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叶家、韩家、苏家、徐家,在大元王朝立国之初,立下过汗马功劳。随着时间的流逝,元氏王廷几经跌宕起伏,我们四大家族也是兴衰成败波折不断,期间更有全族衰败,人才凋零。直到我们四族选择太宗,拥护太宗为帝,才会有四族今日的荣盛。”
叶知同提起往事,心中甚是感慨,沉默良久,接着说道:“当年,太宗未被立为太子,又深受先太皇猜忌,是韩家老太爷首先了选择太宗,而后太宗在韩家的支持下,一一拉拢我们三大家族,故而在最后的夺嫡之战中胜利。太宗为表对韩家的重视,亲封韩老太爷为韩国公,洛阳为其封地。”
“父亲,孩儿有一事不明,洛阳本是韩家兴起之地,以洛阳为其封地也是理所当然。但为何这么多年来,韩家老太爷从未入京一步,即便是皇上下旨宣召各封疆大吏回京述职,韩家老太爷也从未在名单之列。而这次韩家老太爷又为何会违背圣意,私自入京?难不成二弟的猜测竟是真的,韩霸果真就是先皇太宗的私生子?”叶青松问道,神情尤为紧张。
闻言,叶知同和叶定远的神色也好看不到哪去,两人的眉头紧蹙,一脸沉重之色,显然对此有很多想法。
“太宗初年,朝政未稳,皇家需要四族的扶持,所以在那段时间,太宗经常便衣入各府。”叶知同像是随口一提的话,提醒了叶定远。
“知同,经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当时的太宗也曾在叶家久居。不过,好像在韩府居住的时间最久。而且那段时间刚刚好是二夫人怀孕的时间,如此想来,韩霸为先皇私生子的传言已有七八分可信度。”
叶知同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叶定远的说法,接着说道:“传言不可信,也不可不信,何况涉及到韩家,派人盯着韩家,若有动作立即来报。”
叶定远点头答应,说道:“放心吧,韩家那边,我们一直没有放松过警惕。”
“你做事向来谨慎周全,我很放心。”
“父亲,您还没有回答孩儿的问题?”叶青松适时地提醒道。
叶知同看了叶青松一眼,然后在心里捋了捋思绪,接着说道:“当年,我们四族拥立太宗为帝,帮他除尽朝野内外的敌人,而后天下大定,我们四族自然也就成了太宗想要铲除的敌人。兔死狗烹,很简单的道理,你们也应该明白。”
叶青松和叶武华同时点头表示懂得。
“朝政已稳,百姓民心已定,太宗也就不再需要我们四族。但当时的朝廷积弊已久,百姓仍然是民不聊生,太宗便提出实施新政,而其改革政策大多却是针对我们四族以及其他门阀氏族。”
“那就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太宗的改革政策吗?”叶青松疑问道。
“自然是有的,当年改革新政,反对最厉害的便是韩家,所以韩老太爷才会被流放洛阳,便是这些年来,皇上也一直派元辰哲在洛阳盯着韩老太爷,只不过元辰哲年少,不是韩老太爷的对手罢了。”
叶定远回答,然后默默地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当年太宗态度强势,手段强硬,根本不允许别人提出质疑。而且谁也没有想到,以徐明籍为首的徐家竟然会支持太宗改革。当时的徐明籍已经将名在外,手握兵权,我们的根基又不在京都城,所以在太宗和徐家的联手镇压下,我们输了,三族式微。但我们三族毕竟根深叶茂,想要尽数除尽也是不可能的。”
叶知同接过话茬,说道:“新政改革之后,确实有很大的改善,但也留下了很多弊政,朝政繁多,民心亦出现不稳的形势。太宗为平天下民心,又意识到不可能彻底铲除四族,而且朝政上还需要倚仗四族,故而便停止了对四族的迫害。”
“父亲,既然徐家支持太宗,为何太宗连徐家也要打击?”叶武华疑问道。
叶知同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看向叶定远。
叶定远明白他的意思,转头望向叶武华,解释道:“徐明籍和太宗为结拜兄弟,可徐明籍不能代表所有的徐家人,他们仗着徐家的功勋,在外称王称霸,惹了诸多事端,惹得太宗不快,不然徐家也不会第一个被贬回江陵。”
见他们都明白了,叶知同接着说道:“太宗晚年,皇室与四族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关系,太宗意识到若非倾尽皇族之力是不可能消除四族对皇室的威胁,可若四族联手亦会对皇室产生威胁。所以太宗便命当时还是太子的元辰熙纳四族之女为太子侧妃,若非有太宗和太子的保护,四族之女中的任何一人都不可能安然无恙的生下皇子公主。”
