为“天条”,轻易不敢冒犯。而刘协此时出现在两军阵前,袁熙说是错,不说也是错,只不过说与不说的后果有大有小。

两害相权取其轻,袁熙这时候甚至有些后悔不该听田丰的以清君侧为出兵的借口,还不如就说皇帝无道,要另立新君,那样能省很多事。至于找谁来做新君,这个问题并不难,张王李赵遍地刘,老刘家做了四百多年的皇帝,那亲戚可说是遍天下,反正只是找个傀儡,又不是真的打算另立新君,找个姓刘的有什么难的。至于天下人认不认,老子手里有兵,我认就行。

战斗毫无悬念的打响了,汉军与袁军厮杀在一块,只不过今日的战斗与前几次不同,曹彰在阵中几出几入,也没碰到自己前几日的对手袁军大将高览。

<>

最新小说: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八零好福妻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谍海偷天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九零福运小俏媳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