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回家的路上,朱墨仔细算着时间,张智接到电话后,安排好他自己的事情再买车票回到西城,时间是来得及的。而且,回来的时候也已经快到暑假了,他也不存在好不好请假的问题。
“孩子,妈妈这样想你看行不行。”吃过晚饭,朱墨对一诺说。
“怎么了妈妈?”
“你给爸爸打个电话,看他能不能回来几天,告诉他家里要来美国学生,他要是在家的话,就能帮助你和美国学生多交流交流。”
一诺当然希望爸爸能够回来,就高兴地说道:“那我现在就给我爸打电话。”
一诺把电话打了过去,把如何接待美国学生的前前后后在电话里告诉了张智,然后问道:“爸爸,你能不能赶回来呀?”
听完女儿讲的情况,张智在电话里犹豫起来,他没有立即回答女儿的问话。
能参加这项活动,张智也认为是件好事,如果父母都在家的话,肯定对女儿是一个很大的帮助。但是,他心里又盘算着,如果真要回西城的话,来回差不多就要花费近十天的时间,可是自己现在忙得焦头烂额,如果能空出来十天的时间,那他可以做多少自己的事情呀。再说,参加接待的不是也就只有十二个孩子嘛,那么多孩子都没有参加,那这次一诺不参加不是也没什么嘛,既然参加了,就让一诺自己锻炼锻炼吧。
想到这儿,张智对女儿说:“爸爸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回西城,你自己加油哦。”
“可是,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人,妈妈的英语太烂啦,你可是知道的,你要不在家,我一个人可就紧张死了。”
“没事,正好锻炼锻炼你开口说英语的胆量,这个时候,可以逼着你的口语和听力都会有一个很大进步的。”张智对女儿说。
一诺说起朱墨的英语不行,勾起了张智十几年前就对朱墨产生过的一种不满。
那是张智和朱墨谈恋爱的时候,朱墨正在河州大学新闻系读成人本科,这种成人本科班的英语这门课,对毕业生的要求是要达到三级。
“你可以趁这个机会把英语好好学学。”张智对朱墨说。
“能考过就行了,这辈子,我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机会用到英语。”朱墨有点不在乎地说。
张智并没有把朱墨的这句话当真。为了支持朱墨的学习,张智特意到西城的外文书店购买了一套《新概念》英语教材,准备送给朱墨。
张智想的很远:“今后不管是自己还是朱墨,要想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把英语学好了,绝对不是多余的事情,更何况,将来教育孩子也用得上。”
两人在一次约会见面的时候,张智把这套《新概念》带在身上,一见面就交给了朱墨。他以为朱墨会很高兴,可是,接过那套书,朱墨拆开看了一下,说了句:“你买这个干嘛呀,我真的用不上。”
朱墨这样说,张智还以为是朱墨怕他花了钱,客气一番罢了。可是,一直到两人结婚成家,朱墨就从来没有去翻动过那套《新概念》。多少年了,那套书看上去还是崭新崭新的。后来,还是张智自己在北方化工大学读硕士,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复习的时候,才从书柜里把这套书翻了出来,派上了用场。
“哼,天天不学习,英语怎么能好。”张智一边和女儿说着话,一边心里愤愤地回想着过去的事。
“唉,你要是在家就完美了,爸爸。”
“爸爸实在是太忙了,以后你读博士的时候就知道了。等下次再有机会吧。”
“那好吧。”
一诺挂了电话,小嘴噘了起来:“爸爸说他太忙回不来。”
朱墨本来想在电话里对张智发一通脾气:“其他的事你就可以回来,现在孩子需要你,你说你忙回不来,你去读博士最终不也是为了孩子吗,可现在你读了博士就顾不上孩子了,那你读这个博士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朱墨忍了忍,没有让自己的这些话说出口,既然张智已经决定不回来了,干嘛要让孩子带着一种遗憾来参加这次活动呢,看孩子为自己能被挑选出来参加这次接待活动有多高兴,算了,不提他了。
“没事,孩子,爸爸可能真的是抽不开身。那就让咱们俩一起来吧。”朱墨掩饰住自己的失望对女儿加油说道。
母女俩开始凑在一起,商量着都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朱墨和女儿两人忙得不可开交。
曙光院在职工家属区建有公共浴池,所以,曙光院大多数职工的家里是没有安装热水器的,可是美国学生来了,总不能让人家到公共浴池去洗澡吧。而且,天气已经热起来了。家里还没有安装过一台空调。母女俩马不停蹄地跑了两个家电市场,在最快的时间里选机、购机,然后等待安装工人上门安装。
美国孩子喜欢吃什么,朱墨和女儿一起上网查询,然后根据网上的介绍,到超市选购食品和饮料。
