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棋!
虚拟的对手迟迟未落子。
棋牌也没有消失。
肖和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墙上的倒计时还在继续。
已经只剩下五个多小时了。
“难道要一直等下去?”
肖和虽然很想先去挑战后面的问题。
但他早就发现了,当完成了魔方那一道关卡之后,只有完成了前面的关卡,后面的才会显示出来。
也就是说,如果眼前的这个局面没有办法破解,肖和就只能坐在这里等了。
好在肖和并没有等太久。
十分钟之后。
棋盘忽然发出咔嚓一声。
把随着这一声声响。
整个棋盘从中间楚河断开。
然后一半开始分解,而另一半则依旧存在。
“难道这是这个小方桌留下的东西?”
幸好棋盘并不大,肖和直接将其夹在胳膊下面,走向了下一个小方桌。
随着肖和的临近。
小方桌上的场景,肖和看清楚了。
是一个玩具小火车以及配套的火车轨道。
不同的是,火车轨道在中间部分分成了两路。
这左边的这条路上,放上一个人形的玩偶。
另一边的路上,放着五个玩偶。
右边的路是正常通行的,可以让火车再次开回来,而左边的这条路是条死路,也就是说如果火车开上去,将不能开回原点。
肖和看到这布局就立马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
“是让遵守规则的小孩活下来,还是选择让多数人活下来呢?”
这是国际上一个著名的问题。
肖和曾经看到过这个问题。
当时他脑子里想的是,肯定让遵守规则的小孩活下来啊!
毕竟另一个小孩有没有犯错,为什么让他来承担别人犯的错呢?
可现在,肖和却犹豫了。
他揣摩不出这个测试到底想要检测什么东西。
是人性?
还是善良?
肖和站在方桌前思考着。
他知道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论选择什么都是对的。
只不过会体现出来一个人的性格而已。
想了想,肖和决定遵循自己的本心。
既然是别人犯了错,何必让他人来承担。
按下了桌上的按钮,没有让火车变道。
火车沿着原来的轨道继续向前行驶,碾压过了躺在轨道上的五个小孩,并顺利的回到了起点。
随着火车回到起点,整个玩具模型开始分解。
然后在一片光影中又开始重组。
最终变成了一张白色的卡片。
卡片是纯白的颜色,上面没有任何的图形和文字。
质感也比较奇特。
摸上去冰冰凉凉的。
让肖和有一种心神宁静的感觉。
将其装在上衣口袋中。
肖和走向了第七个小方桌。
第七个小方桌上放着一张白纸和一支笔。
白纸上的每一个数字和字母肖和都认识,但是组合到一起却什么都不认识。
“不是吧?数学也考?”
是的,肖和所面对的,是一道数学题。
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数学题。
是一道大学的微积分数学题。
肖和上大学最讨厌的就是数学。
初高中的时候他曾经也是数学天才。
几乎每一道题,听老师讲解一边就会做了。
可自从上了大学。
他因为翘了一节数学课去打游戏。
然后等他下节课回来的时候。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明明这些数字,字母他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是个什么东西他就看不懂了。
最关键的是,当他翘课的那节课前,数学老师讲到了第十页。
但等他回来。
数学老师已经讲到了第七十八页!
他当时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不是遇到了烂柯棋源!
否则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再次看到这个令人头疼的数学题。
让肖和想起了一位哲人说过的一句话。
“这世界上,没有一件事不是努力下就做不成的。”
然后另一位哲人反击道:“是的,我不否认你的话,但需要加一个条件——数学题除外。”
现在肖和就面临这这样的问题。
他用手机查出了上面所有的符号含义。
但还是不知道这道题该怎么解。
你也别问为什么肖和不用手机直接小猿搜题来搜出答案。
单纯的因为这道题目网络上根本就没有。
不仅没有,其中的一个公式肖和更是查都没查到。
“这不是难为人吗?”
肖和急得抓耳挠腮,无从下手。
半个小时过去了,现在这张纸上只写着一个字:解。
“到底是勾三股四还是符号看象限来着?”
肖和的脑子已经混乱了。
开始奢求用高中知识可以解除这道题的答案。
“难道就此为止了?”
