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国处秦晋两大国之间,经过秦晋大国数年攻占侵夺,国土越来越小。翟国人向北迁移,分别建立了肥,鼓,鲜虞,仇由等国,又先被为晋国所灭。公元前507年,翟人几经迁移,在晋国北部建立中山国,定都灵寿(今河北省平山县上三汲乡附近)。其中一支西迁至今宁夏固原一带建立新翟国。
秦晋多年征战,直至战国初年,三家分晋以后。秦魏两国又是连年征战。这给因灭国而向北迁移的骊戎族人有可乘之机,在今陕西大荔一带建立荔戎国,秦国西北部的义渠戎也趁机东进,占据原来白翟(翟国)所占据的陕北黄土高原一带。后经秦历公攻伐大荔戎国(公元前461年),擒获大荔戎王,攻取大荔戎所占土地改称秦临晋郡(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秦燥公时,义渠戎壮大,威胁秦国,曾经攻秦至渭水之南,秦燥公还击义渠将其赶回至陕北高原一带,但未能给予沉重打击。
公元前455年晋国正卿智瑶在向韩,魏两家讨要万户封邑之后,又向赵襄子赵无恤讨要蔺地(今山西省离石县)和宅皋狼两邑的土地。宅皋狼是秦,赵两国共同的先祖蜚廉,孟增等起家发展之地,赵无恤认为这不仅是勒索耍强,更是对赵国先祖的侮辱。断然回绝智瑶说:“蔺,宅皋狼两地都不能献给国家,其他的封地也是祖先传下来的,不可随意赠送。”
赵无恤反对智瑶之后,知道智瑶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以晋国国君的名义向赵地发起进攻。赵无恤积极备战,没过多久智瑶便以赵氏反叛为名带领魏,韩联军向赵地发起了总攻。赵无恤见智氏,韩氏,魏氏三族联军强大,赵军势弱,无法对抗联军,封邑赵地,原地等邑又无险可据,如若决策不当赵氏战败,便要走范氏,中行氏灭族的老路了,于是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赵襄子询问赵氏群臣说:“智氏联合韩,魏攻打我赵地,三族势力强大,军力太强。如今我赵氏无精兵退敌,外无强援可引,将如何应对智氏的进攻,保全祖先留下的基业呢?大家可有良策?”
优孟献策说:“三氏兵力强大,以如今的军力硬拼怕是不行,为今之计当扩大兵源,择将出击。为保我赵氏不灭,还需大量征兵才是。”
赵襄子说:“赵地男子十五以上,六十以下尽在兵列,就连未入列的老幼,妇孺也用来押粮喂马了,哪还有什么兵源可征呢?恐怕赵地男女全都化作精兵也难与三氏联兵一争高下!”
优孟说:“赵卿此话不假,可赵卿可曾想过,我赵地还有数十万的奴隶边民,假使他们也能拿起武器与三氏作战,那胜算岂不更大?”
大臣们嚷嚷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怎么能让奴隶当兵打仗呢?他们会听从指挥?发给他们武器不是等于发给了他们逃跑的权力?万一他们掉过头来与我赵军为敌,赵地岂不更加危急?”
“自古没有奴隶当兵的,再说,如果奴隶能当兵使,那智,魏,韩三氏的奴隶加起来比赵地不知要多出多少倍!真是荒唐至极。”
优孟说:“诸位大人为何要与赵卿一起对付智氏呢?为什么明明知道智韩魏三氏势力强大,要战胜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还愿意与赵卿一起对抗强敌呢?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宗族,自己的儿女在赵地呢?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封地在赵地呢?是不是因为赵卿对诸位恩惠有加不愿舍赵卿而去呢?诸位想一想,假使诸位所有的哪怕是给奴隶万分有一的利益,他们会不会拼命来守卫自己仅有的一点点利益和尊严呢?”
大臣们又嚷嚷道:“把自己的土地分给奴隶们一些,那不是给他们犯上作乱的资本么?我们怎们能干这样的蠢事呢?”坚决不同意优孟的提议。
这时张孟谈发话说:“诸位都不要吵了,如今我赵地危难,要不走范氏,中行氏的老路,我看优孟的办法倒也值得一试;大家想一想,如果被智氏一伙打败,诸位的封地到哪去找呢?难不成诸位还能从智氏的手中要回来么?如今只是分给奴隶们一些土地,让他们安心为我赵地卖命,又有何不可呢?”
