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
在祖母心中顺从她便是懂事,其余都是忤逆,这是祖父去世后,便能感觉出来的。
无子的娘亲在她眼中便是最为忤逆的一个,哪怕就是她做的再好,再忍气吞声,换来的还是祖母的不待见,只因无子两字,足以抵过所有的好。
方老夫人摸了摸孙女滑润带着红意的脸颊,她问道:“既然如此,你这般哭闹是做甚?”
嫣然的脸色顿时怒气冲冲,方芸之鼓起腮帮子,说道:“您不知道,那些人说的有多可恨,三弟虽然是梅姨娘所生,可梅姨娘对我那般好,这件事定是二婶让那些丫鬟在我面前乱嚼舌根,为的自然是让我与梅姨娘生分。”
“胡闹,你二婶怎会是那般人。”方老夫人连忙喝止,可眉眼间却悄然隆起。
胡氏是怎么样的人,相处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不知晓。
近些年来,又是有事无事将嫡子之事挂在嘴上,不止她,就是全府的人都知晓她打的什么主意。
比起二房的几个嫡子,方老夫人到底还是偏向哲哥儿。
只因,哲哥儿是大郎的儿子,就凭这一点,她就不会让二房的嫡子过继。
她道:“这又是何人同你说的?”
方芸之眼珠子乱转,朱唇张张合合,到底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扑向祖母的怀里,不愿意出声。
孙女这般的作态,方老夫人自是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人在挑拨。
虽然心中早已有想法,可二郎怎么都是自己托生出来的,怎么能容人这般诋毁,哪怕孙女不说,她都隐约知道,这里面的人是谁。
扑倒在祖母怀里的方芸之,脸上并没有任何的情绪,仿佛一切都与她无关。
祖母生性多疑,哪怕是她再喜欢的人,只要心中存有一点点的怀疑,喜爱之情立马消逝,有的只是满腔的怀疑。
她仍旧跑来闹这么一出,是因为她知晓。
她虽为娇女,府邸众人敬着她,却并不是所有人的心都会向着她。
何人敢在她面前乱言,凭借自己,方芸之根本就寻不到人。
可祖母不同。
祖母虽以古稀,却不爱放权,手中掌管着的是整个府邸,府邸中的事宜,哪怕是她爹,都根本无法知晓全部。
外面,是男子的天地;后宅,便是女子的战场。
方芸之将头靠在祖母的肩窝,双眸带着一丝的笑意,现在将怀疑的种子栽在祖母心中,只等发芽生根,她即使不想,也不得不去查清楚。
只因,这并不是一件小事。
按着祖母的性子,她想给是她的意思,可别人想强要,及时顺意,这也便触碰到了祖母的底线,祖母定会查明。
而只要真用心去查,方芸之不相信,还不能查个蛛丝马迹出来。
方老夫人忍着心中的火,她缓缓道:“行了,这怕也是偶然,芸儿就别忘心中去。”
方芸之在祖母怀里磨蹭了半响,最后方老夫人用着一根花钗,才将人给哄好,并打趣道:“让祖母替你讨公道是假,来讨钗子才是真吧。”
此花钗是用洁白的扇贝拼接而成,虽然不昂贵,却也是如今最为流行的饰物。
方芸之笑靥如花,宝贝似的拿在手里,道:“祖母不给我,还准备给谁呢。”
“可不是,祖母的好东西都给咱们芸儿留着。”方老夫人摸着她的脸颊,笑道:“时候不早了,你赶紧着过去吧,不然可就的迟到,夫子再罚你,祖母可不帮你求情。”
仿佛来的一趟很值,方芸之一脸的餍足,宝贝似的拿着钗子就离开。
就在她转身离开的时候,方老夫人的脸色立马变了,她厉声说道:“给我查,我倒要看看谁在这里面搬弄是非,谁敢这般妄为。”
她是方府不可动摇的权威,她允许府中的尔虞我诈,却唯独不能忍受的是有人将主意打到了她的头上。
嫡子,很是平常的一件事,可对于方府来说并不简单。
老爷子去世之后,被封勇毅侯,可袭爵三代。
三代之后不管如何,如今大郎为第二代侯爷,而他的嫡子将会是第三代侯爷。
虽然他们的爵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却仍旧会让他人眼红不已。
方老夫人最为知晓,一个侯府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同样的,她也知晓真眼红到极致,恐怕这个家都会被闹到鸡犬不宁,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人闹到如此。
手指攥紧太师椅府把,她轻轻道:“你说,我是不是做错了,我不该太顾着大郎,而该早早将嫡子的事定下,也不会让他人起了心思。”
双肩上放上一双手,轻柔的揉捏,让本紧绷不舒适的身子顿时舒畅起来。
如嬷嬷缓声劝道:“老夫人,这事并不是您的错,老爷是您的儿子,自然是顾着他。”
“是啊。”方老夫人坐直背脊,她不满的道:“要怪只怪王氏,我给了她近十年的时间,可她肚子不争气,仍旧没生个儿子出来。”
……
春暖花开的季节,正是群花绽开的时节。
满院的群花,吸引着来往的人,仿佛一不留神便会沉醉其中。
而这时,娇嫩红艳的花朵之上,出现一只玉手。
只见洁白的手指抚在花瓣上,轻柔而珍惜。
“她可去了?”一声清冽的询问,让后面垂头候着的人浑身激灵一下,后连忙小心谨慎的回答:“三姑娘这时候已经闹到了主院,只怕过不了多久,就会闹到您这里来。”
带着玫红蔻丹的手指配着鲜红的花瓣,很相宜,可在此人眼中却是十分的碍眼。
鲜红、正红、大红,这一切都是她这般身份无法匹配的,只因她是个姨娘。
五指一拢,将刺眼的鲜红花瓣紧紧攥在手掌之中,梅姨娘勾起嘴角,说道:“三姑娘既然要闹,就别拦着她。”
身边另一个丫鬟立马上前搭话,阿谀奉承:“姨娘说得对,三姑娘心中有火,自然要发泄出来,不然气坏了身子可不好。姨娘您对她可真好,心中尽想着三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