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我们脚下的这条小路,只不过就是一条寻常的山路而已。铺在小路上的石板上面,到处长满了苔藓,使得那上面滑腻腻的,走起来还要格外小心。
石板也有很多地方破碎了,看起来极不完整。
说起来,这样的小路,可能连我们平时逛公园时候走的石板小路都不如。更谈不上什么通天之径了。
可是三叔说,魂走过的路,一定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
也许,这条不起眼的小路就是那通天之径的原型吧。
我们这些人踩着那条小路,曲曲折折向那馒头山的山顶走去。
海狼再一次敏锐地发现了那小路上留下的印迹,提醒我们:“小心,这地方有人刚刚走过。”
的确,那小路上石板上有些苔藓,明显有被踩过的痕迹。不过人数不会太多,最多也不超过十个人。
我想到赫连旗他们带的那些武士,基本上已经被噬心毒蛾给杀死了。剩下的,应该就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几个核心人员了。
现在我们的人数要比他们还多,而且论起实力来,恐怕也不至于比他们低。所以我们的胆气也明显足了很多。
风水轮流转,此消彼长之后,我们势必将成为竞争中的主导。
只是一直走到现在,那个所谓的宝藏在何处,又到底是些什么东西,这些问题依然蒙着那层神秘的面纱。
不过随着我们距离目标越来越近,相信这个问题很快就将有答案了。
开始向上走的时候,铁柱一马当先,兴致勃勃,不停地吠叫。
但是在走到中途的时候,铁柱的气势突然有些落下来了。它不再发出叫声,虽然依然在向上跑,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
这让我心里一动,铁柱的感官敏锐,它一定是感知到了什么。
我上前拍了拍铁柱的脑袋,努力安抚住了它。
马谡曾经跟我说过,不管铁柱以后发展成什么样,不管它有多厉害,它都需要主人随时的安抚,你要让它知道,这里不是它自己在战斗,主人就是它坚强的后盾。
果然,在我的安抚下,铁柱摇了摇尾巴,再次神气活现起来。
事实证明铁柱感官的敏锐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在又往上行进了一段距离之后,我才感受到了从上面传下来的一股压迫感。
这种感觉我不止一次地遇到过。每次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后来都会有所发现。不是遇到了至阴至邪的东西,就是附近有阴气很重的地方。
至少有几次,我们为此还险些遇险丢掉性命。
那么这次,我感觉只比之前的情况严重,不会比以前轻松。
好在这次我们的队伍足够强大,人数也足够多,现在又是在白天,所以我们并没有因此放缓脚步,反而加快了速度向前面赶去。
我们脚下的地方,除了这条向上的石阶,其他地方都长满了杂草,杂乱无章,就是野草。可以想见,这个地方平时是没有人来清理的。
如果这条路真的是我们曾经走过的似梦似幻的通天之径的话,那这环境的反差也真是太大了。这哪里算得上是通往天宫的路啊,这里的萧条程度,如果是在夜晚的话,说是去往地府的路,都会有人相信。
尽管我们在提防着赫连旗他们,但是一路走来,我们除了发现他们行进留下的一点踪迹,也并没有看到他们队伍中的任何一个人。
这使得我也在疑惑,他们现在到底在哪。
尽管通往山顶的这条石径小路曲曲折折,但是总有走到头的时候。
这山本就不高,很快,我们就攀登上了这座馒头山的山顶。
如果用坟来形容这座馒头山的话,那我们就是登上了这座坟墓的坟头了。
站在上面,我往山下看去,结果一眼就看到了我们之前看到的那座烧骨塔。
那座黑塔在阳光下更加明显,矗立在那里就好像是一座墓碑,和这座坟头山刚好是凑在了一起。
这是有意而为,还是无心之举?那么弄成这种配置的人,用意何在?
我带着种种疑问,站在山顶朝着前面看去。
我们在山下的时候,曾经看到了一座石板搭成的棚子。原本以为它很小,但是等我们爬上来才发现,这座石棚的规模竟然很大。
它几乎占据了整个山顶,只留出前面面积也不算太大的一小块平地。
之所以说它是石棚,而不是石宫石房之类的,是因为这座建筑看起来极为简陋,只有四周立起来的石板,支撑着上面一块硕大的石板。中间没看到其他任何的材质和结构。
这样一座石棚,只是简单的搭建,看着并不牢固,这山顶的风也不小,不知道已经支撑多少年了,居然还是屹立不倒。
石棚的内外,没有任何的动静。我们所感受到的那股阴冷而且很沉重的气息,就是从这石棚里面传出来的。
到了近前,铁柱表现得出奇地老实,并没有对着石棚吠叫。这也有点一反常态。它越是这个表现,我心里就越是没底。
我们面对石棚的方向,并没有看到门窗。
于是我们绕着那石棚走了半圈,在东南方向,看到了一个口子。旁边一块石板倒在地上。
地上的草,被那石板压得东倒西歪,有的露出半截。
这次我也跟着海狼学会了观察,这说明这块石板被推倒的时间不会太长,也许就是先我们一步的赫连旗那伙人干的。
虽然阳光已经照上了这片山头,但是由于那石棚上面的棚子面积太大,就像是戴着一顶大草帽,将那石棚的里面遮挡得严严实实,一点光都透不进去。
所以从那洞开的口子看进去,依然是黑漆漆的,看不到任何的景物。
三叔看着那打开的石棚缺口,自言自语道:“东南方属巽位,一般为生门,看来他们是有意识地在这里开门进入的。”
“管它什么位。”海狼举着一把枪,说道:“要不这样?我先进去看看。你们在外面等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