朱墨还建议,再挑选一件礼物赠送给保露。她们又到西城的工艺品商店选购了一件具有西城特色的手工艺品。
接待美国学生的行程安排上要求,“接待家庭”要在美国学生到达西城的当天下午,到火车站直接把美国学生接到家里并安排晚餐。朱墨觉得,到了那天,如果打出租车的话,会有很多的不方便。于是,朱墨便打电话联系了她经常采访的一家单位,约定好那天用人家单位的车去接站。
忙完这一切,接站的这一天也到了。
当天下午,朱墨和一诺坐着那家单位派出的一辆七座商务车,赶到西城火车站等候在车站广场上。在来火车站的路上,一诺又想起一会儿见到保露,最好能送上一束鲜花。朱墨觉得这个想法好,就让司机将车专门拐到了一家花店。
美国学生乘坐的那趟列车,比正点到达西城火车站的时间晚了将近一个小时。
听到列车到站的预报,一诺捧着鲜花和其他同学一道,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出站口准备迎接美国学生,家长们一个个也都跟在孩子们的身后。
接站的每个同学事先都已经从学校发的照片上记住了自己要接待的美国学生的模样,所以,孩子们一个个睁大了眼睛,盯着每一个从出站口走出的人。
保露是一个栗色皮肤身材娇小的姑娘,在出站的人流中,一诺一眼就认出了拖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的保露。
“妈妈你看,保露是五个美国女生中最不像美国人的一个,我喜欢保露。”
一诺小声对妈妈说完这句话,然后快步迎上前去,一边大方地用英语说着“欢迎来到西城”,一边把手里的鲜花送给保露,然后把自己和妈妈介绍给这位美国学生。
其他同学也都热情地走过去,各自准确地认出了自己要接待的客人。
学校的领队老师看着到来的十二个美国学生,已经都被各自的接待家庭领到了身边,便对大家说道:“大家现在就可以直接领着自己家庭接待的学生回家了。”
保露的那个大大的行李箱,是司机帮着搬上后备箱的。
从车站往家回的路上,一诺和保露坐在车的后排座位上。刚开始,两个孩子的交流还算顺畅,但时间不长,朱墨就感觉到一诺已经在搜肠刮肚,寻找着自己能够用英语交谈的话题,想尽量多跟保露进行交流。
朱墨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想着要是此时张智在场,那该有多好。
保露来到家里的第一次晚餐,朱墨准备的主食是饺子,然后还准备了六个荤素搭配的凉菜。吃饭的时候,朱墨把每样食品和蔬菜一一介绍给保露,一诺就把妈妈的话翻译给保露听,保露也一个菜名一个菜名地学着说中国话。
可是,一诺的英语词汇量显然是不够用的,结果,一诺只顾着在那儿想单词找话说了,几乎没吃上几口饭。
不过,保露是个既文静却又健谈的姑娘,又比一诺大好几岁,一顿饭吃下来,场面倒是一直没有冷场的时候。
吃过晚饭,朱墨让一诺把购买的礼物送给保露,保露也拿出了自己带来的礼物。
保露带给一诺的礼物,有非常着名的波多黎各咖啡,有介绍美国各地风光的画册,还有一面波多黎各的区旗。
这下,说话聊天的话题就更多了,两个姑娘也已经没有了刚见面时的那种拘谨。
一诺问保露,什么样的学生才会获得美国总统奖,保露就详细介绍了她获得美国总统奖的经过。一诺也把西城这个城市和西城第二外国语学校的情况介绍给保露。可是,因为好多单词不熟悉,一诺介绍的就很简单。
“一诺,你告诉保露,说你爸爸正在海东学习,没有办法回到西城和保露见面,如果爸爸在家的话,一定会介绍更多的情况。”
一诺就把妈妈的话讲给保露听。
一诺跟保露交谈的时候,时不时地会把目光投向朱墨,那意思好像是要向妈妈求援似的。可是,朱墨一点也帮不上一诺的忙,偶尔蹦出几个单词来,又连不成个句子,搞得一诺还得不停地安慰妈妈:“别着急,别着急。”
“我想学说中国话。”保露提出来。
这下好了,三个人便像做游戏一样,在房间里到处走着,看见什么,就教保露说什么,保露每学着说一句,三个人就开心地大笑一阵。
晚上睡觉,保露睡在刚刚装了空调的一诺的房间,一诺和妈妈睡在另一个卧室。
“这时候知道词汇量不够用了吧。”朱墨笑着逗女儿。
一诺不好意思地点头说:“是啊是啊,不光是不够用,而且有的平时特别熟悉的单词,好像就在嘴边,可是一张口就是想不起来。”
早饭的时间相对紧张一些,相互间的交流就少了很多……
好在接下来的几天,学校安排了丰富多彩的集体参观和学习交流活动,一路都有翻译陪同。可是,朱墨看到女儿每天早上和保露一起出家门往学校去的时候,总是不忘把一本厚厚的英汉词典装进自己的书包里。
这时,朱墨就会心地对女儿笑笑。
“唉,妈妈,可惜你的英语太差劲了,要是我爸在多好。人家赵玫琳的爸爸这几天就一直跟着我们,所有的活动都参加了,她爸爸的英语超棒,我们其他人都好羡慕呀。”女儿惋惜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