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四郡的丢失,孙权已经告诉自己一万次,这是注定的了,可是等到真丢了,孙权还是心疼不已,本来以为就这么算了的,可是刘禅这小子蹬鼻子上脸,竟然把交州也抢去了。【首发】
反正交州本来就是打算给蜀国的,在留着自己也管不到了,现在他们拿回去也正常,孙权只能这么安慰自己。荆州、交州全丢了,这几年来,损失大军十几万,国力财力不计其数,土地却变的小了再小。
可以说整个三国里的吴国,他在整个历史上就是一直围绕着荆州不停地打战,抢过来抢过去,就是一直围绕着荆州,为此不惜和蜀国翻脸,又为此不惜和魏国翻脸,到最后荆州还是丢了,孙权的心里仿佛也有什么东西丢了。
孙权回到东吴之后,就开始沉溺于酒色,可是人毕竟老了,身体跟不上了,后来就遇到了现在这个神棍道士。
这个神棍弄了些五石散给孙权吃,结果孙权吃了发现确实管用,就更加沉溺于酒色了。因此这个神棍得到了孙权的宠爱,孙权奖赏的给他的东西,竟然比以往奖赏给有功之臣的任何一个人还多。
后来这个道士又说,修炼可以长生不老,可以成仙,最不济也能延年益寿,还拿了仙丹给孙权吃,这仙丹其实也就是五石散,只不过里面多加了些五石散罢了。
孙权老年本来就昏庸,吃了仙丹之后,感觉到有一种燥热,飘飘欲仙的感觉,自然信以为真了,就开始整天和老神棍学着修仙。
老神棍也告诉孙权,只要修仙成功,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呀,只要孙权成功了,别说什么荆州了,就是整个天下也是唾手可得。
这刚好又正中孙权下怀,孙权打仗打不过人家,所以他就想从别的地方找回来,尤其是听说,什么修仙成功可以刀枪不入,撒豆成兵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时,更加亢奋不已。
就在孙权如火如荼,沉溺于修仙的时候,一场噩耗传来,这不仅是孙权的噩耗,更是整个吴国的噩耗,就是孙权自己的大儿子,也就是太子孙登,竟然突然病逝。
孙权知道后,哭的死去活来,而孙登临死前还有一份没有写完的奏折,被人传了过来,上面还在苦心劝孙权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找机会反攻荆州,相信大吴早晚有一天可以东山再起的。
孙权伤心归伤心,但是孙登说的那些话,他也就看看之后,觉得伤心,就没放在心上,因为老神棍又告诉孙权一个消息,只要孙权成仙了,还可以让自己的儿子复活,不仅是自己的儿子,自己的父亲也可以复活。
孙权早就对老神棍深信不疑了,对这件事自然也不曾怀疑,为了自己的儿子,为了自己的江山,为了天下,为了长生不老,孙权更加卖力的修仙了,再也不理朝政了。
司马懿等了一个月,也等不来孙权的回信,没办法只能亲自坐镇长安,准备应对,蜀汉大军。
长安现在有驻军十万,都督是夏侯霸,夏侯霸的助手是陈泰,两人都有勇有谋,可以说是配合的天衣无缝,有他们两个在,蜀国绝对是轻易攻不下长安城的。
现在司马懿又领兵五万,进驻长安,更让长安固若金汤,难以攻破。
司马懿也知道,刘禅此次是下定决心一战了,不过司马懿也是下定决心了,如果这次不能彻底打败蜀军,那么魏国将永无宁日,司马懿也在酝酿,酝酿看能不能一举消灭蜀国的主力,让蜀国再也无力征讨魏国。
只要蜀国主力大败,那么收复失地,反攻蜀国,也不是不可能的,甚至开疆拓土都不是梦想。
只不过司马懿现在有些力不从心,而且隐隐的有种不好的预感,他不明白孙权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在魏吴两国唇亡齿寒,更应该联合起来才是,他想把徐州和扬州的兵力抽过来帮助宛城的防守,又怕孙权突然翻脸趁机动手攻打自己,毕竟孙权的反复无常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让司马懿很是苦恼。
其实和孙权结盟的时候,司马懿就一直在提防着孙权,因为他知道,孙权这人喜欢背盟。而且事实上,孙权也没少干这种事,刘备吃过亏,刘禅也吃过亏。
魏国更没少吃过亏,从州牧到吴王,全是魏国封的,结果呢,孙权是一叛再叛,叛一次,回来一次,就升一次官,最后当了皇帝,还想和自己平起平坐。