赵襄子听到优孟和张孟谈的谈话后略微沉思一会便开口说道:“我看优孟的建议倒可一试,事态紧急,还需各位早下决定,我愿意将赵氏宗族三分子一的土地拿来发给参军作战的奴隶们,大家不必再争论了。”
众臣见赵襄子主动献地分赏奴隶,便纷纷拿出一些不易守护的土地当作作战前动员奴隶的资本呈献了出来。优孟和张孟谈二人献出了将近一半的土地出来作为抵抗智氏进攻的筹码。
于是赵襄子便召集各地的奴隶动员说:“赵地的奴隶们,你们得先辈们曾经也是征战沙场的勇士,你们得祖辈们也曾是那显耀的大宗贵族,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呢?就是因为他们的战败和没落将这永世为奴,受人欺压的奴隶身份永远地扣在了他们善良的子孙身上,受尽非人的磨难。我赵无恤小时候也曾因我的母亲是翟国人而受到宗族的歧视,你们的遭遇何止比我惨痛一万倍呢?如今我受神人的指示,想给你们一个翻身立命的机会。如今智氏联合韩,魏向我赵地攻来,只要大家愿意拿起武器跟随我们赵军的队伍抵御智氏的进攻,便可得到我对你们的赏赐,废除你们的奴隶身份。待到战退智瑶等人,稳定赵地之后,我便要将赵地将近三分之一的领土分给你们当中有功之人来耕种使用。”
说了半天奴隶们强打精神撑起瘦弱的身体满是怀疑的眼光,爱理不理的样子。
赵襄子命人抬过来数千口大锅,锅里炖上各种肉食,大锅旁边放上做好的面饼和陶碗。然后站上高台对奴隶们说:“看见那边的肉锅和面饼了么?待会只要你们拿起武器,那锅中的肉便有你们的一块,锅里的肉汤也有你们得一碗,锅旁的饼就有你们的一块。”
见奴隶们无动于衷便又说道:“现在只要谁第一个站出来便会得到一石粮食,一块金饼的奖励。”
等了半天终于有一个奴隶按耐不住,站了出来拿起地上的短戟来试试运气。
赵襄子忙命人抬来一石粮食,拿来一块金饼发给他,当即宣布废除他的奴隶身份,并将赵地一块二十多亩肥地赐给他永世耕作。
奴隶们看赵襄子信守承诺给了那个年轻奴隶想要的东西,兑现了先前的诺言。便纷纷站出来拿起地上的弓箭,刀,戟宣布加入对抗智瑶的队伍。赵襄子命人分发给他们肉,食,汤,饭让他们饱食之后,将他们编成战队,命人好生操练。
智瑶听说赵无恤将奴隶编排成战列,并分发给他们土地,便笑道:“奴隶也能当兵使?可笑之极,那赵无恤狗急跳墙,一定是被我征伐的大军吓傻了吧。”说着冷笑了两声。
旁边的家臣郤庇提醒智瑶说:“大人万不可掉以轻心。赵无恤此举看似轻漫可笑却杀机四伏,他给奴隶们分发武器,解除他们的奴隶身份,并分给他们土地。奴隶们定当感恩戴德,拼死来守卫他们争取的尊严与土地,到时候个个是战场死士,恐怕胜负难料!况且一旦久战,我智氏,韩,魏之地,包括天下各国的奴隶们听说赵氏分发土地,必当大乱,纷纷叛逃封地奔赵无恤而去,由此引发的内乱才是我智氏最大的隐患啊!”
智瑶听后虽嘴上说:“一帮乌合之众,有何可惧。那些奴隶成军之后只能是忙上添乱,不战自溃。”但心里还是有些担心。于是便召集韩,魏二卿趁赵襄子还没有将奴隶们操练成军之前对赵军发起了攻击。
双方力量悬殊,赵氏军队战败,但军容尚整,并无溃乱迹象。赵无恤便询问张孟谈说:“如今智氏势大,我赵军难敌,该如何是好!”
张孟谈说:“先君在晋阳经营多年,晋阳城固,民富,有险可布,足以依靠。不如将赵军迁往晋阳守备,足以对抗智氏一伙,然后从长计议。”赵无恤听取了张孟谈的建议,带领军队向晋阳进发。
赵军迁移到晋阳坚城之后,坚守不出。赵无恤坐镇城中,上下同心,智,韩,魏三军围城三月,强攻不下。智瑶对韩,魏许诺,将赵地攻下之后三家平分,韩,魏受智瑶胁迫将赵襄子重重围住,准备困死赵氏。
三个月过后,赵襄子巡视内城外郭,见城邑的守具,粮仓的储粮,兵府的武器钱财都将用尽,就有些害怕。于是召来张孟谈说:“我巡视各种职官的储藏都不完备,我将凭什么打败敌人呢?”
