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 > 玄幻魔法 > 干干净净是黄土 > 第四章 六 七

第四章 六 七(1 / 1)

()六

就是在这人类美好品质的感召下,在这革命的圣地,杨晓涛一家度过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伴随他们的是歌声和笑声。他们参观了王家坪八路军总部,杨家岭七大礼堂。在枣园,莉莉又穿上灰布红军装,扎上皮带,扛上小马枪。是向孩子更好地解释那个年代,还是在家人面前才有的一种音乐的眩耀,恐怕更多的还是兴奋吧,杨晓涛则是唱了一路。他将儿时就会的抗战歌曲,唱了一首又一首:《大刀歌》、《黄河大合唱》、《抗大校歌》(“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而莉莉则在不停地品尝各类小吃:洋芋擦擦啦、荞面圪坨啦、羊杂汤啦、枣糕啦。但她常常吃上两口就住嘴了,最后还是让吴丽娜打发掉。就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北京的孩子还不停地问这问那,而且随着杨晓涛情绪的高涨,她的好奇心也在不断高涨。

“你怎么会唱这么多少首歌?”她望着爸爸。而后者仍在兴高采烈地唱歌。

“所有的歌我都会唱。”此时这位歌唱家唱顺了,随口又说了一句。

“真的。”小孩考起了杨晓涛。她哼起了一个曲子,那是香港歌星徐小凤的主打歌《心恋》:“我想偷偷望一望他,假装欣赏欣赏一瓶花。也想偷偷看一看他,就像浏览一幅画……”(这样的歌曲,已被孩子们唱啊唱,变成了一支儿歌。可想而之,现在已没人写儿歌了。)

“这歌我可不会。”杨晓涛愣了一下。

“你说话就不准确,”吴丽娜笑了,长条眉毛扬扬。“你应该说,老歌你都会唱。”

莉莉刚唱完,杨晓涛连忙讲自己会唱了。果然他丝毫不差地将这首歌的旋律哼了一遍(“给他知道怕他笑我傻,我的目光只好回避他。也想和他说上一句话。怎奈他的身旁正好有个她。”嘭愣愣愣得咚,嘭愣愣愣得咚……电子合成器模拟的定音鼓深沉响起。)。吴丽娜大笑起来,她知道丈夫有这种能力,任何歌曲他只要听一遍,就能记住,而且经久不忘。

“莉莉,你妈妈能看上你爸爸,就因为他懂音律,不是外行。”

当今社会里有无数盲者,文盲、法盲、音盲、科盲、电脑盲。杨晓涛认为自己也是一类盲人,那就是歌盲。有一次大学同学在北三环的那幢亮马河大厦聚会。在卡厅唱歌时,他信心十足地捧起厚厚的一大本歌曲目录,从一字歌、两字歌,一直到十六字歌、二十一字歌,从头寻起来。大约有三千多首歌里,除了两三首,其余他发现自己竟然都不会唱。此时他真有点挫折感。还有一次经历呢。那一次是在北大南门的资源楼下,只见一面面彩旗如幢幡一般在烈烈风中噼啪作响,一家电脑公司正搭台宣传一种mp3。主持人是位歌手,癞巴癞头。他穿一条喇叭牛仔裤,长袖t恤外再套一黄格短袖衫,一只亮闪闪粗练子从皮带上吊下来,不知是钥匙还是镣铐(当代大学生说那是狗练儿)。他说他播一段歌曲,谁要能答对歌名和演唱者,就送谁一套这种新产品。周围几个又高又大的混响音箱中传来一段歌曲:“世界有时糊涂满布制度,无人愿倾倒请改变好不好,各有各人蓝图各有仰慕,谁愿被封锁请打破好不好……”

杨晓涛心想谁能答出来,就没人听过这歌。然而立刻就有三四个人几乎是同时举手吆喝:“……怎样是活得好是我有力量改和造,怎样是活得高是我有情怀极高,怎样是活得好是我有力量可领导,来引领潮流和世界去参予改写天空和创造……”杨晓涛认为这是托儿。可没想到四周又有了回声,七八个男女又是拍手,又是哈哈大笑,完全响应地哼哼起来:“郭富城,郭富诚!”那声情并茂、手舞足蹈的样儿俨然是这首歌的发烧友。此歌的名字叫《活得好》,演唱者为郭富城!杨晓涛感慨万分,这类歌曲哪有什么创意啊,它们成千上万地被克隆出来,一首和一首都一样。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音乐是数字的变化和组合。当今流行歌曲正好顺应此种理念,它们没有感情,没有色彩,没有一点创造性,一切如稀粥就往外倒吧,要多少有多少。数字的排列组合会有无穷的可能性,这是数学的盲从运用。

(你看到随后上台的又是一群舞者。女孩子如一群小黄麻雀在跳跃。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她们头发漂成黄色,皮肤也呈黄色,就连故意露出来的小屁股小奶也因为在舞台上经常风吹雨淋的表演,也变成了泥一般的黄色。领头的那位男舞者长得又丑又脏又猥亵,胳膊使劲抡起来,喀啦喀啦响,红纱衬衣里还露出排骨一般的瘦胸膛,那副农村打工仔的嘴脸还带着一种装出来的自信,好象还挺自豪,对这世界的一切都裨睨。他就是靠这种包装,对外界一概麻木。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差别如此之大,如此隔阂?)

