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 > 其他类型 > NPC造反了 > 第221章 贸然追击(为Alone、墨殇大佬加更)

第221章 贸然追击(为Alone、墨殇大佬加更)(1 / 1)

兵力、粮草还有那些军饷,陈心石都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可现在,你却让他再等半年时间,而且去实现一个危险性很高的计划。

这在王猛看来,是基本不可能的。

“半年吗?”

陈心石看着眼前的地图,稍微有些失神。

大唐的战争不知道何时会爆发,一旦再拖上半年,要是李世民真的倾全国之力剿灭窦建德,那该如何是好?

不出兵吧,窦建德必死无疑,失去了这个盟友,李世民对他完成的影响,会更加危险的。

可出兵吧,一来白白折损自己的力量,还没有任何的收益,另一方面,要是他出兵了,那匈奴人从半路上冒出来怎么办?

冒顿不是傻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样的道理他很明白,所以,这样做的风险很大。

“陛下?”

见陈心石有些失神,王猛便轻声呼唤了一下。

“按照霍去病的办法来吧。”

陈心石看了看地图和奏折,终于下定了决心。

“陛下?”

王猛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句。

“景略,你只看到了匈奴人的威胁,可没有看到旁边大唐的威胁。”

“匈奴人再强,也不过是塞外蛮夷,他们的实力不会突然暴增,可大唐就不一样了,一个英明的君主,加上无数的小白良臣,足以让一个国家的实力短时间内暴增好几倍。”

“一统之后的我们,并不会畏惧匈奴人的攻击,可大唐的崛起,我们不能不防。”

鼎盛时期的大唐,人口、经济等远超大周,一旦让李世民统一,那么陈心石的攻略之路直接就被断掉了。

虽然他有不少的名将谋臣,可李世民手下怎么可能差的了,一旦对方集中精力,那他就直接偏安一隅了。

所以,相比于匈奴人的威胁,陈心石更想解决掉自己的这个邻居。

而如果按照王猛的说法,虽然能够削弱匈奴人的实力,可力度不大,一旦恢复一下,匈奴人很可能就会卷土重来,所以这对于大周来说,异常被动。

到时候,他们的部队可能刚进入太原府,这边匈奴人就又来威胁边境了。

而霍去病的办法,则可以直接扫荡掉匈奴人靠近边境一带的所有大型部落,然后,卫青带领的正面主力在击败冒顿部后,可以让其主力暂时失去进攻能力。

而霍去病的打击,又削弱了他们的恢复实力,这样一来,匈奴人要想真的恢复到战前的实力,那所付出的代价,可就更大了。

在这段时间里,完全足够他对付大唐了,而且就算当时不能够将其全部歼灭,可也能大大削弱对方的实力。

至于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李世民会不会对窦建德动手,陈心石在犹豫了一番之后,觉得窦建德应该还是能够坚持到自己这边的战争结束的。

毕竟有着吴起的帮助,窦建德的实力已经比之前强大了无数倍。

而且,在击败了李世民之后,窦建德将会是陈心石的下一个对手,所以,让其活着太好,对于将来的自己也是有些不利的。

“陛下英明。”

面对陈心石的回答,王猛也只能这么说了。

对于北方战争的准备王猛心中已经了如指掌,缺什么,不缺什么,他自己都是清楚的,所以在现在,既然陈心石想一次性让匈奴人损失足够大,那么,他只能够继续想办法增强他们的力量了。

而随着陈心石这边的沉静,在大唐的李世民可等不下去了。

虽然时间的流逝,窦建德对于武阳府的控制力越来越强,武阳府的地位可不低,一旦这里被窦建德和吴起完全掌控,那他们的武卒岂不是会更加多。

但时候,他还怎么击败对方,完成统一大唐的大业。

于是,在江州府和广安府的第一批新兵补充给公孙衍之后,李世民就强行要求公孙衍开始对吴起发起攻击。

李世民的想法很简单,现在北方太原府还没有发生战争,那些士兵的调动也比较容易,如果在公孙衍和吴起的冲突中,两者的实力相差不大的话,他就可以马上从禁军中调集一部分大军赶去支持公孙衍,从而彻底赢得这一场胜利。

