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z)【没……有……更……新,跳!过!】
眼前的话本儿铺子有些特别,门脸儿用古木装饰,木门上挂着一尺暗花帘笼。
程姝瑶上去掀帘推门,头顶铜铃轻响,顾锦宁跟着入内,尚未来得及细看,扑鼻先入淡淡清香。
“婧妍姑姑!”程姝瑶唤道。
里间轻响,帷幔后走出一桃李女子,眉目秀气清隽,浅笑道:“有些时日没见你了。”
“可不是么,最近忙死我了。”程姝瑶寒暄罢,又对女子介绍,“这是我时常与你提起的好友,顾锦宁。”
“锦宁见过婧妍姑姑。”顾锦宁福身问好。
那女子却掩唇轻笑,忙道:“顾姑娘不必如此客气,我是得程小友一句惠称,才被唤声‘姑姑’,顾姑娘莫当真。”
程姝瑶也笑,打趣道:“锦宁,姑姑是让你唤她笔名。”
“你又淘气!”女子佯怒笑斥,遂对顾锦宁亲和道,“顾姑娘随意看看罢,小店物件杂多,若有不解之处便问我。”
“锦宁你先瞧着,我去里面与姑姑说几句话。”程姝瑶拍拍好友,随即跟那女子进了里间。
顾锦宁环顾四周,更觉此处与其他文房铺子皆不同。
倚墙而立的木架上,陈列着许多笔墨纸砚,还有些古韵书简,式样皆不是常见,与其说是售卖,倒更像是展览。每层木架摆了一只琉璃瓶,里面燃着蜡,靠近烛火时,之前嗅到的香气愈浓。
木架旁有两三方桌,上面整齐堆叠着数册话本子。顾锦宁凑近翻看,有些是没有书名的,与早前程姝瑶给她看的类似,还有些有书名,顾锦宁随意瞧了几册,只看书名就教她一阵脸红,却又好奇话本子里是何故事。
程姝瑶从里间出来时,见到的便是好友既赧然,又忍不住翻开话本子的模样,不禁噗嗤笑出声,道:“瞧你这偷偷摸摸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看不可描述的小本子呢!”
被好友捉了现行,顾锦宁面上红云更甚,忙将手中的话本子放回去,轻声道:“这书名……确实有些不得体。”
“诶诶,怎的不得体了?我看看……”程姝瑶上前拾起那话本儿,逐字念着,“霸道王爷甜宠娇妃,这不是挺好的?多吸引人啊!”
“你念这么大声作甚!”顾锦宁脸似火烧,快速瞥眼其他的话本子,小声道,“那些,也不得体。”
“将军请自重,侯爷轻点宠,世子妃威武,抢个王爷做夫婿……都很好啊。”程姝瑶随意翻了几本,突然手中顿了顿,咂舌感叹,“道士与师兄弟的二三事……啧,这个确实有点不得体。”
此时顾锦宁已捂住耳朵,不愿听程姝瑶再念,一旁的婧妍姑姑则笑道:“那本倒是卖得很好。”
程姝瑶拂了拂掌,一脸了然:“果然不论在哪儿,这种故事都人见人爱啊。”
婧妍姑姑则对顾锦宁解释道:“莫瞧姝瑶总是顽劣,这铺子里的许多主意,都是姝瑶给我提的,收效确实不错。”
顾锦宁恍然,难怪这铺子处处标新立异,除了程姝瑶,也没旁人能想出这些花样了。
“也不算都是我的功劳。”
程姝瑶倒很谦虚,低头摸索着,从背包中拿出一叠纸,递给婧妍姑姑,“呐,这个月的。”
婧妍姑姑大致翻看过后,颔首道:“你稍等。”遂又进了里间。
顾锦宁怔诧,问道:“你竟还写话本子?”
“我写的,别人也得能看懂不是?”程姝瑶自嘲,遂笑道,“我只是提供梗概,具体的由姑姑来写。”
那边厢,婧妍姑姑出来,手上纸笺已不见,将一银袋递给程姝瑶,后者眉开眼笑道:“谢谢姑姑!”
“若你能学学写字,也不必总由我来代笔了。”婧妍姑姑调侃,“否则,我总像个冒名顶替的。”
“哪怕我写好了字,那些拗口的词句,我也写不来。就这么着儿罢,挺好的。”
程姝瑶不在意地挥挥手,将银子塞进袖中,又催着好友选话本子。
可顾锦宁哪还好意思挑,程姝瑶只好挠挠头,自己给她选了几本,硬塞给她,并命令“务必通读”。
随即两人告别老板娘,出了话本儿铺子。
顾锦宁捏着手中的话本子,许是习惯了那些稀奇书名,眼前这几本,倒尚算中规中矩,又看了看话本儿着者名,好奇道:“那个婧妍姑姑,笔名是什么?”
程姝瑶圆眼睛滴溜转,坏笑着勾手让顾锦宁附耳过来,悄悄说了三个字。
“……甚么?”顾锦宁不知是没听清,还是没听懂。
“咕,咕,哒!”程姝瑶一字一顿大声念出,遂捂腹大笑,“这笔名是我起的,是不是很特别?”
“是……特别。”顾锦宁哭笑不得,面色尴尬,“倒像是……鸡鸣。”
“为了这事儿,婧妍姑姑没少恼我。”程姝瑶擦擦眼角笑出的泪,又正经地道,“当然,你若喜欢,也可唤她‘咕神’。”
顾锦宁无奈失语,只小声嘀咕了句:“那我还是,唤她婧妍姑娘罢。”
这之后,顾锦宁除了去府学听讲半日,其余待在家中的时间,便靠话本子打发闲暇。
转眼进入冬月,白日渐短,千里寒冰封,顾锦宁在小院里乐得悠闲,顾国公却忙得脚不沾地。
临近年关,朝廷各部皆到了年末考校的关头,众官员也需向上级述职总结,饶是顾国公这般无实权之臣,也被调派至六部监督聆讯。
经过近一个月的废寝忙碌,最终在腊月初一大朝会时,六部将各自整年汇总呈报皇上。
各部尚书平述功绩与不足,总体而言,皆是功绩颇丰,疏漏偶有,皇上听着十分欣慰。
尤其是户部祁尚书所陈,今年国库充裕,又当场呈上纳税红名册,喜言几大重要商户皆提前将市税缴足。
皇上龙颜大悦,抚掌道:“甚好!今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不如挑个日子,将这些商贾邀来,犒奖一番,毕竟他们也为我大邺出了许多力啊。”
于是,原本指望能歇些时日的朝臣,不论心里愿不愿,都只能高呼“陛下英明”,将犒赏觐见安排进年末朝政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