在南泥湾,这位流行歌曲的盲者与女儿为歌曲又发生了争执。可这一回却是老歌。从大生产纪念馆出来,跨过一条小街眼前就真是一片波光潋滟迷离恍惚江南似的稻田。这情形在陕北很少见。杨晓涛惊讶之余情不自禁地又哼啍唧唧起来:“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

“爸爸,你唱得不对。”莉莉忍不住打断了他。她说展览馆里歌词应是蓝蓝的花儿香,不是花篮的花儿香。父女为此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但却认真的争论,而母亲则站在女儿一边。好象要证明自己的正确,杨晓涛又走进展览馆院子。在一棵紫薇树下,女解说员正打一件小孩穿的黄毛衣,朦朦胧胧的树枝映在她的脸上也如一件朦朦胧胧的织物。

“怎么,又要看一遍?”她疑惑地问。

“对。”杨晓涛点点头。

南泥湾距延安有四十公里,中间要翻一架人迹罕至的盘龙山。这个展览馆巴掌大,泥墙粉壁上顶两坡细腻的小黑瓦,看起来像一所山区教室。这儿平日里门可罗雀,杨晓涛一家是今天的第一拨游客,可这位游客却要看两遍,这可少见。过惯了轻松日子的讲解员有些不情愿,嘴里嘟嘟囔囔,认为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怪人。可她还是放下手里的毛线活儿陪杨晓涛又进去了一趟。

杨晓涛看到《南泥湾》之歌就挂在一块黑板上,简谱配歌词,贺敬之词,马可曲。打头一句赫然写着:“蓝蓝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

当杨晓涛再一次回到妻子女儿跟前时颇为感慨。“小孩嘴里尽说实话。就是蓝蓝的花儿香。看来大家都唱错了。这里可是这首歌的发源地呀。”

以后在杏子沟的山上打猎时,杨晓涛观察到在陕北这种蓝蓝的花儿应是飞蓬,那是菊科属下的一种二年生草木植物。在深秋和冬天的狂风中,它们会连根拔起,从土坡上、沟垄里、小路间如车轮一般滚过,远远看去就象一只只野兔窜过。《诗经》对此植物也有过描述:“彼茁者葭,彼茁者蓬。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在大生产展览馆里的一张玻璃展台下,杨晓涛还看到纸页发黄、边缘破损当年边区出版的一份《解放日报》。上面有一首诗——欢迎王震的三五九旅南下归来——作者为高敏夫。“你们的脚,铁一般,站得稳,立得端!……”另外旁边还附了这位作者的另一首诗:“高高山上拦绵羊,山鸡咯咯配成双,栏羊人儿心里想,王家三姐好模样。东洋鬼子到南乡,杀得鸡飞狗跳墙,王家三姐被杀死,高高山上不见羊。拦羊人儿暗悲伤,拿起刀枪上战场!……”这位高敏夫是陕北人,为**早期党员,在北京大学学过中文。他和杨晓涛的父亲在延安时就是朋友了。那时他常写些街头诗,自栩是中国的高尔基。可大家都取笑他为中国的高尔不敏夫斯基。尽管中国的高尔不敏夫斯基的作文不敢恭维,可他却是一副好心肠。杨晓涛的父亲受审时,有一次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块羊肉,塞进他的小米饭里。杨晓涛听父亲说,平时他只吃三碗饭,可这次吃了七碗。在那个年代里,肉真香。

《解放日报》在当年是份大报,它的文艺副刊常有许多当时延安的文人舞文弄墨。王实味的《野百合花》、丁玲的《三八节有感》,就是在这份报上发表的。这儿说一句,野百合花是当年的一种叫法,这种花儿就是今天大家常说的山丹丹花。

干干净净是黄土_干干净净是黄土全文免费阅读_第四章(六)(七)更新完毕!

最新小说: 五宝爹地甜宠妈陆南烟顾北寒 极品龙婿龙辰(龙辰楚婉柔) 万古第一杀神苏玄 主角霍海云晴 云晴霍海 燃情辣妻携宝归来沈蔓歌叶南弦 龙血丹尊叶辰(叶辰沈雁凡) 当霸总一家穿越到古代后庄静初褚南玹 遮天之女帝的绊脚石 无敌古仙医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