毕竟在补充了新兵之后,公孙衍手中的兵力总数也已经达到了十五万左右,这么多的士兵,不至于一战而亡的,公孙衍也是他亲自考验过的人才,所以对于对方的实力,他非常有信心。

而公孙衍自己,在收到了李世民的命令后,也是非常自信的。

在江州府,有着足够二十万大军食用一个月的粮草,自己手中也有着十五万大军,完全是吴起的两倍,这样一来,他有充足的兵力和足够的粮草,而且李世民也并没有要求他立刻击败吴起,所以,他完全可以慢慢消耗。

有着广安府和江州府做后盾,公孙衍信心十足,但是,等他的大军和吴起交手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和对方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公孙衍的大军速度很快,这些士兵们在江州府驻扎的这段时间里,吃得好,穿得好,因此,对于主帅公孙衍和大唐皇帝李世民,他们可是非常感激的,一心想着奋力作战,然后报效君恩。

可等他们刚刚进入武阳府,就遇到了吴起劈头盖脸的打击。

吴起之所以没有向江州府挺进,那是因为担心引来对方的全部精锐,可这并不代表自己会怕了公孙衍和和他手中的这十几万人。

因此,当他得知公孙衍的举动后,立刻就决定将其拦截在边境地区。

于是,在江州府和武阳府的交界地带,吴起将自己的大军驻扎在了那里。

当公孙衍的大军一进入武阳府,就遇到了这些驻扎的武卒,一开始,公孙衍派出了自己的前锋侯君集,让他带领大军去试探一下吴起的实力。

可没有想到,那些武卒们在玄甲军的攻击下,很快就溃逃了。

得胜归来后,侯君集自己也很懵逼,不是说所谓的武卒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吗,这些人怎么这么容易就被击败了?

公孙衍也感觉到奇怪,吴起的实力他可是听过的,能够被窦建德重用,那可是有着真才实干,而是他用五万武卒挡住了四十万匈奴人的半年攻击,这样的部队,怎么可能一触即溃呢。

公孙衍不相信这件事,觉得这一定是吴起的阴谋,于是,他向四周派出了大量的斥候,从而继续前进。

很快,他们就又遇到了一部分吴起的部队,这一次,依旧是侯君集带领的前锋上前交战,可战斗了不到一刻钟,那些士卒又溃逃了。

这些士兵逃跑的方向很是刁钻,他们在那些密林之间争夺,让侯君集的玄甲军完全无法追击,因此,他们只能看着敌人白白逃走。

一次,两次,……公孙衍的心中越来越警惕,可是,侯君集和他麾下的这些士卒,却越来越得意。

所谓震惊天下的武卒,原本也不过如此。

侯君集看着那些不断死在自己人手中的所谓武卒,心中对于吴起和那些武卒也越来越轻视。

所谓的武卒,原来不过是在那些普通山贼之中刷出来的声望,现在遇到他们这些大唐的顶级精锐,自然也就变得不堪一击了。

玄甲军,大唐皇帝李世民亲自建立的精锐部队,这些士兵都是从各营之中挑选的精锐之士,自然看不起草莽出身的武卒。

公孙衍身为名将,他有着自己的判断,可是,他终究不懂读心术,在接连不断的胜利之下,他麾下的那些士卒们,已经变得异常骄傲了。

终于,在连胜八战之后,公孙衍的前锋部队直接到达了最近的一座城池,天阳城。

天阳城只是一个小城,所以其守军人数不是很多,当那些守卫的士卒看到远处飞扬的尘土时,就连忙关上了城门。

侯君集带领的玄甲军是骑兵,所以,他只能在城外等待公孙衍大军的到来。

“怎么回事?”

公孙衍的样貌很有威严,哪怕他的语气平和,可侯君集却丝毫不敢放肆。

“回大帅,城中守军大约有三千人,我在城西发现了废弃的营寨,应该是吴起大军之前驻扎的,这会儿早就撤退走了。”

公孙衍躬身行礼,连忙汇报情况。

“附近都打探清楚了,确定没有吴起的伏兵?”