“太宗是怕四族联手再掀波澜,成为新皇的威胁?”叶青松说道。
叶知同点头,苍老的脸上出现一抹欣慰的笑容。
“那么,为何四族不联手反抗,毕竟是元家不仁不义在先?”叶青松表示不解。
“因为四族之间有解不开的死结,而这结便是当年太宗为防四族联合设下的一计,当初你们的祖父,韩老太爷以及徐明籍,还有苏家的老头子,四个人都被设计在内,四人也因此结下了死仇。而现在我们四族不能联合的原因又多了一条,便是四族之女膝下已有皇子公主。”
“孩儿明白了,怪不得这些年来,我们和韩家、徐家、苏家的关系时好时坏,却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因为四族不同心使得元家阴谋得逞。”叶青松恍然大悟。
提起往年恩怨,叶知同和叶定远心里十分复杂。叶青松和叶武华两兄弟也是感慨颇多,好在并非亲身经历,自然不会沉浸许久。
“父亲,不管我们和韩家有没有结下死结,皇上也已经打定主意要对付韩家了。那我们怎么做?您之前不是还想打算拉拢韩家为我所用,现在您怎么想?”叶武华难得能够提出非常理智且有用的意见,不紧让他们为之一惊。
叶知同缕着胡须十分欣慰地点了点头,赞道:“武华,你最近大有长进。”
叶武华脑子不笨,却不如叶青松和贤妃那般遇事冷静,故而经常冲动行事,惹得叶知同谩骂,今日猛地被人称赞,他还有些不习惯,既高兴又不自在地摸了摸头。
“既然韩家另有打算,拉拢一事自然也就作罢。继徐家之后,皇上要对付韩家,肯定是韩家在暗地里做了不少事,惹怒了皇上。在立储的关键时刻,我们不要和皇上作对。”叶知同说道。
“那知同你的意思是采用青松的建议,在皇上面前服软?”叶定远问道。
叶知同摇了摇头,斟酌许久之后方才说道:“青松的建议固然是个法子,但叶家还没有到向皇室低头认输的地步。若想叶家不被人欺负,除了将卫肆扶上太子之位,还有一个方法。”
莫非父亲也想要造反?叶武华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就是造反二字,可他不敢说。
叶青松也有此念头,可随机就被他否认,叶家还没有到和皇室你死我活的地步,这是下下策。
“吞并韩家,拉拢安家,打压苏家,让叶家成为第一氏族!”叶知同直言不讳,神情甚是严肃认真。
叶定远像是早已猜到叶知同的想法,沉默着低下头,他没有反对,因为他也认同他的想法。
叶青松和叶武华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比起造反,这种行事更有难度且耗费时长,结果还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
况且,这正好印证了叶青松的猜想,他父亲想挟幼主号令天下,做幕后天子。
正厅内很是安静,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动过一下,像是一座座雕像。
很久之后,叶青松才开口说话,只是声音仍有些发抖,道:“父亲的意思是要协助皇上打倒韩家?”
后面的话叶青松没有敢说出来,因为不需要再多废话,只要确认了第一步,自然也就有了第二步,第三步。
“大元王朝建超数百年,元家的根基有多深厚是你们想象不到的,叶家在没有十分把握的前提下,只能如此选择,这是最安全的做法,也是最稳妥的方法。”叶知同解释道。
“知同,你想如何帮助皇上对付韩家?”叶定远问道。
“皇上对付权孝斌,就是想拔掉韩家埋伏在皇上身边的一颗雷。虽然京郊刺杀皇亲一案没有进展,但权孝斌身上可还有其他把柄,就算没有也要捏造,只要能定权孝斌的罪。”
“这个没问题,权孝斌仗着自己上将军的身份这些年来在兵部横行无忌,得罪了不少人,我手上就有不少他的‘罪证’,这件事就交给我吧。”叶定远主动揽了这件事。
叶知同点头表示赞同,毕竟这事交给他最放心。
“武华听到关于韩霸的消息,必然是有心人散播出来的,我们虽不知那人是谁,也可助他一臂之力。”
“父亲,这件小事孩儿就能办好。”叶武华也主动提出帮忙。
叶知同不放心,嘱咐道:“好,但你要小心,别惹出麻烦。”
“至于韩家老太爷,让我再好好想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