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这些年了,生活着,寻找着,每日朝九晚五的生活把这个城市里的人包住了。就像粽子里的米,黏黏糊糊,脱不了身,甩不下来,像鼻涕样具有附着力却不像鼻涕能够轻易地抹在纸上。然而我们这些当学生的甚至羡慕这些成天在大街上个个奔忙的粽子。怪不得linkinpArk也要唱“iBesonumB”。学校只是在往我们的脑子里灌者“知识”,对于今后有用无用暂且不说,单说高考之后的学生是不是心理上都有些什么顽症,比如什么精神病、神经病之类。每个人在公交车上是同样的冷漠麻木的表情,塞着耳机。车厢内除了几个外地来京务工人员举着个价值两百的破手机在那儿嚷嚷以外,没人说话。当然,除了几个显然烦透了的会骂句“**的傻x”。似乎切该是安静的,但是否真真的少些什么?
车厢内有个学生,高中生,在打盹。早晨的车厢中,有个座位是很难得的。况且大早晨坐车出去的老人并不是很多,许多人便可以“尽人事,听天命”地寻找和“文明地”争抢座位。事实证明屁股是人身体最好的器官之,当然,人们对这句话理解也不禁相同。那学生醒了,望了望窗外没说什么,背起nike背包向车门挤。回头看了眼,座位已被个二十几岁的女人填补上。学生走到车门,看了眼表,nike的新款,就直缄默地等待到达。车门打开,他走下车,没有回头,但我为他担心至少该向两旁看看以免被旁边的车撞死,但转念想,这又不是马路中间。
我在车厢里看着他的背影远去,又想到林肯公园,可能又是个numB的人。这年头,都说学生“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鸡晚”,可在公交车上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和禽类相提并论了。每个人都有眼袋,很大——这不能怪人们。
每天的生活,实际是在挣命,也是在浪费生命。日复日地看课文、听讲课——其实也不能这样说,毕竟语文课本里有些我所喜爱的东西,例如《雷雨》、《茶馆》之类。然后我在文科班里面抱着生物书复习该死的会考。我知道,中国人太多,政府和教育部不玩这手,中国的教育根本没法解决,所以只能让不爱学的孩子们“哪凉快哪歇着去”。但改革的实质呢?减负?减去个负数等于加上个正数,这是我所学过的最真的个真理,数学书上的。
抬眼望去,是语文、数学、英语……的练习册,是高考招生的报名表,是职业招聘会的“人才济济”和10元张的门票,是众多上了四年大学却发现研究生满大街而依旧失业的学长们以至前辈们。
坐在很高的大楼上看北京或是上海,总会发现些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说——妈的为什么有些人去买4元钱小碗的玉米而有些人没钱吃米?再比如说——妈的为什么有些人开着敞蓬奔驰而有些人得了性病还去公共游泳池?再在比如说——妈的小资男女可以当街踢打羞辱个穷人孩子,妈的小资男女被人错当成nike专卖店的售货员时冲着人们桀骜不逊地比出中指。呸,还有很多比如,不列举了。妈的我真不想玩粗口,真的可每当看见报纸上可怜的“大头娃娃”被劣质奶粉害了的时候,每当你正要去Ad专卖店却看见趴着个乞丐的时候,每当你走过繁华的大街而看到地上贴着“高价回收药”的时候,你会怎样?冷漠吗?我想大概是的。城市化的副产品往往是装孙子的人越装越多,越装越无所谓。当然,这不能怪谁,是人们自己造成的。是对书本的不屑导致了社会对穷人的不屑。
眼看着,我也开始装孙子了。
感情哲学——谁谁谁谁谁呀_感情哲学——谁谁谁谁谁呀全文免费阅读_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