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 > 其他类型 > 与谁同搏 > 第一百三十八章 机会主义

第一百三十八章 机会主义(1 / 1)

甄福喜要和张智一同去海东,他是想通过张智找到马涛,依托马涛的勤凯公司,为自己申报一个横向合作项目。

这个项目,甄福喜和他的课题组正在进行小试研究,他希望和勤凯公司共同开展下一步的中试实验。

他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先送上了回南京的列车,然后和张智一道去了海东。

在张智的引荐下,甄福喜和马涛谈的很顺利。

甄福喜的研究一旦取得成果,将直接服务于勤凯公司的技术创新,这是一件双赢的事,马涛自然不会拒绝。

不知是因为自己的心境特殊,还是因为别的什么,这次见马涛,张智忽然对马涛生出了一种新的认识。

这种认识,很具体,又很抽象。

他认为,马涛成立所谓的勤凯子母公司,说到底就是一种利用规则钻空子的投机行为。

能产生这种投机的想法,然后适应时事发展而本能地去采取措施加以应对,说明马涛就是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

张智这样看待马涛,恰恰源于张智自己身上有着这种典型的机会主义者的特性。

就像他在西城请姜美丽一家吃饭,他在为姜美丽的外甥女是否放弃保研提供参考意见的时候,他所持的那些观点,就是一个例证。

其实,如果真有人善意地说他张智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是不会反对的。

他曾经专门将自己的行事原则,与机会主义的特性进行比较。

比较的结果,他很乐于接受。

能够成为一个机会主义者,是需要相当的智慧和能力的,他拥有这种智慧和能力。

在他看来,机会主义奉行的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所谓不择手段,并非与法律相对抗,而是可以游走于规则的边缘,既依附于规则,但又不完全按规则办事,一切以是否实现自己的目标、达到想要的结果来衡量。

回到海东后,张智就开始等待。

他在等待西城那边传来消息。

节后第一天上班的中午,许律师的电话打来了。

许律师告诉他,已经按照他们前几天商量好的步骤,当天上午向西城市东城区法院正式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已经受理立案。

放下许律师的电话,张智的外表看上去沉静无比。

但在内心,他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思索,他还要运筹帷幄,以决胜千里。

第二天下午送走了甄福喜,吃过晚饭,张智去了图书馆,坐在那里,依旧沉静的外表下,他的思绪却是天马行空。

他又开始纠缠于机会主义这个在他脑子里一直挥之不去的四个字。

他发现,机会主义的圭臬与老子的无为而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

就像他在他的qq个性签名上留下的话——孤独且隐忍是修行,饥饿却择食是道行;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却无所不为。

他惊讶于自己面对即将开始的这场诉讼,此刻的思绪却如此怪诞。

这次五一回西城,他在家里没事的时候,就翻看他以前的那些笔记本。

从西城回来,他把它们也带了过来放在宿舍,刚才准备来图书馆的时候,他随手带上了一本。

这会儿,他把它打开来看。

这个笔记本上,是他留下的一些读书笔记。

张智爱逛书店,爱买书,买回的书有自己专业需要的,也有看似专业不需要的。

他从不属于自己专业范畴的书籍里,同样学习到了许多生活和工作中能够用得到的东西。

比如,他曾经在阅读托尔斯泰的《复活》时,对这位文豪将人的多面性进行的鞭辟入里的分析,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为此专门写下了一篇读书笔记。

他的读书笔记像记日记,也像读后感——

1999年2月14日星期日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它的特殊,是因为今天是新年除夕的前一天,同时,又恰恰是许多人共同想念的日子(记得的人自然记得)。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着双重性格的人。

在读到今天这段文字之前,我始终怀疑自己的这种双重性格,可能就是一种心理上的不健全,或者说是一种心理疾病。

为此,我会时常地去反复检验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

如果有哪一件事没有做好,我就会怪罪于这种双重性格的存在。

这让我感到非常苦恼,觉得它无药可治。

然而,我孤陋寡闻了。

来看看文学大家是怎么看待人的性格这个问题的。

通常,人会被区分为善良的人,凶恶的人,聪明的人,愚笨的人,刚毅的人,消沉的人,等等。

但托尔斯泰说:

“我们往往总是这样把人分类。这是不对的。”

“人是不可能这样一成不变的。”

