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皇后娘娘收下。”众臣跟着李善长齐声说道:“请娘娘收下我们的薄礼。”
“那就收下,我做主了。”马皇后笑着对自己身边的侍女道:“清茹,帮我收下。”
朱标带着朱樉和朱棡还有朱棣他们几个,走到马皇后的面前,跪下道:“儿臣在此恭祝母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宫女们衣着翩翩,把寿桃和寿面摆上桌子。
“酒菜可准备好了?”老朱道。
“回陛下,酒菜已经备好。”于一站在旁边恭敬地道。
老朱点点头,吩咐上菜。
每一桌都是坐的满当,众人以为今日是皇后娘娘寿辰,必然是大操大办,都十分期待。
但是,随着所有的菜都上齐的时候,大家伙不淡定了,他们实在难以想象,今日皇后娘娘寿辰,饭菜如此简单。
朱标看到酒菜,并没有半点的惊讶,倒是朱棣低声说道:“俺怎么觉得今儿是全素宴啊。”
“老四,不要乱说话。”朱标随后又叮嘱朱樉朱棡他们几个,让他们恪守礼仪。
自己作为大哥,对他们有管教和指导的权利。
十几张桌子,每桌都是摆放了四个菜,分别是萝卜,韭菜,两碗不知名的青菜,一碗漂着小葱的豆腐汤,和素面。
众人看到这个,觉得十分的诧异。这菜也太简单了,比他们平日里的家常便饭还要素淡。
杨宪拿起筷子又放下,胡惟庸和李善长连筷子也没有动,倒是刘伯温吃的津津有味。
老朱似乎早就已经料到众人的反应,起身走到酒席间,看了看这些文臣武将,环视着众臣,挑着眉走了几圈道:“怎么?大家是嫌弃菜太简单了?”
听到这话,众人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朱标知道,老朱少不了要训人了。
“陛下,菜十分好。”李善长立即起来笑道。
“李相,菜好你为何不动筷子来用,咱看你一口也没吃,倒是刘先生吃的津津有味。”
“臣不敢,臣这就吃。”李善长拿起筷子夹了菜,吃了口道:“味道真不错。”
老朱起了这么个开头。众人有些坐不住了,暗自想道,这果然不是好宴。
他走到李善长跟前,拍了拍他肩膀道:“咱听说,你们平时请客吃菜时,每一顿都是山珍海味,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用的都是美味佳肴。”
不等大家说话,老朱走到那些武将身边,笑道:“噢,咱听说还有这酒,一口一口喝都不没劲儿,一圈一圈的轮着来,几个人下来,这几坛好酒就没了。
今儿大家尝尝五粮雪曲,这是果子和粮食酿的,可能没有你们平日里喝的高贵。待会儿都要给咱把盘子里的菜吃光,平日里你们是吃几口就散了,一大堆未曾吃完的美酒佳肴,都糟蹋了。
你们最普通的一桌菜,知道那一桌菜,能让百姓活多久?他们可以生活半年。
知道咱能生活多久,整整三四个月,大家的生活,过的可真是肆意潇洒。”
老朱说话冷言冷语,群臣坐如针毡,个个是冷汗直冒,吓得他们拿筷子的手直哆嗦。
前几日,胡李两家下聘礼吃饭的时候,请了不少大臣去吃饭,酒菜糟蹋了不少。
“你们可知道,今日你们面前的菜就是咱平日里所吃的家常菜,哪怕今日是皇后生辰,咱也是用这家常菜招待你们。
北方民生尚未恢复,有多少迁移之民连屋子也没有住的,朝廷的事情你们都不知道吗?嫌寒酸的?滚!”
这话都说到这份儿上,谁敢真的走,走了可就是掉脑袋的事情。
大家拿着筷子低头吃饭,心惊胆战的用饭,还得装出一副自己吃山珍海味的样子。
今后就是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铺张浪费了。
朱标看到这些官员这样,想到一件事。
正德,嘉靖,万历年间,奢侈之风盛行,明初老朱的禁令都被彻底抛到耳朵后面。
毕竟,有些东西不可能永远被禁锢,百姓富庶,食物充足,大家也都奢侈起来。
有一家制鸭掌的,生意十分的火爆,百姓络绎不绝,都去购买鸭掌。
可这鸭掌制作很是奇特,用活着的鸭子掌放到油锅,等炸的滋滋直响时,把活鸭立刻扔进水池。
随后捞起再炸,反复投入到油中,鸭子虽然活着,但鸭掌自己已经酥脆,剁下来立刻售卖。留下那些活着的鸭子苟延残喘。
嘉靖年间,甚至有家富商人为给孩童过寿宴,寻觅大明最美味的食物,他们家的厨师都是各地的名厨,但此富商不满意,命人寻到了一个名厨。
让厨子做道名菜,厨子就赶来几百头牛,鲤鱼等,只取活牛舌头尖的肉,鲤鱼只取鱼须,就为了做一道菜,十分奢华。
明朝中期,贪图享乐已经不单单是官宦士绅,还有富豪百姓,文人墨客,享尽奢侈。
南方之蛎房,北方之熊掌,东海之鳆炙,西域之马奶……
看到大家安静吃饭,老朱也不再说什么,这些个家伙私底下吃喝成风,个个奢侈浪费。
吃到最后,所有的盘子还真的空了,就连酒都没洒出来,朱标看到这一幕,觉得光盘行动就是从老朱这儿诞生的。
等大家酒足饭饱,老朱这才走过来,开始说自己的早就打算好的事情。
除了答应刘伯温返乡半年,还有一件事就是封藩王。
“咱今儿有一件事宣布,是关于几个皇儿的事情。”老朱站在上面对众臣说道。
与刘伯温一桌的杨宪听到这话后,对刘伯温道:“老师,想必是陛下要封王位。”
“你听谁说的?”刘伯温看着杨宪说道。
一旁边的宋濂低声道:“老夫也觉得是王位的事,八九不离十。”
随后杨宪还要再说话,刘伯温放下碗筷道:“天下的家事,我们还是少议论的好,免得祸从口出。”
旁边的吕昶笑道:“哎呀,刘中丞,此事哪有什么灾祸,这是自然的事情。”
果然,老朱对众人挥手,示意他们安静,道:“今日是皇后的寿辰,咱与李相和几位大臣商议。决定册封几个皇儿,让他们为大明出力。”
朱标听到这话,心里有些微微惊讶,没想到老朱早就把这件事安排好了,事先却什么话也没说。
“陛下英明,几位皇子个个都很出众,臣十分赞成。”李善长很合时宜的说出了老朱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