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预城之中,炊烟袅袅。
不论是城中守卒,亦或是黎庶百姓,都开始生火做饭。
由于乱世征伐,百姓家中存粮不多,以往常吃的粟米饭,就变成了粟米粥。
慢慢地,粟米粥也从浓粥变成了稀粥。
到了如今,粥已不成粥,仅是水中放下一把粟米,如同粟米煮汤,搭配一点点葵、薤,便是一餐晚饭。
如此饭食,别说是成年人,就连小孩都无法喂饱。
众多百姓,惟有早早入睡,以免饥肠辘辘,饿的难受。
而军中士卒,伙食则稍好些,至少能够吃饱,不至于挨饿。
由此,不少黎庶,为了不饿死,只能应召入伍,以至于整个流康,在穷兵黩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民生,也越来越差。
但众多掌权者,例如恭王,并不知道这些,或许,只是不想理会。
他的全副心神,都放在了击退多少敌兵,夺下了多少座城池,己方伤亡了多少人马之上。
只要民众没有饿死,没有揭竿而起,他们吃得什么,吃得饱不饱,恭王压根就不想理会。
此刻,他正于堂中,与麟龙先生商议对策。
秦易这厮,不仅派兵攻打姜城,还开始了游击战,理应好好防备,以免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由此,两人一聊,就聊了一个下午。
期间,麟龙先生也对于民生问题,提出了些许建议,例如模仿秦易,进行军屯。
临瞻之中,秦易实施了一些新奇政策,例如民兵制度,例如军屯,例如加固瞻京等等,恭王等人皆已知晓。
而其中,军屯乃一项有利举措,让士卒于空暇时,不脱离生产,自行农耕,生产粮食,减缓朝廷与民众的负担。
对此,恭王并未采纳,理由是流康与临瞻不同。
临瞻此刻,并无内患,大量兵力处于休整状态,有时间去军屯,而其麾下,打仗都不够用,哪还有精力去屯田。
麟龙先生闻言,只能无奈苦笑。
事实的确如此,正因流康局势如此险恶,才导致众多百姓苦不堪言。
而恭王等人,也无法心软,若是不向百姓要兵要粮,说不定明天,就会顷刻败亡,提前出局,而无法逐鹿天下。
商议完,眼看已是申时末,麟龙先生当即告退,准备回返营中,吃点饭食。
就在他站起身时,心中突然咯噔一下!
商议之时,他们着重对外派的搜索兵马,进行了一系列安排,例如小心缓行,列阵前进,大派斥候等等,以免被秦易所趁。
原以为万无一失,可就在这时,麟龙先生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搜索时,能够做好提防,但吃饭呢?
他可是记得,秦易在以往的战例中,就曾趁着敌兵歇息、进食、熟睡,而突然袭击!
想到这,麟龙先生连忙说道,“王爷,不妥!适才我等做了诸多安排,原以为万无一失,可却有一个极大的疏漏!(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