“我们谈论一个人,可以说他善良的时候多于凶恶,聪明的时候多于愚笨,刚毅的时候多于消沉,或者正好相反;可是如果我们谈论一个人,说他是善良的人或者聪明的人,而谈论另一个人说他是凶恶的人或者愚笨的人,那就与实际情况大不相符了。”

“人好比河:所有河里的水都是一样的,任何地方也不会出现两样,但每一条河却有的地方狭窄,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宽阔,有的地方平缓,有的地方清澈,有的地方浑浊,有的地方冰凉,有的地方温暖。人也同样如此。”

(张智在“人也同样如此”这几个字的下面,还画有重重的一道。)

“每一个人身上都具有人的所有品性的胚胎,有时表现出这样一些品性,有时表现出那样一些品性,而且常常变得完全不像自己,但其实他始终还是他自己。在有些人身上,这种变化往往特别剧烈。”

张智在他的这篇读书笔记中最后写道:

“看来,双重性格或者多重性格,都应该是人的正常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今天的阅读,使我终于释然了。”

五一那几天,张智在和许律师商量起诉的事情时,许律师不知是出于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还是真心想让他所代理的这个离婚官司达到他的委托人的愿望,他向张智委婉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许律师说,他担心朱墨毕竟是报社的一名记者,交往的人方方面面,如果朱墨恰好与法院的人比较熟,或者她可以利用到她的许多关系,根据朱墨对离婚这件事已有的态度,只要她想求得法院的帮助,那么,像这种属于民事纠纷的离婚官司,打起来就会非常令人头疼,常常会形成一种拉锯相持的状态,即便是作为原告最后能够达成离婚的心愿,那基本上也是到了原告和被告的精力都被耗尽的时候。

许律师建议张智,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事先做一些工作,这样,对案子的审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对许律师提出这样的建议,张智不置可否。

因为他可不想让自己花钱聘请的律师,借此成为一个袖手旁观的人。

而且,这种事情,不用许律师提醒,他也清楚。

那两年,自己帮助父亲打那场经济纠纷官司,已经有过切身的体会。

所以,自从有了起诉离婚的想法那一刻起,他就已经盘算着怎样去下这方面的功夫。

在这个问题上,他早已从他专业之外的读书学习中受到过启发。

这在紧接着刚才的那篇读书笔记后面,他写下的另一篇读书笔记中有记载——

1999年2月20日星期五

今天是大年初五,这个新年就要过完了。

昨天迎来了雨水节气,预示着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可是我今晚读书,却没有感受到一丝春天的味道。

唉,古今中外,凡涉及诉讼之事,都离不开一个人字,法律是人制定的,法律是人来解释的,法律是人来执行的,因此,人,才是起决定作用的。

关于这一点,托尔斯泰的笔下不也是这样的情形吗?

“那个着名律师法纳林帮助聂赫留朵夫进行详细的案情分析后,觉得成功的希望是很小的,所以,他向委托人聂赫留朵夫说……如果有关系,您不妨去活动一下。聂赫留朵夫说,我倒是认识人。律师法纳林就说,那就抓紧点儿,要不然他们全都去治痔疮,那就得等三个月……还有,万一上诉失败,还可以向皇上告御庄。这也要靠幕后活动。”

张智在这篇读书笔记的最后写下的是:“!!!”

写这两篇读书笔记的时间,正好是张智帮父亲打那场经济纠纷官司,向省高院进行申诉的那段日子。

所以,面对即将开始的这场离婚诉讼,张智不会让自己输在这个“起跑线”上。

这样是不是太无情了?

某个瞬间,张智会在心里谴责自己的这种机会主义式的“无所不为”。

他设法为自己减轻心理负担。

人嘛,性格本身就是多重的,只不过这个时候需要自己呈现出这样的性格。而呈现出了这样的性格,并不能就此认定自己的品格有问题。

就像托尔斯泰说的那样,每一个人身上都具有人的所有品性的胚胎,善良的,凶恶的,等等,有时表现出这样一些品性,有时表现出那样一些品性,而且常常变得完全不像自己,但其实他始终还是他自己。

说的多好啊。

对吧。

于是,他对自己精心筹划发起的这场离婚诉讼,心安理得。

最新小说: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谍海偷天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九零福运小俏媳 八零好福妻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