“回大帅,附近都没有吴起的伏兵。”

公孙衍的眉头一皱,意识到了一丝诡异。

吴起作为窦建德的大将,不应该这么快就选择撤退啊!

可是,他们没有设下埋伏,又接连战败,难道真的是武阳府或者临安府出现了什么变故?

公孙衍有些搞不清楚了,他不清楚武阳府的情况,可他总感觉这里有着一丝丝诡异。

“大帅,吴起手中的精锐并不多,而且他们又与匈奴人战斗了那么久,肯定是遇到了重创,这些新招募的兵员,实力弱小,依我看,对方这是在故弄玄虚,就是为了让我们害怕,从而不让我们继续前进。”

侯君集表现得颇为镇定,这位前锋大将也曾怀疑过吴起是有什么阴谋,可是,在不断的胜利后,吴起并没有诱敌深入,这逐渐让他打消了顾虑。

什么吴起,什么武卒,都是被吹出来的罢了。

“大帅,要攻城吗?”

侯君集问了一句。

“等明天吧,现在已经很晚了。”

公孙衍猜测,吴起一定是准备在夜间发动袭击,于是,他在营寨中布置好了相应的伏兵后,就没有其他的行动了。

夜晚很快到来,公孙衍的大营中,无数将士甲不离身,专门等待着那些敌人的出现。

其中就包括侯君集,这位前锋大将虽然心中非常不愿意,但是在公孙衍的命令之下,他也只能够选择屈服。

公孙衍毕竟是主帅,更是被李世民器重,这样的人物,并不是现在的他能够得罪的了的。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整个公孙衍的大军没有任何的变化,也就是说,整整一夜,并没有吴起的伏兵攻击他们。

这让那些埋伏的士卒颇为不满,众多的将士,已经开始对公孙衍有意见了。

没办法,看着大军这种情况,公孙衍只能命令士兵先休息,然后再进行攻城。

熬了一晚上,这些疲惫的士卒们一直休息到下午三四点才醒过来。

可这个时候,还需要打造那些攻城器械,于是,忙活了半天之后,又到晚上了。

眼看一天已经过去了,城池还没有攻下,大家心中的怨气也更大,他们都开始私下讨论,公孙衍是不是被吴起给吓傻了之类的。

到了晚上,这一次公孙衍就没有安排士兵设伏了。

虽然在他的心里,还是很想再伏击一下的,但是看着哪些士兵们的情况,公孙衍猜测,自己就算是再坚持,效果应该不大了。

于是,当夜色再一次笼罩整个大地的时候,那些士卒们就安稳地进入了梦乡。

可这一次,黑夜之中却多了不少的身影,他们在夜色的掩护下,慢慢靠近那些营寨。

同时,在远处的地平线上,却突然冒出了大量的投石机。

“办妥了吗?”

一个丘陵之上,吴起穿着盔甲,看着眼前的庞大营寨,平静问道。

“大将军,已经全部清理掉那些哨兵了,可以开始发射了。”

颜良跟在吴起身后,恭敬地说道。

从公孙衍进入武阳府开始,他们的一举一动就都被吴起所掌握着,但这个统帅之所以没有行动,就是为了寻找时机,能够一举战胜对方的机会。

公孙衍只是前锋,他们是李世民用来试探他们实力的棋子,所以,如果他们一开始就和公孙衍战斗,李世民就会源源不断地给对方提供支援。

从而让公孙衍能够彻底击败他们,而这种缓慢的过程,也不会让他在太原府的安排受到什么影响。

所以,吴起知道自己不能够轻易动手,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必须击中要害。

因此,吴起从一开始,就对公孙衍下套。

他知道公孙衍并不敢糊弄,可是,他手下的那些士卒们却没有公孙衍的英明,也没有公孙衍的判断力,而他们,也正是吴起自己的突破口。

最新小说: 九零福运小俏媳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八零好福妻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谍海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