肖和头疼的站起身。
居高临下的看着这道题。
他有理由怀疑,这道题说不定就是数学界的那个猜想。
还是那种千古无人能解的猜想。
就比如什么哥德巴赫猜想,费马猜想以及四色猜想。
想到这,肖和脑子忽然灵光一现。
对啊!
如果是非常有名的题的话,在知网里应该能找到相关的论文,上面肯定有对这个问题的基本解释。
说干就干!
肖和首先开始查询的是哥德巴赫猜想。
肖和首先查到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背景。
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写给著名数学家欧拉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任何不小于3的奇数,都可以是三个质数之和(如:7=2+2+3,当时1仍属于质数)。
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提出了另一个版本的哥德巴赫猜想:
任何偶数,都可以是两个质数之和(如:4=2+2。当时1仍属于质数)。
这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显然,前者是后者的推论。因此,只需证明后者就能证明前者。所以称前者为弱哥德巴赫猜想(已被证明),后者为强哥德巴赫猜想。由于1已经不归为质数,所以这两个猜想分别变为
任何不小于7的奇数,都可以写成三个质数之和的形式;
任何不小于4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的形式。
看似简单的解释都让肖和研究了好一会。
最终在经过肖和缜密的推理之后排除了哥德巴赫猜想。
因为这道题中有很多各种各样公式,甚至都出现指数符号,所以肯定不是这个。
于是肖和又开始了查寻费马猜想。
费马猜想其实有一个更让大家熟悉的名字——欧拉定理!
其起源于1922年,英国数学家莫德尔提出一个著名猜想,人们叫做莫德尔猜想。按其最初形式,这个猜想是说,任一不可约、有理系数的二元多项式,当它的“亏格”大于或等于2时,最多只有有限个解。记这个多项式为f(x,y),猜想便表示:最多存在有限对数偶xi,yi∈q,使得f(xi,yi)=0。
后来,人们把猜想扩充到定义在任意数域上的多项式,并且随着抽象代数几何的出现,又重新用代数曲线来叙述这个猜想了。因此,法尔廷斯实际上证明的是:任意定义在数域k上,亏格大于或等于2的代数曲线最多只有有限个k一点。
数学家对这个猜想给出各种评论,总的看来是消极的。1979年利奔波姆说:“可以有充分理由认为,莫德尔猜想的获证似乎还是遥远的事。”
肖和研究这个整个猜想的背景。
虽然这个定理中运用到了很多的数学符号以及公式,但肖和依旧通过自己敏锐的直觉得知,这道题与欧拉定理也就是费马猜想没有半点的关系。
也不知道他是哪里来的自信,很可能就是作者给的吧。
紧接这将目标转向了最后一个四色定理。
其实四色定理肖和早就听说过。
在高中的时候他就对这个定理比较感兴趣。
因为他觉得这个问题是他离数学家们最近的一次了。
这个四色原理就如同他的名字。
四色问题的内容是:“任何一张平面地图只用四种颜色就能使具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用数学语言表示,即“将平面任意地细分为不相重叠的区域,每一个区域总可以用1,2,3,4这四个数字之一来标记,而不会使相邻的两个区域得到相同的数字。”
这里所指的相邻区域,是指有一整段边界是公共的。如果两个区域只相遇于一点或有限多点,就不叫相邻的。因为用相同的颜色给它们着色不会引起混淆。
四色猜想的提出来自英国。1852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看来,每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着色,使得有共同边界的国家都被着上不同的颜色。”这个现象能不能从数学上加以严格证明呢?他和在大学读书的弟弟格里斯决心试一试。兄弟二人为证明这一问题而使用的稿纸已经堆了一大叠,可是研究工作没有进展。
当时肖和还根据上面两个科学家的研究继续自己钻研了一下的。
当时他天真的以为,自己就即将名扬天下了。
如果你问这是谁给他的勇气,那我只能说是作者了。
其实肖和是知道这个四色原理肯定与这道题没有关系的,毕竟他高中就研究过。
至于为什么还要查一下,只是他想知道这个理论到底最后有没有人证明成功。
三种理论查完,肖和毫无收获,但就在这时,他脑海中忽然响起一道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