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注意到宋记煲仔饭的,自然是如意酒楼。
第一日宋玉枝未做准备,借用的是齐掌柜定下的桌子。
后头她打定主意,要凑两家酒楼制造出来的热闹,便都干脆在如意酒楼长包了一张桌子,声明他家说书说多少日,她就包多少日。
宋记煲仔饭面向的客人,大多都是出得起几十文钱,却未必舍得几百文钱的那种。
他们就算在凉棚内买了座位,本也并不会在如意酒楼进行什么高额消费,而是会就近买别家的吃食。
所以宋记的出现,并没有影响如意酒楼的生意,恰恰相反,一些爱尝鲜的富客本来在吉祥酒楼那边听戏的,听说如意酒楼这边有新鲜吃食,便会挪窝过来。
吉祥、如意两家可是斗了几十年的对家了。
如意酒楼还一直棋差一着,被吉祥酒楼压了一头。
能从他家抢来客人,哪怕只是一个,都够如意酒楼的东家高兴半天了!
更别说抢来的富客来到后,可不会光点一份煲仔饭,手指缝儿松一松,点上一壶上好的茶水,那就是好几百文钱进账。
故而如意酒楼的东家还特地叮嘱了伙计,让他们务必同宋记的小伙计打好关系。
千万别看对方年纪小,又光包桌子,不做另外消费,就怠慢人家。
铁牛察觉出如意酒楼的伙计的亲热,回去后少不得同宋玉枝提起。
宋玉枝是别人敬她一尺,她敬人一丈的性子。
她便也叮嘱了自家的小伙计,让他们推销归推销,但也要注意别给如意酒楼添麻烦。
两家实力虽然悬殊,宋玉枝也未曾和对方通气儿,但就此达成了默契的合作。
相比之下,吉祥酒楼得信的速度就慢了许多——
这日午前,吉祥酒楼前停下一辆华美阔大的马车。
门口迎宾的伙计眼尖,看见了车前挂着的“王”字木牌,认出是自家东家的马车,殷勤地上前打帘子。
马车上的丫鬟先下了来,摆好了脚蹬。
宋玉锦扶着丫鬟的胳膊下了来,开口便问起:“今日酒楼生意如何?”
要搁之前,宋玉锦这不受王老太太待见的孙媳妇,是没权利过问酒楼事务的。
但今时不同往日。
月前王家就得到消息,老对手如意酒楼要趁着时事的东风,进行一番大动作。
无奈得到消息的时候就已经失了先机,如意酒楼那会已经把码头的烂摊子给接手了,连丰州城里最出名的“三寸舌”,都已经和他家签订了契书。
霍知州又不是什么贪官污吏,现下不过是事急从权,才给了如意酒楼一定的特权。
哪怕王家人捧出更多的银钱,也不一定能打动他,让他同样也给吉祥酒楼大开方便之门。
王家大房一筹莫展,本是准备上报给王老太太决断。
正好宋玉锦听到了夫婿和公爹的谈话,帮忙给出了一个主意。
“说书再吸引人,到底是干巴(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