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消闲扳甘蔗
制种田后期没有太多的农活,但每天还是得下地的,那怕就是在田里拔拔草,除除杂稻,或是在田埂上转转,也算是在出工,至于干不干活是另外一回事。
季副局长看见大家都无所事事地呆在宿舍里就不高兴:“不能到田里去看看吗?”
看看就看看吧,育种队员就三三两两地在田头转悠,反正二百亩制种田呢,又分在几个生产队的不同地方,二三十个人散开之后,田里也看不见什么人。更多的时间,他们是坐在树阴下乘凉,或是在甘蔗地田边歇着。
育种队所在地塘丰生产大队,是沿海水稻地向岛内山区旱地过渡地带,水稻田与旱作地插花严重,有些地方真正是犬牙交错。坐在甘蔗地边上乘凉看风景,也是一种享受。当然,还可以心无顾虑地吃甘蔗哩。
这一带的旱地,除了少量的地瓜和蔬菜地,绝大部分是连片种植的甘蔗地。起初,他们吃甘蔗还是偷偷摸摸的,后来,情况熟悉了,胆子也就渐渐壮了起来,学会了如何分辨又粗又甜,吃起来又容易的甘蔗。
他们现在吃甘蔗,不像刚来时的那样总在靠近田边的地方扳,都是跑到最里面去找,专门找那些杆儿粗,节巴稍长的扳,也用不着砍刀,看准了的,拿脚尖抵着基部靠近地面的第二节处,用力猛地那么一扳,就齐刷刷地断裂开来,照这样的方法除去末梢后,便可以坐到田埂上慢慢悠悠地品尝享受了。
三四月的海南岛犹如初夏,海风送爽,又不用干活,也不用花钱,随手可取,就可以吃上世界上最甜、味道最美的甘蔗,就是神仙过的日子又能怎么样呢?
当然,马林西他们也有些犯愁的时候。虽说扳甘蔗用不着砍刀,让当地人撞见了有小偷小摸之嫌。可越是味道甘甜的上等甘蔗,吃起来就越困难,太硬,牙齿实在对付不了。常常弄得唾液直滴,就是咬不动。好不容易吃一根甘蔗,牙能酸痛好半天。
得另外想想办法啊。
最先的发明是用石块敲,将甘蔗最粗的那头砸裂开来。可有些时候,寻找一块稍大的石块,也是挺麻烦的事儿,毕竟都是耕种了不知多少年的熟地,石块早被人们耕作时捡光了,又不便从村子里专门找个石块带在身边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们终于找到了绝好的办法。在育种田范围内,有将近两公里长的铁路线,其中两块与制种稻和甘蔗地相连的地块就在铁路的路基下面。于是,坚硬的铁轨就成了吃甘蔗的最好工具,再坚硬的甘蔗,只需在铁轨上使劲一敲,立马就会裂成几瓣,吃起来就没有了任何困难,方便得很了。
常常的情形是,七八个人一字排开,面对横贯东西的铁轨,背倚取之不尽,吃之不完的甘蔗地,悠闲地尽享人间四月天。
好景不常在。甘蔗也有季节性。
一旦收获的时候,成片的甘蔗一天天地被割去,仅留下一垅一垅的茬儿。令他们很遗憾。
还好,这种遗憾很快被新的发现弥补了。
在育种队的附近去半坡公社的途中,建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利国糖厂,也就是他们刚来不久曾经参观的那座,它的生产原料,就是这一带的甘蔗。据这几天的仔细观察发现,山里面的许多甘蔗,也是从河东育种队门口的大路上运往利国糖厂的。
这让马林西他们又一次感到兴奋。
田里的甘蔗没有了,可公路上运输甘蔗的大卡车却是络绎不绝,每天都有好几辆从村口他们的眼皮底下经过。
利国糖厂位于育种队驻地的西南方向,村东的一条南北大道,就是从山里往糖厂的必经之地。
这条大道,两边长有成排的参天松柏,远看像是一道绿色屏障。但它的路况却非常地糟糕,坑坑洼洼,车子行在上面就像是醉汉跳舞一般,颠簸不已,技术再高超的驾驶员,也无法将车子开快,每到这一段,不得不立马减速,一步三晃,左摇右摆。
由于装车太满,经常有成捆的甘蔗掉下来,驾驶员常常浑然不觉,或许有所觉察,怕麻烦,就像没有发现一样,照开不误。也有责任心稍强的驾驶员,从后视镜里看到有甘蔗掉下来,会停车捡拾。这样,对于马林西他们而言,无疑于煮熟的鸭子飞了,只好眼巴巴地咽口水,但并不甘心。
马林西这帮南繁育种的年轻人,是看着《铁道游击队》电影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最羡慕那些扒火车搞鬼子枪支弹药的游击队英雄们了。从过去李向阳等英雄们的身上,激发了他们扒火车弄甘蔗的灵感。
相比较于跑得飞快的火车而言,满载甘蔗的卡车,走得跟老牛似的,最慢的路段,跟人跑的速度差不多。于是,大家一商量:“扒汽车!”
装运甘蔗的卡车,一般都在后面再加拖一节车箱,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行走得吱吱歪歪,给扒车提供了方便。
这天下午,马林西他们七八个人装着在田头休息的样子,有的坐在田埂上,有的倚着树干乘凉,有的则伸长脖子朝北张望,运甘蔗的车子都是从那个方向过来的。
“嗨,来啦。”眼尖的胡龙标惊喜地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