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清墨的技术支持下,袁华俨然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军事新星。、
在现实中她怎么喜欢看战争片也不懂太多军事技巧,但袁华有一个极大的优点,一旦决定做什么事,那就憋着一股劲埋头做下去。
反攻于支军的事,对她来说并不难,毕竟她大体上的作用就是一个精神领袖或者叫战场吉祥物。
在袁华的建议下,苏清墨将流民进行了整编,一部分华泉关的军士和当初的守城军作为核心人物,酌情增加了纪律性强、服从性高的一部分流民,拼拼凑凑地居然给袁华弄出了一支队伍。
这只队伍的作战特点也十分鲜明,挑选华泉关附近小城逐个击破,毕竟这些小城驻扎的于支军较少,攻击难度相对较低。
虽然从夺回的城池版图来看,袁华取得的并不是什么举足轻重的胜利,可这些胜利对大越军民的心理影响力是不同的。
从来大越都是被于支随便打扁搓圆的,现在居然有人能够带领大家一路取得胜利,慢慢地夺回失地,这就是大越的希望啊。
而且袁华反攻的胜率太高了些,除了都城和谈那一次别暗算中毒算打个平手以外,到目前为止无一败绩。
随着夺回的小城越来越多,袁华身边跟随的军士也越来越多了,还有些是千里迢迢一路赶过来的。
细细追问之下才知道,巴尔提又一次陷入了于支各部族带来的麻烦中,而且这一次的麻烦更为严重了。
当初巴尔提强势统一草原六部,本来就留了个不安定因素在其中,毕竟于支历史上从没有过大一统的先例,虽然他们表面上一直都受同一个于支国王统领。
可于支国王并不是世袭制,每一届的于支国王都由草原六部的部族首领竞争后报请大越同意。
巴尔提确实很有才干,一举统一了六部,看起来是当之无愧的于支国王人选。
可他实在太年轻了些,于支国王又死得突然,大越皇上又没来得及给他们册封,所以看起来是一支完整的于支队伍,几乎也没出过什么岔子。
可等到各部族驻守在大越广袤的土地上后,巴尔提才发现,自己的政令很难下达到地方。
并不是从都城到各地交通不便,其实大越的交通便利得很,可人不便利。
各部族占城为王以后,本性立刻就暴露出来了,对巴尔提的命令是阳奉阴违,有胆子大的已经已经不是阴违,而是名目张大地假装没听到了。
这也是好几次屠城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巴尔提想不到纪律严明对于于支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也不是各部族首领觉得纪律严明不重要。
相反,大家都是厮杀战斗了好多次的老对手了,他们十分清楚纪律意味着什么,所以大越各地此起彼伏的屠城也好、杀人游戏也好,已经带着故意的成分了。
反正大越人不会记得是于支哪一个部族的人屠城、杀人,他们只会将这一切都记到巴尔提头上。
巴尔提胆子很大,敢从都城下到地方去视察于支各部族首领如何落实自己的政令,可各部族也不是孬种,有的是办法折磨他。
事情愈演愈烈,到后来,巴尔提带领的这一支于支军遭到了其他各部族的联合打击。
真实情况相当凄惨,原本以为巴尔提入都城后就能登基称皇称帝,却不知道各部族早已暗潮涌动地针对他了。
虽然从袁华这边来看,于支各部族大乱斗实实在在是个好消息,可对于身处漩涡中的大越人民来说,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进城的于支各部族即使不屠城也要烧杀掳掠一番,能抢的统统抢走,简直像土匪过境。
当然,现在袁华算是明白他们为什么一点主人翁的意识都没有,就像强盗入户一般。