张孟谈说:“董阏于是先君手下的才臣,后来伊锋继承他的遗业治理晋阳,董阏于的教化仍在。我听说圣人治理天下,收藏都在民间,而不在国家的府库,努力搞好教化,而不单纯修缮城郭。您不妨发布命令,让百姓自己留足三年的口粮,有余粮的收进粮仓;留足三年的用度,有余钱的收进官府,城内的闲散人员让他们去完成城郭的修缮。”
赵襄子晚上发布施令,第二天谷仓里就已经堆满了粮食,官府的职库里堆满了钱财,兵库里的武器也已装满。赵襄子忙下令各军加紧征用,修建各种临时职库,过了五日,城郭已经完全修缮。
赵襄子又召来张孟谈说:“我的城郭已经修缮,守备已经齐备,钱粮充足,武器由余,但我没有多余的箭来对付攻城的敌人,怎么办呢?”
张孟谈说:“我听说董阏于治理晋阳之时,卿大夫的住处都用荻,蒿,楛,楚等植物作墙,这些植物现在高的已经有一丈多高,赵卿何不拿它们用来制箭呢?”
于是赵襄子用卿大夫植墙用的植物试着制箭,制用的箭坚硬无比,既使像菌辂那样的竹子也不能与它相对。
赵襄子说:“我的箭已经够了,但是没有制作箭头用的铜怎么办呢?”
张孟谈说:“我听说董阏于治理晋阳的时候卿大夫,地方官的厅堂都用炼铜作为柱下基石,赵卿何不把它们取出来当铜使呢?”
于是赵襄子把各个官厅的基石取出来用作炼铜之用,还多出了许多富余。
守备充分之后,赵军苦守晋阳,赵襄子向赵军中有名的晋国御手王良学习驾车的技术,经过一段时间逐渐掌握了驾驭战车的技能,于是迫不及待地要跟王良比试驾驭的技术。
连续进行了三场比赛,赵襄子一心想赢王良,每次比赛都更换马匹,可是结果每次还是落在王良后面。比赛结束后赵襄子埋怨王良说:“我潜心向你学习驾着的技术,每次比赛我都用了晋阳城中最好的马匹,但依然没能超过你,从比赛结果来看,你并没有把你的驾车技术全部传授给我呀!”
王良说:“哪里是这样啊!我的技术确实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您,只是您不能恰当地应用它罢了。驾车最重要的是使马的身体安稳地套在车内,御手用心地去指挥和调整马的方向和速度,这样才能跑得快,走的得远。可是您落在我身后的时候,一心要超过我,跑在前面的时候,又唯恐我撵上您;驾车比赛总是有前有后的,您确把先后看得过于重了,您把所有的心思用在了和我比个先后上面,哪里还能去指挥和调整自己的马匹呢?这才是您落后的根本原因!”赵襄子听后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
智瑶带领智,韩,魏三家联军围困晋阳达三年之久,依然不能攻下晋阳。一日智瑶巡视战地,发现晋阳城虽然坚固难攻,但地势低洼;于是心生一计,让士兵驻守汾河堤坝,挖土取方将滔滔汾水引导向晋阳城中。晋阳城一时变成汪洋泽国,城中居民在高处营巢而居,吊锅烧饭。智瑶站在高处俯视晋阳城,对自己的计谋颇为得意,自豪地说道:“我荀瑶打了半辈子仗,以前真没有意识到河水竟有这么大的威力,竟然能够灭掉一个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话被旁边的韩虎,魏驹二卿听到,着实惊了一身冷汗。
受大水浸泡,城中的食物大都变质,牲畜也死了大半,一时粮食匮乏,官兵多病。赵襄子看城中居民惨不忍睹,军中兵员死伤无数,不忍心再死守下去。无奈地召见张孟谈说:“智氏大水灌城,如今城中粮食匮乏,财力用尽,官兵体弱多病,我恐怕城要守不住了。我准备开城投降,你认为我向城外智,韩,魏哪个晋卿投降比较好呢?”
张孟谈说:“赵卿如此器重下官,我如果不能将灭亡转为生存,危险转为安定,您还有什么必要来尊重有才智的人呢?您放弃这个打算,让我偷偷出城去见韩,魏二卿吧。”赵襄子同意了张孟谈的建议。
当天夜里赵襄子命人偷偷将张孟谈放到城外去面见韩虎,魏驹二卿。张孟谈秘密面见二卿之后便说:“唇亡齿寒的道理想必二卿都懂吧,现在智伯率领二位来讨伐赵卿,赵氏要是亡了。赵氏灭亡之后,魏,韩二氏的灭亡日子也就不远了。”
韩,魏二卿便说:“我们知道是这样。尽管如此,智伯为人粗暴而少仁,如果我们的谋划被他察觉,恐怕灾难就要降临我们韩,魏头上了。”
张孟谈说:“计谋只会从你们得嘴巴里出来,进入我的耳朵里,不会有人知道的。”
魏,韩二卿与张孟谈约好三家军队共同反对智瑶的时间,派张孟谈回晋阳告知赵襄子魏,韩反戈的情况。
第二日,韩虎,魏驹出入智瑶的帅帐,被智氏的家臣郤庇撞见,郤庇观察出二人的破绽便来告知智瑶说:“韩氏,魏氏必定要造反了!”智瑶便问:“你怎么知道他们要反呢?”
