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兴趣,目标
教学设计在时间的安排上具有层次和阶梯
自身:带有指令性行为。(指令回应)
要体现引导性(引领学生),有眼神交流,注重师生的对话质量
教学语言:尽量不要说闲言杂语,话不要重复
实验操作注意规范性(求真务实)
学生实验后的汇报注意汇总和提炼
板书精炼(少些板书)
注意纪律:眼睛里面要有全体学生,看看学生是否在听。
下课时注意整理教具与学具,教学环境的恢复
教学模式:注重改变错误的科学前概念
---------------
科学作业本平时收好,要做时再发
2人捡垃圾,2人擦黑板,组代表整理桌椅和实验用具
教师检查后整理人员才可以走
--------
科学社团
1多培养动手能力,制订实验细则,步骤明确
2人数确定,点名,理论穿插实验
3进行评比感态度,文化意识”渗透隐形目标。
--------------
课前做好工作:学生任务单
学生掌握得越多,教师就越轻松
课后及时反馈学生的错误概念
学生的错误知识越少,老师就越轻松
课中注意学生的交流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充当临时裁判
--------
课程有效:不要过于注重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讲学生模糊和不懂,有兴趣的知识。
----------------
教师基本行为规范:
课前:铃声一响,在教室候课;提取打开课件
课中:上课要用的本子,叫课代表提前发下;教具提前准备
正常上课,按时下课
----------------
1进入实验室,要么坐好,要么出去
纪律,严肃的地方做严肃的事情
想想下一个来这班级上课的老师
2与学习无关的嬉闹,制止
3正确评价导向:记录本1/4,作业本1/4,课前准备1/10,考试1/5,上课1/5
4材料体现结构性,经过精心设计与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有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蕴含着某些关系和规律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组合,既能揭示教学内容有关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还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喜欢。
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在使用上具有时间的优势,探究层次的丰富性,操作的简易性,以及数据的典型性等。学生用有结构的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能高效地认识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科学素养的提升。教师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材料直接决定了课的质量与效果。
可以是实物,仪器,视频
倾听:点头,摇头
记录先观察有无,注意科学问题的设置
---
建议:面向学生而不是黑板;先严后宽,先紧后松;材料应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把有结构的知识和活动联系起来;自己的话少点,听清学生的话外音;教学设计要有目的性
---
促进有效学习的三大支柱
1教育理想的引领
2教育技术的支撑
3高校课堂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