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设听到东卓被魏军占领,只有连母和两个妹妹尚且在世,其他家人全部牺牲的消息之后,伤心欲绝,一度想回家探视。段干木劝他说:”我已经派人前去看过了,伯母和两个妹妹尚好,其他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一定要以保护公子连人身安全为重,且不可意气用事,“连设强忍悲痛,听从了段干木的劝解。段干木派人给连家人送了些钱粮并嘱咐她们有事可找马帮的任何一个帮众帮忙。
连设听了段干木的劝解之后,继续在河西书院学习,保护秦国公子连的人身安危。但世事难料,魏国派去秦国的间谍侦查到了秦公子连的身份,以及连设一家先前是秦灵公亲身护卫奴隶得身世。魏文侯接到报告之后便派人以秦国间谍的的名义将连设捉拿,押入死牢;并将公子连软禁在魏国宫中,不让任何人相见。
段干木听到消息之后,便想求见魏文侯搭救公子连,连设二人。没想到还未等到他出面,魏文侯已下令将连设处死。
给连设行刑的是平日里经常去河西书院听讲的人,颇有良知。他知道魏国处置间谍的手段是割喉处死,然后暴尸七日。觉得连设就这么死了太冤,于是在行刑时做了一些手脚,没有将连设的血管全部割破,留了一部分没有割通透。一时间血流如注,连设只觉得天旋地转,口鼻发甜,气息难透,憋得难受,四肢瘫软,再也撑不起自己的身架,倒地而亡。那行刑的差人说:“是死是活就看你的造化了。”说完叹了口气回营交差去了。
段干木来到魏宫让人通禀说:“段干木求见魏侯。”
魏文侯听说段干木求见,忙整理仪容迎了出来,弯腰作礼说道:“段先生安好!不知段先生驾临,魏斯失礼了。未能远迎,还望见谅!”说着便将段干木迎入魏宫。
摒退左右之后魏文侯向段干木施礼说道:“先生此来何事,本侯早已知晓,先生的心意本侯也有所了解,此番前来定是为那秦公子连及他的仆人连设而来,那连设也被本侯正法。”
一听到连设已被正法,段干木心内一凉,直为连设伤心,又一惊,忙问:“那秦公子连现在何处?魏侯要将他如何处置?”
魏文侯笑了笑,不紧不慢地说:“先生莫慌,我已派人查明,秦公子连是受先生保护,逃亡至我魏国,连设也非秦国间谍,是受先生所托来河西书院保护公子连的义士。怪我一时大意,错怪了连义士,如今人已西去,我也无力回天。只是为了魏国安稳,严明法纪,还需他背上这秦间的罪名,不便再作更改。至于秦公子连,本侯自有安排,为了秦魏友好,成全先生报答秦国先君的美意,本侯决定不予追究,还让他继续求学于河西,只是想加派人手予以保护,并赐魏国公室之女与他完婚,赏赐田宅予以安排,不知先生可否满意?”
段干木忙揖手称谢说:“谢过魏侯了。”
魏文侯笑着说:“先生莫要急于称谢,本侯还有一事想请先生帮忙。”
段干木忙回话道:“魏侯但说无妨,只要是段某力所能及之事,定当尽力而为,在所不辞。”
魏文侯说:“如今魏国河西书院已不似前些年子夏老师在时那么辉煌了,自从田子方先生走后,河西书院无人掌管,谷梁赤,公羊高二人学究气又重,不知变通,已经很难接收,培养先生,李悝,吴起这样的大才了,本侯有一请求还望先生成全。”
说着又作礼说道:“本侯烦请先生返回河西书院任学院掌宫一职,为魏国培养治国统军的大才,以保我魏国国富民安,根基永固,还望先生成全。”
段干木忙还礼道:“魏侯是爽快之人,又能礼贤下士,段某自是感激于魏侯对公子连的恩情。明日便去河西书院讲学,不劳魏侯再为河西书院操心。”
魏文侯说:“段先生高风亮节,明日我便将秦公子连交予先生,让你带回河西书院,再择一吉日,给连公子成家,完婚。”
段干木忙回礼称谢道:“有劳国君,有劳国君了。”
第二日,段干木辞别魏文侯,带领公子连返回河西书院。连设被暴尸六日之后,第七日下了一场雨将他浑身浇透。七日一过,马帮的伢商弟子们便急忙给连设收尸,将其带回河西,交予段干木,准备厚葬。有一细心的伢商感到奇怪,这尸体暴尸七日竟然能保存完好,现在虽是深秋不至于腐坏得那么快,但尸臭味总算有吧,可这尸体为什么不臭呢?带着疑惑将事情告诉了段干木。
段干木听后忙命人将连设的尸体放到堂后卧室,命人请来魏国名医,想要看个究竟。魏国老医师看过之后便对段干木说:“老夫行医多年,如此怀人还是头一次见,被暴尸七日之后他体内竟还有一些热气,有点微弱气息,好像要复活一样,怪事,怪事!”