郤庇说:“赵氏即将灭亡,马上就到了三家分割赵氏土地的时候了,从韩,魏的脸上确看不出丝毫的喜色,反而满脸愁云,所以断定韩,魏将反。”
智瑶说:”和他们商量的很周密,打下赵地,三家共分,我这样和他们友好,一定不相侵害欺骗。军队驻扎在晋阳已经三年之久,现在马上就要打胜仗了,得到利益是早晚的事情,他们怎么可能会有别的打算呢?一定不会这样的,你不必担忧了。“并没有把郤庇的话当回事。
第二日,智瑶对韩,魏二卿说:”我的家臣郤庇说你们二位将要反我!“韩虎,魏驹马上反驳说:”这时郤庇的阴谋,他这是为赵氏谋划,故意离间我们三家的关系。“智瑶默然。
韩,魏二卿出了智瑶帅帐,又被郤庇撞见,二人匆匆离去。
郤庇进营询问智瑶说:“干什么将我对您说的话告诉了韩,魏的家主呢?”
智瑶稀里糊涂地问:“你怎么知道的?”
郤庇说:“他们在营外撞见我,像见了瘟神一样,眼睛死死地盯着我,傲慢而意气高昂,不像平时的样子,没有停留一刻便慌忙离开了。这一定有所变故,您不如先杀了他们。”
见智瑶无动于衷,郤庇便又对智瑶说:“一定要杀了他们,如果不能杀,就要更加地亲近他们。”
智瑶说:“怎么亲近他们呢?”
郤庇说:“魏宣子的谋臣叫赵葭,韩康子的谋臣叫段规,这两个人都能够改变他们主卿的计谋。您只要和韩,魏二卿约好,攻下赵地,再给赵葭,段规每人一万户的封邑,这样一来,二卿的心思就可以不变了。”
智瑶说:“攻下赵氏,三分其地,如若再分给赵,段二人每人一个万户的封邑,我又有多少可以得到的呢?”于是面露难色没有采纳郤庇的建议。郤庇见智瑶不会接纳自己的建议,便请命出使齐国,避难而去,并将他的家族改姓辅氏。
到了约定的日子,赵襄子带人杀掉智伯的守堤官,将汾水灌入智伯的军营,智伯的军队由于救水而引起了混乱。韩,魏两军从两旁进攻,赵襄子率士卒从正面冲杀,大败智瑶军队,活捉智瑶,智瑶身死军破,韩,赵,魏三分智氏封地。赵襄子带领韩,魏二卿同归绛都拜见晋哀公,迫使晋哀公承认智氏为反叛势力,三家以赵襄子(赵无恤)为领袖,继续剿灭智氏叛军。
智氏族人得知宗主智瑶战死,一片哗然,但很快在智宽,智开等人的带领下冷静过来。以自己的封邑来对抗三卿的进攻,激战一年之久,见难以对抗赵,魏,韩三家联军,率领族人逃亡秦国,投秦君(秦厉共公)而去。智氏集团从此离开了晋国。
赵襄子战胜智氏之后终日饮酒作乐,一日大臣优孟前来进谏,赵襄子对优孟说:“你看我厉害不厉害?连续喝了五日的酒都还没有醉过。”
优孟说:“是挺了不起的,当年夏桀王,商纣王连饮七日不醉,您再差两日就赶上他们二位了。”
赵襄子心里一激灵,缓过神来,忙把酒杯放下对优孟说:“先生是说我快要赶上夏桀王,商纣王,就要亡国了?”
优孟说:”那倒不至于,夏桀王,商纣王无道,是因为有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明君与他们为敌所以早早灭亡,如今天下全都是桀,纣之辈,您是不会灭亡的。“
赵襄子惭愧地说道:”那不是也快了?“
于是赵襄子重新振作,改革赵地军政事务,释放赵地奴隶,分发土地向耕田者征税,一时富比他国,繁荣无比。各国的奴隶纷纷逃往赵地,赵襄子封地人口大增,兵源不断。韩,魏二卿见赵地解放奴隶致使国力大增。于是纷纷效仿,释放奴隶,分发土地,稳定局面,发展经济,整顿军务,实力大增,为三家分晋积攒了足够的力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