这是故意让大越人民恨巴尔提的,说到底,其实也是他们恨巴尔提。
第一轮的烧杀掳掠是进城的时候,大家躲躲藏藏勉强还能熬过那一段艰难的时光。
第二轮的烧杀掳掠是袁华、苏清墨烧了都城的粮草后,巴尔提给各城下达了纳粮的命令,驻守城池的各部族趁机又刮一次油。
其实普通的大越人骨子里都有一种故土难离的思想,更不要说大越的户籍令是相当完善的,要想从一个城换到另一个城基本上来说是不可能的。
哪怕生存条件再恶劣,只要还有些希望,他们还是愿意守在家乡的。
可第三轮烧杀掳掠很快又来了,驻守城池的各部族首领已经暗搓搓地准备在大越的土地上反攻巴尔提了。
从前听从巴尔提的号令,学得一手烧杀掳掠的好本事,缺粮草了,直接抢大越的便是。
现在也是一样的手法,缺粮草了,再抢一波就是了。
唯一的区别是,以前是跟着巴尔提打大越,现在是自己打巴尔提。
在别人的土地上开战,感觉真是好,完全不用管建设,只管搞破坏。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与巴尔提又一次决裂了,反正他们的联盟也挺松散的,这也不算什么了。
可大越人民受不了了,多次被杀被抢,这根本就不是人过的日子啊。
留在原地,不是被巴尔提杀就是被部族首领杀,还不如想办法偷跑出来跟随清月公主呢。
袁华原本很奇怪,他们是如何得知自己带领大越军反攻夺回失地的,再追问之下,原来林先生和明秀姑娘一直在外不曾回来的是有原因的。
他们这一路都给袁华做征兵宣传去了,效果还十分显著。
且不说袁华本来就是大越皇族,跟随清月公主是天经地义的事。
就算她不是清月公主,只要她能站出来给大家一个活下去的希望,那也是要跟随她的。
越往都城走,越是听到更多清月公主的好消息,比如一个养在后宫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居然能造出火枪这么神奇的东西。
比如说,身为一个公主,明明有机会嫁给巴尔提让自己免于战火灾难的,可她却带领了一群守城军死守都城,最后还身中剧毒。
就是因为清月公主身中剧毒差点死去,都城才破了大越才灭了的。
若是清月公主一直驻守在都城,哪里会有现在这般水深火热的日子?
再进一步说,若是太子殿下......没敢说后半句的乾德皇上......能够像清月公主一样誓死守卫大越,大越根本不可能被于支军攻破的。
再联想到从前清月公主创办的知识产权认定部,虽然主意确实有些阴损,可她最终的目的还是给了手艺人一条极为体面的活路。
以及翠玉庄、行知书局等等清月公主的产业,哪一个不是为了挣世家大阀的钱,她从没想过要赚过苦日子的小老百姓的银钱。
就算重启推恩令的时候,她也给了小老百姓很多机会挣些养家钱。
凡此种种,清月公主才是大越唯一一个真正为小老百姓着想的人啊。
从前是没得选择,现在可以跟随清月公主博一条活路,这时候不跟着她走,那才是傻呢。
就说清月公主提出的这一点便是极好的,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只要跟着清月公主,无论如何都饿不死的。
甚至有些想法大胆的已经在心里暗暗猜测清月公主若是夺回大越,她当女皇的可能性有多高。
不是大家对太子殿下没信心,实在是危难时刻才能见到谁更适合做皇上啊。
当然了,大家不仅对太子殿下没信心,对乾德皇上简直就是失望之极了。
当初若不是他这般容忍贪墨、这般不务正业、这般重文轻武,大越哪里会有今日之祸?
不过,这些话是不敢说出来的。
在一次又一次的小小胜利中,袁华萌生了一个念头,巴尔提自己都自顾不暇,他会把陆思禹藏在哪儿?
当初是为了要挟自己,他才一直将陆思禹带在身边,现在他自己都不在都城了,那陆思禹跟随他离开都城的可能性有多大?