段干木拿些金宝让老医师不要声张。老医师开了些温补的汤药,按照段干木的吩咐,每日过来给为连设诊病,医伤,疗治伤口。过了几日,连设竟然活了过来,着实把段干木等人惊了一跳,慌慌张张,高高兴兴忙个不停。
段干木见连设活了过来,知道瞒不住魏文侯,便约回魏都述职的上郡郡守李悝一同去向连设求情,希望文侯对连设的事情不要再做追究。
段干木与李悝见到文侯相互问好之后,便将连设复活,二人想为其求情的意图说给魏文侯听。文侯听后先是一惊,然后便说:“活了好,活了好!连设能够复活是老天给本侯一个认错的机会,如果就这么冤死了,岂不寒可天下士人的心?魏国的法治变革一定要快些完成!这样就会对我魏君本人及亲贵大臣们有所束缚,避免一时冲动铸成大错!”
魏文侯吩咐侍人摆上酒菜与段干木,李悝三人饮酒,谈事。文侯说:“二位师长不必担忧,本王不光要免了连设那莫须有的罪名,更要亲自前去向连先生道歉,认错,以慰天下士人寒去的热心。今日我等畅谈国事,不拘虚礼,让我好好向二位请教请教。”
段,李二人谢过文侯之后便放松了架势,与文侯打成一片,议论天下,讨论国事,好不舒心畅意。文侯虚心纳谏,诚心请教,二人更是无所私藏,倾囊相授。
第二日一大早,魏文侯便来到段干木府上,段干木将文侯迎入府中,吩咐家人端上水果,与文侯闲聊几句。将文侯带到刚醒过来没几天,身体虚弱,但意识清醒,能够勉强说话的连设床前。
魏文侯来到床前,抓住连设的手说:“连先生不用客气,好好养伤,有什么要求但说无妨,本侯一定尽力满足。”
连设挣扎着缓缓说道:“想必国君早已查明我的身世,我的家人在秦魏战争中尚有母亲及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在世,目前尚在家中耕作,我连家受封于秦国先君的领土如今也已是魏国的领土。如今连公子已无需旁人保护,我想恳求国君让我回家与家人团聚,耕作安家,不知国君可否答应?”
魏文侯听完连设的请求,想了想说:“本侯接受你的请求,你所住的东卓村归上郡郡守李悝先生管辖,你安心养伤,伤好之后到李悝先生处听其安排便是。”
连设忙称谢道:“多谢国君成全。”说着又要起身行礼,被魏文侯制止。
过了些时日,连设伤完全康复之后便拜别公子连,段干木众人,来到上郡郡所找李悝报到。路上碰到两个人要到乡府去打官司,每人背着四五只箭,一张好弓。连设有些不解,便上前询问:“老人家,你们去乡府打官司,为何每人都背着弓箭?莫非这官司与弓箭有关?”
农人向他解释说:“你必是远道而来,不知道我上郡的规矩。自从魏国占领上郡之后,新任的郡守给我们分田,开渠,培土,籴粮,民心安稳,百姓安居,可就这么一条郡规我们很是不解!乡邻有矛盾,去官府打官司,如果不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必须用箭来判定官司的胜负,谁的箭法高明谁就胜诉。如今家家都在农忙之时练箭,就为以后打官司能有大的胜算。先生说说,这官司的输赢,事情的真伪,哪有用箭术定夺的?真是不解!”