司马懿思来想去,也不能把徐州和扬州的大军调出来,还是先防着孙权再说,只要自己这边能打败刘禅一次,孙权定然不会袖手旁观,肯定会对蜀国动手,当然了如果自己败了,那么孙权也可能对自己动手。
司马懿看了整个战报,还有蜀军的进军情况,详细地做了次分析。首先长安蜀军是肯定攻不下来的,其次是襄樊了,襄樊有文聘和田豫两人驻守,司马懿还是比较放心的了。
司马懿最担心的是上庸,上庸太守申耽,情况一直不明朗,可是现在再想灭了申耽,又不大可能,申耽在上庸经营了三十多年,如果司马懿贸然去攻击申耽,申耽的威望足以让整个上庸和西城对司马懿群起而攻之。所以司马懿破格提拔了邓艾,让邓艾带军去宛城防守,以免申耽不行,让蜀军绕过长安直接攻击中原。
一切都弄好了,剩下的就是等待蜀国的进攻了。而同样,刘禅这边也都准备好了,等的也是一个进攻的时机。
刘禅率领五万大军,慢慢悠悠地朝上庸逼近。申耽早就知道刘禅这次起倾国之兵御驾亲征,是要和魏国做一个了断了,所以申耽一直纠结于,到底要不要出兵。
就在申耽纠结的时候,刘禅和蒋琬的大军,早已经悄然而至,并且偷袭了房陵港,当申耽得知房陵港已经被攻破了,申耽这才心惊,立刻要求所有治下,紧闭城门。
蒋琬的四万人马中,有两万是水军,剩下的三万是步兵。步兵上了岸,并没有进攻上庸,只是驻扎在房陵港三十里外的一处空地上,可是上庸和房陵港,几乎就是紧挨着,上庸距离房陵港,也就不到八十里。
如果蜀军想要偷袭上庸,只要一个奔袭就能到达上庸城下。而蒋琬的水军,却在汉水之上,干起了杀人越货的勾搭,封锁了汉水,截断了以北和襄樊的联系。
不管你是渔民还是其他的什么,但凡靠近的,一律抓起来,船只货物一律没收充公,一些反抗激烈的当场就被杀了。
刘禅大军晃晃悠悠一个多月,才到西城。申耽留下邓贤和李辅守卫上庸,自己亲自去了西城,主要是为了防守刘禅。
刘禅到达西城之后,并没有进攻,只是把西城团团围住,然后每天派人招降申耽,申耽始终没有反应。
申耽最近也一直在纠结,他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投降,说实话,他是想投降的,可是投降了,那么天下英雄会如何看待自己?笑话自己?
申耽自认虽然算不上什么英雄,但是也是好歹也是众多诸侯中的一个,就这么纠结。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这天夜里,申耽睡不着,就起身去书房看书。
可是最近的事情太多,而且都是烦心事,怎么可能静下心看书呢,翻了几本都没有心情看,申耽这些天,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接到一封司马懿的私信。
内容大同小异,在信中司马懿甚至亲切地称申耽为贤弟。申耽再一次打开信件来看,只见信中道:贤弟近日可好,家人可好?为兄思之深切。贤弟乃忠君爱国的大贤,此时正值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贤弟定能杀退强敌,保家卫国……
反正说来说去,就是不想让申耽投降,让申耽好好的帮他守着上庸和西城。申耽也知道司马懿说这些就是些客套话,等这段时间过了,说不定就把自己换了。
司马懿越是这个样子,申耽就知道司马懿越是不信任自己,如果这件事情过了,司马懿就算不杀了自己,估计也会把自己从这个职位上调走。到时候自己也之后两条路,要么乖乖听命,要么投降。
可是那个时候再投降,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而且在刘禅那边更是得不到什么好处,毕竟你是害怕自己被杀,或者害怕自己丢了乌纱帽才来的,而且之前还挡住自己大军的前进之路,自然不会得到重用,或许下场和在魏国一样。
按照正常的想法,申耽这个时候,对于刘禅来说那叫雪中送炭,现在投降是最好不过了,可是申耽不知道怎么想的,就是下不了这个决心,总是不能心甘情愿的投降蜀国。
申耽想来想去,想到最后,还是觉得,原因可能在自己弟弟申仪身上。不管怎么说,自己的弟弟申仪是被蜀国杀了的,自己心里怎么可能不在意呢。
...(江苏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