苏清墨是个很有意思的人,袁华早就跟他说过要救陆思禹,当初他也答应得极好的,说是有机会自然会营救陆思禹。
可现在袁华提出反攻都城后,他居然不同意了。
他不同意的理由很简单,都城乃是于支重地,一定不会像华泉关附近小城一般好拿下。
就算巴尔提离开了都城,也不代表袁华就能轻易攻下都城。
都城的意义,不管是对于支、对大越、对袁华都相当重大。
吕小小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很给力地极力促成此事。
可苏清墨是一个很有主意的人,就算袁华和吕小小好话说尽,他不同意便是不同意。
就在袁华几乎要死心的时候,前方传来巴尔提的重大消息,他居然受伤了。
要说巴尔提受伤这事,也是十分蹊跷的。
巴尔提和于支各部族首领纯属内讧,袁华不去招惹他们,他们也玩得很开心的。
虽然各部族首领占据有利地形,可从长期来看,他们一定不是巴尔提的对手,毕竟当初在草原上就已经较量过了。
可就在大家都觉得各部族首领不过是负隅顽抗一段时间,一定会被巴尔提再收服一次的时候,攻城的巴尔提却受伤了,还是被火枪所伤。
当初袁华曾想过用火枪射伤巴尔提,可巴尔提武功高强,更知道袁华机巧玩意儿特别多,一看到袁华端着奇怪的东西,肯定会特别注意到。
一直到袁华中毒,火枪射伤巴尔提这个想法都没能得以实施。
可远在千里之外的中观城下,巴尔提一个不察却被火枪所伤。
那柄火枪哪里来的?怎么会到千里之外的中观城外?
得知巴尔提受伤后,袁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领自己的人反攻都城。
这是袁华第一次觉得有了自己的人,而且还是有战斗力的人,完全听从自己支配的人。
不是挂在自己名下,却效忠于苏清墨的人。
虽然她做了这么大胆的决定,可她还是本着小心谨慎的态度将当初棺材铺的那条地道打探出来了。
攻城其实是很难的,想要降低难度,只能是里应外合。
至于那条地道有没有被巴尔提封了,袁华想了想,应该是没有的。
一般人总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的,尤其是他这种没站稳脚跟的异族人,若是被大越反攻了,粮草尽失的情况下,他怎么活下去?
都城可不比华泉关,繁华之地都是靠周围的城池乃至地方城池供给的,都城本身是没有造血能力的,不能将自己密密实实地封在都城里,必须要留一条活路。
既然已经打探那条地道了,苏清墨迟早也会知道的,袁华也就大胆地启用月卫,勒令他们必须确保有人通过密道进到都城,待到攻城之日,务必要做到里应外合。
另一方面,袁华反思了一下自己当初守城时的做法,推定于支军应该也会使用燃烧弹之类的玩意儿攻击自己。
没有苏清墨的技术指导,袁华想不出什么万全之策能够避开城墙上的于支军,只能默默地等着月卫传来好消息。
这一等,又等了小半个月,巴尔提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其实袁华一点都不想招惹都城中的那些亲人,比如太子殿下、乾德皇上、丽皇贵妃等人,可有一个更重要的人在里面,自己必须要冒险一试。
袁华一直觉得这件事是出于自己的私心,没想到她指挥队伍向都城开拔的时候,众军士群情激动得热泪盈眶、喊声震天。
大家脑补了故事的另外一面,都城是大越的象征,只有将都城夺过来,大越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覆灭。
从前都是小打小闹地夺些小城,这一次真的是正儿八经的战斗了。
只要这一仗胜利了,清月公主完全就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文官武将了。
他们还记得袁华不会武功的事,所以他们愿意接受袁华的调度指挥,却没想过让袁华亲自上战场去拼杀。
不过,得到反攻都城的命令已经让大家激动不已了,高涨的士气足够大家应对即将到来的一场苦战。
当袁华带领的大越军开拔到都城城外时,城墙上的于支军笑得几乎从城墙上摔下来。
他们从不认为越人会出能征善战者,更不要说要还是个女人了。
虽然知道清月公主夺回了好几个小城,可这些小城实在太小了,简直就是无关紧要。
说不定是驻守的于支军故意放水呢,毕竟他们不会认真听从巴尔提的命令。
不管怎样,一个丢了都城的手下败将,是什么给了她勇气反攻都城的?
尤其是这个手下败将还是个女人,她到底如何想的?
。牛牛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