连设拜别老农,来到郡府向李悝请教此事。李悝笑着说:“边郡情况特殊,不光要有国法的威严,比这更重要的是百姓的生命。义渠人个个骑术高明,箭术了得,时时侵扰上郡,而对付义渠骑兵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箭。为了边境的安宁,不得以出此下策,先生莫怪。”
连设听后若有所思地应了一句:“先生真是奇思妙想!”
李悝忙完郡所事务之后,将连设迎入后堂,摆上酒菜,二人饮酒畅谈,叙说旧事,一时笑声不断,余音满堂,二人好不快活洒脱。天色将晚,李悝便对连设说:“上郡,县,乡,里,所众多,边民混杂,有先前的秦民,魏民,义渠人,各地逃难来的难民。本郡都已妥善安排,只是这安定民心,后续工作更加艰巨!如果这些边境流民在住所不能安心住够五个年头,便不会与乡邻结下情谊,每个人便不能相互熟知,教化难,安稳更难!还想请先生帮我一个忙。”
连设说:“谨听先生差遣,只是这忙不知道该怎么帮呢?”
李悝说:“先生只需回家之后在你东卓村所在的同安乡里当一乡老,教化乡民,治理乡里便可。先生大才,在河西受教多年,只需两三年光景便可两乡,里民境治理得井井有条。到时候我以先生所在的乡为范本,进行乡治推广,先生进行选拔乡间俊才,并进行培养,录用郡里,那时必将使上郡大治,你看如何?”
连设忙谢道:“先生想的周到,这样既解了我思乡之情,能与家人团聚,又能为乡人做些实事,若再能帮上先生大忙,真是一举三得,有劳先生费心了。”
在李悝府上住了些时日,李悝便安排连设回乡接受治理乡民的苦差事,送连设返乡探母。
连设回到家中与老母,兄妹团聚,一家人祭拜完祖宗,父兄之后便坐在一起诉说这些年自己的经历及苦乐。连设向家人说明了李悝派他回家的任务。连家其它人也讲了些对以后生活的愿望和乡间的一些趣闻,风俗。在家待了几日,连设便带着李悝公文到乡所报到,乡所的官吏迎接完连设之后,连设让官吏们按照以前的工作任务,继续治理民众。自己一个人到每个里所杂居的秦国遗民,义渠戎人,魏民间询问生活的难处,以及现在最想得到解决的,害民最深的事情。
连设了解到,由于乡里住的人有原来的秦民,义渠人,及新迁来的魏民,而且边疆久战,人民虽在一处生活,但各自私仇太重,不时相互仇杀。三股势力相互不信任,各自形成内部规则,国法难治。秦民,义渠人对魏国颁布的郡法不能理解,不能运用,致使其在官司面前经常吃亏,便有了官府有意偏袒魏民的想法,走了纠纷不去官府料理,自行组织报复行动,这样使得乡里各乡民时时生活在恐惧当中,无法专心生产,民心不稳,没有统一的善恶标准,相互仇杀才是乡里最大的祸患。
连设吩咐官吏将各里的乡民情况登记在册,将郡法简化为杀人者死,盗及窥宫者刑两条。并在乡所设立行刑的大厅,每日将犯案的罪犯进行惩治,派吏民每日向里所汇报治所的情况,处置罪犯的情况以及再次惩治罪犯的日期,使人民对法有所畏惧。奖励耕作,将怠惰于农事,游手好闲,惹是生非的流民充作官奴。建立官田,将那些守法知礼,耕作精良的人,不分秦,魏,义渠,迁入新建好的官宅,分给上好的官田教其耕作。只需上交国税,服满徭役,耕作满五年之后便将官田奖励给他。在秦,魏,义渠各族民之间寻找德高望重之人,组建官勇惩治不法之徒,民众互保互举,使人民更加拥护官府。奖励人民互相杂居,杂居者多予田地。创办乡所,收教乡民。将耕作节令时间教给民众,将法治程序时时讲解于民,使民对法有所畏惧,有所使用。
(本章完)<>